什么是天人合一?详细请读http://www.rgzhx.cn/hany/3265.html 现部分摘录如下:

古人认为天和人是相互感应的,天赋予人吉凶祸福,它主宰人,特别是主宰王朝命运的存在。相传由孔子编定的《尚书》“洪范”中对天人感应進行了系统性整理,把自然灾异和人事行为是否端正对应联系起来。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明理”中则分门别类的把灾异分为风雨、寒暑、阴阳、四时、人、禽兽、草木、五谷、云、日月、星气等许多方面。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认为人类的行为会上感于天,天会根据其行为善恶邪正下应于人,其应人的方式即是用灾异来谴告人,使人反省改过。认为灾异是国君失德而引发的,认为天是有意志的,也就是天意,使人君产生敬畏,人君须时时刻刻注意这些变异,检查自己的德行,如果违背了天意,就应该改过自新,争取挽回天意。 

大家不禁要问天人合一的思想得不到验证为什么能够统治中国三千多年呢?这是一个难以说清楚的问题。有些看起来是可以迅捷应验的,譬如史书记载宋真宗赵恒景德三年,司天官言日当食,赵恒避正殿不视事,百官各守其司,既而阴翳不见。日食肯定是要复圆的,这跟赵恒的行为没有任何因果关系,但是史官就能记载下来,坚信不疑。至于祈雨没有时日限制,如果太长时间没有应验就会责怪心不诚,或采取其他措施,如平反冤案等。久旱必有冤情,冤平就会大雨倾盆,这类记载太多了,譬如:东汉时期的邓绥皇太后平反了一桩冤案,正史记载说她还没有回到宫殿一场丰沛的及时雨便从天而降。

另外神话可以让天人合一立竿见影。《西游记》中有一首古诗:“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西游记第八十七回》记叙凤仙郡数年闹旱灾,悟空帮忙到天师询问,回话要行者劝化郡侯等众作善,以为人有善念,天必从之,庶几可以回天心,解灾难也。孙行者上天报告凤仙郡侯开始以行动表示改过前非,烧纸祷告,管雨的龙王和管雷的天兵天将一起发力,甘霖注地,下了个通透。神话为天人合一的唯心思想推波助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