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就知道姜太公了,因为春节时候大梁上贴条横幅曰“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不知道是啥意思。
姜太公的影视形象
1969年10月在南大做学生时候,为了防止苏联的进攻,遵照林彪副统帅的命令下到溧阳乡下,师生同睡地铺。一位老讲师看到一个弟子拿针线补衣就给咱说了一段。说有一对父子,儿子嗟叹:“年过二十五,衣破无人补。”老子知道儿子想媳妇啦,就接了下句:“若要补衣人再过二十五。”儿子觉得老爹把自己娶娘子的时间推的也忒远了,便回怼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哪有五十才娶妻?”老子后边有话等着呢,说:“姜太公七十遇文王,五十正好做新郎。”当时我们就是二十四五岁想讨老婆的年龄,觉得老师所讲的这段带有诗韵的对话妙趣横生,也就铭记不忘了。
姜太公就是姜尚,字子牙,其在渭水边钓鱼等周文王的故事家喻户晓。最近笔者浏览了一下《封神演义》,该书说姜尚三十二岁上昆仑山修道四十年,到七十二岁下山,到当时商朝的国都朝歌,那里有一个结义仁兄宋异人。异人见他还是单身,就把马员外家的六十八岁黄花闺女介绍给他,成立了家庭。有诗曰:“离却昆仑到帝邦,子牙今日娶妻房。六十八岁黄花女,稀寿有二做新郎。”“稀寿有二”就是古稀加二即七十二岁。
姜尚在昆仑修道四十年,是一个知识分子,生活能力极差,他编笊篱没有买家;宋异人给他麦子磨成面粉上街去卖,被大风刮走。马氏非常生气,离婚换人。
姜尚在政治上认准了周必替商,决心到周所在的西岐投靠周文王,一晃又过了八年,子牙八十遇文王,非七十也。“八十才逢明圣主,方立周朝八百年”。周文王去世后,姜太公全力扶佑周武王,被武王称作相父。姜子牙指挥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进行了决战,商纣王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当年改嫁的马氏听说姜子牙在周王朝居然出将入相,享人间无穷富贵,羞而悬梁。
战后姜太公操办封神事宜,目的是要让人仙魂魄有依。封神有序进行,他没有忘掉马氏,封的是扫帚星。而他自己却没有留下任何神位,但是他是神的总管,所有神位都在他的掌控之下,因此就有了“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一语流传到后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