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将》作者熊大木是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历史演义小说的编著者与刊行者,也是英雄传奇较早的作者。
明 熊大木原著《杨家将》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大木在写到北宋开宝七年八月中秋佳节,欧阳昉与夫人在后园凉亭上饮酒赏月。怎见得中秋好景?说有苏子瞻词为证,就是那首著名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打头的《水调歌头》。开宝七年约公元970年,而《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是苏轼于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在密州时所作。106年以后的作品,作者引用得过于超前了吧。
熊大木是福建人,分不清前后鼻音,难怪《杨家将》中数首七言的中出现-n和-ng一起作为同一韵脚,譬如:
《第五回》太祖(赵匡胤)嘱罢,大声谓晋王(赵光义)曰:“汝好为之。”俄而帝崩,在位十七年,寿五十。后人咏史诗曰:
耿耿陈桥见帝星,宏开宋运际光明。
干戈指处狼烟灭,士马驱来宇宙清。
雪夜访求谋国士,杯酒消释建封臣。
专征一念安天下,四海黎民仰太平。
诗中的韵脚“星xīng、明míng、清qīng、臣chén、平píng”,其中的“臣chén”是一个例外的前鼻音,不可以与后鼻音同一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