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能力是有差异的,某项能力特强就是特长。体育的特长是最为明显的,譬如如今名噪一时的跳水小将全红婵,蝶泳女王张雨霏,宁波短跑姑娘陈妤颉等等。学科特长表现为特别喜欢某一学科,学起来非常轻松,例如近期被网络媒体炒得纷纷扬扬的阿里巴巴数学全球预赛获得第十二名的姜萍。有人怀疑甚至赌咒打赌认为是不可能的,我到觉得出现这样的特长生是完全可信的。
我不喜欢使用“天才”这个字眼,“天才”给人的感觉就是天生就会的,无需努力的。实际情况是再强的特长还需要专业指导和本人的刻苦努力方能取得骄人的成绩。著名的王安石所描述的伤仲永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观点。仲永五六岁的时候就能写出令人感叹的好诗,但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其作品就不如小时,而到了成年就“泯然众人矣”,即他的才能消失了,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了。
特长并非人才的唯一来源,有人凭借坚强的意志,硬是通过艰苦努力从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获得最高奖之一的清华大学教授、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院士经过三次考研才被录取,博士攻读了长达七年时间,表现薛教授并非是一个智力特别长进的人才。
放牛娃薛其坤三战考研,读博七年,35岁成教授
从小表现出来的特长令人羡慕,但后面的路还很长,情况很是复杂,如伤仲永一般泯然众人的有的是。中国科大少年班的神童宁铂由于经不起生活的挫折而入了佛门。因此说会背诵三千首古诗的六岁男孩王恒屹和七岁的女孩赵若桐未来究竟如何还是一个未知数,要成为成功人士还需通过辛勤劳动和情商方面的锤炼。
一句话结束本文:笔者羡慕特长,但更钦佩成才者所付出的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