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 | ké I. | 咳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II.hāi①叹息:咳声叹气。②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咳!我昨天没去医院。 |
咳逆 | kénì | 咳嗽病的一种。因气逆而作咳。《医宗金鉴·痰饮咳嗽病脉证·泽泻汤》:“咳逆倚息不得卧,小青龙汤主之。”注:“咳逆,古咳嗽名也。” 《聊斋志异 司文郎》僧嗅其馀灰,咳逆数声,曰:“勿再投矣!格格而不能下,强受之以膈;再焚,则作恶矣。” |
咳唾 | kétuò | ①咳嗽吐唾液。《大戴礼记·保傅》:“周旋俯仰视瞻无仪,安顾咳唾趋行不得……凡此其属太保之任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篇》吾观《礼经》,圣人之教:箕帚匕箸,咳唾唯诺,执烛沃盥,皆有节文,亦为至矣。《百喻经·蹋长者口喻》:“长者正欲咳唾,时此愚人即便举脚踏长者口。”明 胡应麟《诗薮·古体中五言》:“呻吟咳唾,动触天真。”②《庄子·渔父》:“窃待於下风,幸闻咳唾之音以卒相丘也。”后以“咳唾”称美他人的言语、诗文等。《汉书·淮阳宪王刘钦传》:“大王诚赐咳唾,使得尽死,汤禹所以成大功也。” 唐 李白《妾薄命诗》:“咳唾落九天,随风生珠玉。”蔡寅《题琉球竹枝词》:“九天咳唾珍珠价,一卷骚歌兰蕙馨。” |
咳唾成珠 咳珠唾玉 | kétuòchénɡzhū kézhūtuòyù | 珠、玉,比喻妙语或美好的诗文。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亦“唾珠咳玉”。《庄子·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后汉书·赵壹传》:“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晋书.卷五十五.夏侯湛传》:“咳唾成珠玉,挥袂出风云。”宋·梅尧臣《依韵和宋次道答弟中道喜还朝》:池塘梦句君能得,咳唾成珠我未闲。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
颏 | ké I. | 红点颏:鸟类。体长达16厘米。雄鸟喉部羽毛亮红色,眼部有一白色条纹;雌鸟喉部羽毛白色,眼部有淡黄色条纹。是食虫益鸟。II.参见kē。 |
壳殼 | ké I. | 坚硬的外皮:鸡蛋壳儿。II. qiào义同(I.):甲壳。地壳。金蝉脱壳。 |
揢 | ké I. | ①握,持。②(方言)卡住:抽屉揢了。③(方言),刁难:故意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