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āo I.

通"篙",撑船的竿。II.参见gǎo

槁暴

gāopù

枯干,晒干。《晏子春秋·杂上二三》:“今夫车轮,山之直木也,良匠揉之,其圆中规,虽有槁暴,不复嬴矣。”荀子·劝学》:“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谓特别显露。 郭沫若 《十批判书·庄子的批判》:“据说这种人,样子很巍峨而不至于崩溃,性情很客气而又不那么自卑;挺立特行有棱角而不槁暴,天空海阔像瓠落而不浮夸。”

槁苏暍醒

gǎosūxǐng

暍:中暑或变色等。使枯槁者复苏,使中暑者苏醒。形容苦难者得救,重获生机。金·王若虚《宁晋县令吴君遗爱碑》:“自吾令下车,赋役以平,刑罚以清……槁苏暍醒,民饱而嬉,相忘乎无事。”

槁项黄馘

槁项黧馘

gǎoxiànghuángxù

gǎoxiànglí

指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庄子·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清·薛福成《选举论上》:“孰知夫二百年来,聪明才杰之资,迍邅场屋,槁项黧馘以老死牖下者,肩相至也。”

槁项没齿

gǎoxiàngmòchǐ

颈枯齿落。年老貌。清·薛福成《代李伯相重锲洨滨遗书序》:“是时科第既益重,豪儁之士,槁项没齿,冀得当于一试。”

槁形灰心

gǎoxínghuīxīn

形容身体衰弱,意志消沉。明·唐顺之《答茅鹿门知县》:“鹿门所见于吾者,殆故吾也,而未尝见夫槁形灰心之吾乎!”


gāo

用竹竿或杉木等制成的撑船工具:竹工。宋 杨万里《三江小渡》:“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宋 杨万里《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梢

gāoshāo

熟练的船工。资治通鉴·隋炀帝大业九年:“(杨)玄感选运夫少壮者五千余人,丹阳、宣城篙梢三千余人,刑三牲誓众。”胡三省注:“篙梢,习于用舟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一》至十月朔日以后,大江更不得通行,应公私舟船,悉令于南岸深港内隐藏;如违,篙梢并行军法。

篙师

gāoshī

撑船的熟手。唐 杜甫《水会渡》诗:“篙师暗理楫,歌笑轻波澜。” 宋 叶适《上滩》诗:“篙师上滩时,面作石皤样;及其进尺寸,乃在一偃仰。”《聊斋志异 贾奉雉》隶命篙师荡舟,且追且号,但闻鼓声如雷,与轰涛相间,瞬间遂杳。

gāo

用米粉或面粉搀和其他材料蒸制或烘烤而成的食品:年糕。蛋糕。绿豆糕。糕点。饼。

gāo

①小羊:羊羔。羔羊。羔儿皮。②泛指动物的幼崽儿:鹿羔儿。牛羔儿。

羔犊

gāodú

小羊和小牛。常比喻弱的一方。《汉书·邹阳传》:“夫以区区之济北而与诸侯争强,是以羔犊之弱而扞虎狼之敌也。” 晋 葛洪《抱朴子·广譬》:“若庙筭既内不揆德进取,又外不量力,犹轻羽之没洪炉,飞雪之委沸镬,朝菌之试干将,羔犊之犯虣虎也。”

羔裘

gāoqiú

用紫羔制的皮衣。古时为诸侯、卿、大夫的朝服。《诗·郑风·羔裘》:“羔裘如濡,洵直且侯。”《论语·乡党》:“緇衣,羔裘;素衣,麑裘;黄衣,狐裘。”刘宝楠正义:“郑注云:‘緇衣羔裘,诸侯视朝之服,亦卿、大夫、士祭於君之服。’……经传凡言羔裘,皆谓黑裘,若今称紫羔矣。”《韩非子·外储说左下》:“(孙叔敖)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饥色,则良大夫也。”

羔羊素丝

gāoyángsùsī

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用素丝作为装饰;素:白。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品德与仪表一样美。《诗经·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参见“素丝羔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