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财产、财物多:富有。富足。富饶。富庶。富裕。富强。富豪。财富。富国强兵。②充裕,充足:富余。富态。富丽堂皇。③(话语)深刻。《论语·颜渊篇》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④姓。

富宠

fùchǒng

富贵荣耀。《逸周书·大戒》:“富宠极足是大极,内心其离。”《国语·晋语八》:“夫昭子,其富半公室,其家半三军,恃其富宠,以泰于国,其身尸於朝,其家灭於絳 。” 

富儿fùér

富人。亦指富家子弟。南朝宋 鲍照《代少年时至衰老行》:“结友多贵门,出入富儿邻。”唐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明 徐复祚《一文钱第二出》:“寄与富儿休吝嗇,眼前快活是便宜。”《笑林广记 望烟囱》富儿才当饮啖,闲汉毕集。阿英《盐乡杂信一》:“不时的,有富儿挟着爱妻娇妾来此洗浴。”

富贾fùgǔ

富有的坐商,通俗的释义为富商。《汉书·食货志下》:“羲和置命士督五均六斡,郡有数人,皆用富贾。”宋·柳师尹《王幼玉记》:“(幼玉)所与往还皆衣冠士大夫。舍此,虽巨商富贾,不能动其意。”明·何景明《赠胡君宗器序》:“给纳之者,有权门,有贵家,有戚里,有世族,有豪商,有富贾。”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大丈夫不能掇巍科,登上第,致身青云;亦当如班超,傅介子,立功异域,以博富贾。

富贵

fùguì

富裕而又有显贵的地位。作使动词表示使富贵。《庄子·至乐》夫天下之所尊者,富贵寿善也。《史记 魏公子列传》公子为人不敢以其富贵骄士。司马迁《陈涉世家》:“富贵,无相忘”。《后汉书 刘表传》(袁)谭坠马,顾曰:“咄,兒过我,我能富贵汝。”唐 杜甫《丹青引》:“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唐 王维《洛阳女儿行》:“狂夫富贵在青春,意气骄奢剧季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家人读书有几?

富贵逼人

fùguìbīrén

无心富贵,被迫出仕。也指因有财势,人来靠拢。《北史 杨素传》:“臣但恐富贵来逼臣,臣无心图富贵。”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二十四回:这时港中绅商富户,差不多也到齐了。自古道:“富贵逼人来。”到也难怪。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淫

fùguìbùnéngyín

fùguìbùyín

不为金钱、权位所诱惑。《孟子 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清张潮《虞初新志》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清·方亨咸《邵村杂记·武风子传》:“或曰:其有道者欤?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

富贵浮云

fùguìfúyún

富贵浮云指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飘;常用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也比喻世上功名利禄变幻无常。战国《论语·述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富贵浮云”。清·刘鹗《老残游记》:“宫保看补翁去了,心里着实难过,说自己一生契重名士,以为无不可招致之人,今日竟遇着一个铁君,真是浮云富贵。”清·吴伟业《梅村诗余·满江红·重阳感旧》:“佳节又逢重九日,明年此会知谁健。论人生富贵本浮云,非吾愿。”

富贵骄人

fùguìjiāorén

富:有钱;贵:指有地位。有财有势,盛气凌人。《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卷二:而不可以富贵骄人,亦不可以礼义见隔。

富贵利达

fùguìlìdá

犹言功名利禄。《孟子·离娄下》:“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也,而相泣者,几希矣。”宋 俞文豹《吹剑录》:“荆公曰:‘士未官而事科举者,为贫也;有官矣,而復事科举者,是侥倖富贵利达而已。’”《廿载繁华梦 第一回》:“犹记得这人本贯是浙江人氏,生平不甚念书,问起爱国安民的事业,他却分毫不懂。惟是弄功名,取富贵,他还是有些手段。常説道:‘富贵利达,是人生紧要的去处,怎可不竭力经营?’”

富贵穷通fùguìqióngtōng

指的是人生中经历的富贵与贫穷、顺畅与困厄的各种境遇。《红楼梦第120回》然而富贵穷通,亦非偶然。

富贵荣华

fùguìrónghuá

富贵:指有财有势。荣华:草木开花,引申为兴旺。旧时形容有钱有势。亦荣华富贵。《管子·重令》:“而群臣必通外请谒,取权道,行事便辟,以贵富为荣华以相稚也,谓之逆。”汉·王符《潜夫论·论荣》:“所谓贤人君子者,非必高位厚禄富贵荣华之谓也。”明 汤显祖《南柯记·拜郡》:“这是有缘千里路头长,富贵荣华在此方。”

富贵显荣

fùguìxiǎnróng

财多位高,显赫荣耀。《隶释·汉先生郭辅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丽,富贵显荣,可谓子孙繁者已。”清·侯芝《〈再生缘〉序》盖流离颠沛,权改男装;富贵显荣,应修妇职。

富国安民

fùguóānmín

使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后汉书·方术许杨传》:“明府今兴立废业,富国安民,谣童之言,将有征于此,诚愿以死效力。”宋·张君房《云笈七签》:“上有神仙抱一之道,中有富国安民之法。”

富国强兵

fùguóqiángbīng

使国家经济繁荣富有,武装力量强盛。《管子》一书,比较系统地论述了管仲学派的“富国强兵”思想,富国与强兵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富国是强兵之本,只有国富,国防才有可靠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

富贵显荣

fùguìxiǎnróng

财多位高,显赫荣耀。《隶释·汉先生郭辅碑》:“有四男三女,咸高贤姣丽,富贵显荣,可谓子孙繁者已。”清·侯芝《再生缘序》盖流离颠沛,权改男装;富贵显荣,应修妇职。

富国裕民

fùguóyùmín

使国家和人民富裕。刘大白《龟——为任君茂梧题画》诗:“你大肚彭亨,好像个财神。但身没半文,说什么富国裕民!”金玉舟《赵匡胤》第十二章:“而且他从整顿内政,起用人才,收拾民心,富国裕民等多方面,都作出了有力措施。”

富厚

fùhòu

①谓物质财富雄厚。《战国策·秦策一》:“蜀既属,秦益强富厚,轻诸侯。”苏秦以连横说秦人生世上,势位富厚,盖可忽乎哉?《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故逮文景四五世间,流民既归,户口亦息,列侯大者至三四万户,小国自倍,富厚如之。”颜师古注:“言其貲财亦稍富厚,各如户口之多也。” 宋 苏辙《上皇帝书》:“故此十四人者,皆富厚有餘。”林之夏《行路难诗》:“故园债主苦追呼,谓汝富厚且通籍。”《韩非子·五蠹》:“布衣相与交,无富厚以相利,无威势以相惧也,故求不欺之士。” ②犹丰厚;繁富。泛指数量多。《荀子·富国》:“故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后汉书·南蛮西南夷传·莋都》:“圣德深恩,与人富厚。” 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今进士岁数百人,咸多为文词,道今古,角夸丽,务富厚,有司一朝而受者,不知几千万言。”

富家大室

富家巨室

fùjiādàshì

fùjiājùshì

指广有财产的大户人家。宋·何薳《春渚纪闻·二富室疏财》:“所谓富家大室者,所积之厚,其势可以比封君,而钱足以使鬼神。”清·龙启瑞《粤西团练辑略 序》:“富家巨室捐资以助饷者,丁壮冒白刃涂原野者,绅士之督率奔走者,或转战破贼经岁不家食者:用民之力,亦几于尽。”

富甲一方

fùjiǎyìfāng

拥有的财物在某地方上居第一位。美国记者由此推断,仅凭拥有这项专利,眼前这位夫人早就富甲一方了。

富堪敌国

富可敌国

fùkāndíguó

fùkědíguó

私人拥有的财富可与国家的资财相匹敌;形容极为富有。《廿载繁华梦》第三回:“若库书吏役,反得富堪敌国,坐拥膏腴。”清·李汝珍镜花缘》六十四回:盖卞滨自他祖父遗下家业,到他手里,单以各处田地而论,已有一万余顷,其余可想而知,真是富可敌国。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所以虽不是富堪敌国,而殷厚之处,远非外人所能想象。”

富乐

fùlè

富裕而安乐。《史记·张仪列传》:“天下彊国无过齐者,大臣父兄殷众富乐。”《汉书·食货志上》:“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宋 苏轼《方山子传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

富丽堂皇

fùlìtánghuáng

形容建筑物宏伟豪华。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清·文康《儿女英雄传》:“只见当朝圣人出的是三个富丽堂皇的题目;想着自然要取几篇笔歌墨舞的文章。”马南邨《燕山夜话·一块瓦片》:“由此不难想见,在那样大建筑的屋顶上,尽是铜瓦,光辉灿烂,多么富丽堂皇!”

富轹万古

fùlìwàngǔ

形容极其丰富,超越千秋万代。清·魏源《〈国朝古文类钞〉序》:“矧我圣清皞皞二百载,由治平升平而进于太平,元气长于汉,经术盛于唐,兵力物力幅员雄于宋,列圣御制诗文集、康煕《图书》、乾隆《四库》官书尤富轹万古。”

富埒陶白

fùliètáobái

比喻极富有。南朝·梁·刘峻《广绝交论》:“富埒陶白,赀巨程罗,山擅铜陵,家藏金穴。”

富埒王侯

fùlièwánghóu

埒:同等。富有的程度与国王诸侯相等。形容非常富有。通过航海活动,郑和富埒王侯,就连海边的渔民的日子也好起来了。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淮书》:“故吴诸侯也,以郡山铸钱,富埒天子。”

富面百城

fùmiànbǎichéng

形容藏书非常丰富。北齐 魏收《魏书 逸士传 李谧》:“每曰:‘丈夫拥书万卷,何假南面百城。’遂绝迹下帏,杜门却扫,弃产营书,手自删削,卷无重复者四千有余矣。”康有为《大同书》第五章:“午之博极群书,富面百城,未不识一丁,挟一册而吟焉。”

富强康乐

fùqiángkānglè

国家富裕而人民健康快乐。我们的理想是使国家和人民稳步地进入富强康乐之境。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二十二章:“人家有无穷的力量,足以解放全国人民,给全国人民以富强康乐的希望。”

富饶

fùráo

富足有余。多指财物等。《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军资所出,国以富饶,乃治戎讲武,以俟大举。宋 司马光《肥水之战》良家少年皆富饶子弟,不闲军旅,苟为谄谀之言以会陛下之意耳。

富赡

fùshàn

①丰富充足。形容资财。《汉书·戾太子刘据传》:“太子有故人在湖,闻其富赡,使人呼之而发觉。”颜师古注:“赡,足也。”唐 裴铏《传奇·张天颇》:“(袁大娘)曰:‘君窘厄如是,能取某一计,不旬朔,自当富赡,兼获延龄。’”清 葆光子《物妖志·石·石狮》:“其家颇富赡,不惜金币,招迎师巫。”②丰富充足。形容才华、诗文、词藻等。《世说新语·言语》“道壹道人好整饰音辞”。《晋书·葛洪传》:“洪传(鲍)玄业,兼综练医术,凡所著撰,皆精核是非,而才章富赡。《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才藻富赡,好为文章,诗赋铭颂,任兴而作。南朝梁 刘孝标注:“沙门题目曰:道壹文锋富赡。”范文澜 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五节》:“韩诗与古文一样,象长江大河,浩浩瀚瀚,表现笔力雄健才思富赡的极致。”③使财物丰足。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中》:“韦太尉在西川,凡事设教,军士将吏婚嫁,则以熟彩衣给其夫氏,以银泥衣给其女氏,又各给钱一万,死葬称是,内附者富赡之,远来者将迎之,极其聚敛,坐有余力,以故军府寖盛,而黎甿重困。”

富商大贾

富商巨贾

富商蓄贾

fùshāngdàgǔ

fùshāngjùgǔ

fùshāngxù

亦作富商巨贾。“豪姓蓄贾”。指拥有大量钱财的商人。《史记·货殖列传》: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徒豪杰诸侯于京师。历史上有名的富商大贾,像陶朱、猗顿、计然、白圭,络绎出现了。清·薛福成《请豁除旧禁招徕万民疏》:闽人多富商巨贾……往往拥有百万,羁栖海外,十无一还。郭沫若《奴隶制的下限在春秋与战国之交》指拥有管子·轻重甲》:"故迁封食邑、富商蓄贾、积余藏羡跱蓄之家,此吾国之豪也。"

富盛

fùshèng

①富裕昌盛。常特指财富或物产丰裕。《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张)耆为人重密有智数,太后预政,宠遇最厚,安佚富盛,逾四十年。蔡美彪等《中国通史 第十卷》:"清王朝经过康熙、雍正两朝的经营,到乾隆帝即位时,已形成为国力富盛的大国。"②广博;丰富繁多。富丽盛大。

富室大家

fùshìdàjiā

泛称广有资财的大户人家。《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年》:访闻近来所在和籴,未得朝廷抛数,预行多敷;富室大家,临期率以赂免,而中产、下户反被均敷之害,以致散钱则吏胥减克,纳米则斗面取赢,专计诛求,费用尤夥。

富岁

fùsuì

丰年。《孟子·告子上》:“富岁,子弟多赖。”赵岐注:“富岁,丰年也。”

富于春秋

fùyúchūnqiū

谓年少,年轻。《汉书 王莽传》今帝富于春秋,宜令安汉公行天子事,如周公。《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太子虽富于春秋,而温裕开朗,有人君之度。

富在知足

fùzàizhīzú

有了财富之后,要知道满足,不要贪得无厌。汉 刘向《说苑 谈丛》:“富在知足,贵在求退。”

富殖

fùzhí

财货充足。《后汉书·党锢传·夏馥》:“同县高氏、蔡氏并皆富殖,郡人畏而事之,唯馥 不与交通,由是为豪姓所仇。”《宋书·自序传》:“家世富殖,财产累千金。” 宋 苏轼《对制科策》:“孝文尚老子,而天子富殖;孝武用武术,而天下虚耗。道非有弊,治奚不同!”《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二》河西民欲质朴,而融等政亦宽和,上下相亲,晏然富殖;

富赀

fùzī

大量的钱财。《后汉书·窦融传》:“帝以穆不能修尚,而拥富赀,居大第,常令谒者一人监护其家。”《后汉书·马援传》:“莽败,盘拥富赀居故国,为人尚气节而爱士好施,有名江淮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