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 fù | ①辅相:太傅。少傅。②教导,辅导,教:“傅立德义”。《孟子·滕文公下》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齐语也,则使齐人傅诸?使楚人傅诸?一齐人傅之,众楚人咻之,虽日挞而求其齐也,不可得矣。西汉·贾谊《治安策》使赵高傅胡亥而教之狱,所习者非斩劓人,则夷人之三族也。《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初诏国子博士李宝鼎傅之(废帝高殷)。③教导人的人;作动词可表示做某人的老师或师傅:师傅。《孟子·尽心上》王子有其母死者,其傅为之请数月之丧。《庄子·人间世》颜阖将傅卫灵公大子。④附着,使附着:傅粉。镶嵌。如虎傅翼。秦 李斯《谏逐客书》: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史记·项羽本纪》:“纪信乘黄屋,傅左纛。”《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或袒露形体,涂傅粉黛,散发胡服,杂衣锦彩,拔刃张弓,游行市肆。”“每至将醉,辄拔剑挂手,或张弓傅矢,或执持牟槊。”唐 王维《西施咏》:“邀人傅香粉,不自著罗衣。”⑤靠近,迫近。《小尔雅》傅,近也。傅郭(靠近外城);傅近(靠近)。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穀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金完颜额尔克拥步骑傅枣阳城,孟宗政囊糠盛沙以覆楼栅,列瓮潴水以防火,募炮手击之,一炮辄杀数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一》全以长枪三千人夜半渡淮,潜向泗之东城,将踏壕冰傅城下。⑥借为敷,布,施。《孙膑兵法 见威王》夫兵者,非士恒势也。此先王之傅道也。(意谓这是先王所传布的道理;一说“傅”为“传”宇之误。)⑦姓。 |
傅婢 | fùbì | 侍婢。《汉书·王吉传》:“(崇)为傅婢所毒,薨,国除。”颜师古注:“凡言傅婢者,谓傅相其衣服衽席之事。一说,傅曰附,谓近幸也。”《后汉书·吕布传》:“卓又使布守中合,而私与傅婢情通,益不自安。”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二》凤以是怨商,阴求其短,使频阳耿定上书,言“商与父傅婢通 |
傅陈 | fùchén | 布阵。《汉书·陈汤传》:“离城三里,止营傅陈,望见单于城上立五采幡织,数百人披甲乘城。” 颜师古注:“傅读曰敷。敷,布也。” |
傅粉 | fùfěn | ①搽粉。亦“著粉”。战国楚 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②搽粉的人。借指妾婢。 |
傅粉何郎 | fùfěnhéláng | 傅粉:敷粉,抹粉;何郎:何晏,字平叔,曹操养子。原指何晏面白,如同搽了粉一般;后泛指美男子。唐 刘禹锡《题丁家公主旧宅》“何郎犹在无恩泽,不似当初傅粉时”。唐 宋王景《梅花赋》 “俨如傅粉,是谓何郎”。元·郑德辉《刍梅香第三折》唬的那有情人恨无个地缝儿藏,羞杀我也傅粉何郎。 |
傅粉施朱 | fùfěnshīzhū | 搽粉抹胭脂。泛指修饰打扮。战国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赋》:“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旧唐书·张易之传》:“由是兄弟俱侍宫中,皆傅粉施朱,衣锦绣服。”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一回:描眉画眼,傅粉施朱。 |
傅会 | fùhuì | ①同“附会”,协调和同。凑合,集合。《列子·汤问》偃师大慑,立剖散倡者以示王,皆傅会草相交漆白黑丹青之所为。②指文章组织、布局、命意等的经营缔造,包括草创、讨论、修饰等过程。《后汉书·张衡传》:“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文心雕龙·附会》:"何谓附会?谓总文理,统首尾,定与夺。③迎合。人君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窥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其意。《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一》(陈)升之深狡多数,善傅会以取富贵。《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吏部侍郎、新除庐州王钦臣,傅会吕大防以致进用,岂可以侍从职名,寄之方面!《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沈畸叹曰:“为天子耳目司,而可傅会权要,杀人以苟富贵乎!”《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顷者孙近傅会(秦)桧议,遂得参知政事。《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四》向者陛下(宋孝宗)深知其弊,尝加戒敕,毋得用例破条,然有司巧于傅会,多作条目。 |
傅母 | fùmǔ | 古时负责辅导、保育贵族子女的老年妇人。《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九年》:“初,李德裕为浙西观察使,漳王(李凑)傅母杜仲阳坐宋申锡事放归金陵,(文宗李昂)诏(李)德裕存处之。”胡三省注:“傅母,女师也。” |
傅相 | fùxiāng | ①古称辅导国君、诸侯王之官。诸侯国有太傅,景帝中五年令诸侯王不得治国,改丞相曰相,通称傅相。《汉书 王莽传》“太傅博山侯(孔)光宿卫四世,世为傅相”②辅佐。③指佐理或侍奉。 |
傅岩 | fùyán | ①亦称“傅险”。古地名。相传商代贤士傅说为奴隶时版筑于此,故称。宋 文及翁《贺新郎·西湖词》:“余生自负澄清志,更有谁、磻溪未遇,傅巖未起。”②殷相傅说曾隐于傅岩,后因以泛指栖隐之处或隐逸之士。 |
傅翼 | fùyì | 添翼。常比喻给凶残者以权力地位等,使之更易于作恶。逸周书·寤儆:“无虎傅翼,将飞入宫,择人而食。”《三国志·魏志·张既传》:“若便以军临之,吏民羌胡必谓国家不别是非,更使皆相持着,此为虎傅翼也。”《梁书·贺琛传》:“如复傅翼,增其搏噬,一何悖哉!”清 唐孙华《夏日斋中读书诗之三》:“戴角无上齿,傅翼恒两足。物生有定分,彼赢此或缩。” |
傅致 | fùzhì | ①涂上。汉 陆贾《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镂,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玮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②除益而引致,罗织。《汉书·王莽传上》:“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皆傅致其罪。”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六》看详官如安惇、蹇序辰,受大臣风谕,傅致语言,指为谤讪。《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杰捕赵鼎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
缚 | fù | ①捆绑:绑缚。手无缚鸡之力。解缚。《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持其(锺离眛)首,谒高祖於陈。上令武士缚信,载後车。《汉书 霍光传》文学、光禄大夫夏侯胜等及侍中傅嘉数进谏以过失,使人簿责胜,缚嘉系狱。《晋书·苻坚载记上》:“高平徐统有知人之鉴,遇坚於路,异之,执其手曰:‘苻郎,此官之御街,小儿取戏於此,不畏司隶缚耶?’”文选·孔稚珪《北山移文》:“昔闻投簪逸海岸,今见解兰缚尘缨。”唐 李商隐《韩碑》:“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清 方苞《狱中杂记》主缚者亦然,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毛泽东《清平乐·六盘山》:“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②拘束:束缚。作茧自缚。 |
缚格 | fùgé | 捆绑拷打。《后汉书·宋均传》:“均尝删翦疑事,帝以为有奸,大怒,收郎缚格之。”《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杨)思勖缚格(牛仙童),杖之数百,刳取其心,割其肉之,(张)守坐贬括州刺史。 |
缚虎 | fùhǔ | 捆住猛虎。亦喻征服极难征服之人。唐 李商隐《太仓箴》:“长如获禽,莫忘缚虎。”唐 李商隐《太尉卫公 会昌一品集 序》:“姑务连鸡,靡思缚虎。”《说岳全传第六一回》:“缚虎难降空致疑,全凭长舌便谋机。仗此黄柑除后患,东窗消息有谁知!”《后汉书 吕布传》操笑曰:“缚虎不得不急。”乃令缓布缚。 |
缚虎擒龙 | fùhǔqínlóng | 亦擒龙缚虎。捉拿蛟龙,缚住猛虎。比喻制服战胜强敌。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准备擒虎拿蛟计,银山铁壁撞将来。”明·沈璟《义侠记·秘计》定下擒龙缚虎万全计,看他遭罗网怎生避。 |
缚鸡之力 | fùjīzhīlì | 缚:捆、绑。捆绑一只鸡的力量。形容体力很弱。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 侯官县烈女歼仇》平日只会读书写字,刺绣描花,手无缚鸡之力。 |
缚辱 | fùrǔ | 捆绑侮辱。史记·酷吏列传:“缚辱郡太守都尉,杀二千石,为檄告县趣具食。” |
缚絷 | fùzhí | 捆绑。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甄后》:“初至门,门者以我为妖,欲加缚絷。” |
赙 | fù | 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金。赙仪。赙赠。《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述耻有杀贤之名,遣使吊祠,赙赠百匹,业子逃,辞不受。《资治通鉴 唐纪三》丰州总管张长逊遣高静以币出塞为朝廷致赙,突厥乃还。《资治通鉴 唐纪三》(高祖李渊)又遣内史舍人郑德挺吊处罗可汗,赙帛三万段。《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辽以北汉主有母丧,遣使赙吊。《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辛丑,翰林侍读学士、右谏议大夫张锡卒,以白金三百两赙其家,赠工部侍郎。 |
赙赉 | fùlài | 抚恤赏赐丧家的财物。《宋史·外国传四交址》:“赠德政为侍中、南越王,赙赉甚厚。 |
赙礼 | fùlǐ | 送给丧家的礼物。亦指赠送礼物以助人治丧。汉 王充《论衡·量知》:"贫人与富人,俱赍钱百,并为赙礼死哀之家。"《旧唐书·郭子仪传》:"虽赙礼加等,辍朝增日,悼之流涕,曷可弭忘。"《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傥吾弟居丧,可为赙礼。"《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己亥,吴越王俶以山陵有期,遣使来修赙礼。 |
赙恤 | fùxù | 抚恤助丧。亦指抚恤助丧的财物。宋 秦观《中书侍郎挽词》:"二品追褒峻,千金赙恤优。"《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八》戊辰,(宋神宗)诏赈河北民乏食者。赙恤西界战死军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一》(宗)泽即命(王)宣权知滑州,且令载(张)捴丧以归,为之服缌,厚加赙恤。《明史·宋讷传》:"(王嘉会)年八十卒,赙恤甚厚。" |
赙仪 | fùyí | 犹赙礼。 |
赙赠 | fùzèng | 赙:拿钱财帮助别人办理丧事,赙赠,即是赠给死者家属钱财以办理丧事。《资治通鉴 梁纪十八》(萧)绎素嫉其才,己丑,(刘)之遴至夏口,绎密送药杀之,而自为志铭,厚其赙赠。旧唐书·张长逊传:“长逊乃遣高静出塞,申国家赙赠之礼。”《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九》辽主乃优加赙赠,赐(萧阿喇)葬干陵之赤山。《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是月,高丽国王运殂,遣使告于辽,辽遣萧遵列等赙赠。《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金太保、都元帅完颜昂薨。金主(完颜雍)辍朝,亲临奠,赙赠甚厚。清 叶梦珠《阅世编·宦迹一》:“省城百姓如丧考妣,属官赙赠以殡殓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