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后指人的表字(亦作“父”):台(询问别人名号的礼貌用语)。②刚刚,才;顿时:年弱冠。惊魂定。干戈甫定。甫冠。甫四岁。久病甫瘳。《资治通鉴 汉纪四》今歌吟之声未绝,伤夷者甫起,而哙欲摇动天下,妄言以十万众横行,是面谩也。《资治通鉴 晋纪十七》赵刘太后谓彭城王(石)堪曰:先帝甫晏驾,丞相遽相陵藉如此。帝祚之亡,殆不复久,王将若之何?《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八》(慕容)垂戒之(慕容凤)曰:今大业甫济,汝当先自爱!《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三》山陵甫讫,大司马称兵《资治通鉴 卷一百三十》甫过山陵,(刘)义恭与柳元景、颜师伯等声乐酣饮,不舍昼夜。《资治通鉴 梁纪十三》(宇文)泰不听,还军渭南,所征之兵甫至,乃于战所人植柳一株以旌武功。《资治通鉴 唐纪二》监察御史李素立谏曰:三尺法,王者与天下共也;法一动摇,人无所措手足。陛下(李渊)甫创洪业,奈何弃法!臣忝法司,不敢奉诏。王勃《滕王阁序》:遥吟甫畅,逸兴遄飞。《资治通鉴 唐纪五》与公等约,甫过日中,必破之矣!《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柳)公绰曰:奇章公(牛僧孺)甫离台席,方镇重宰相,所以尊朝廷也。竟行之。③大:“无田田”(不要去耕大田)。

出龙潭

又入虎穴

fǔchūlóngtán

yòurùhǔxué

比喻刚逃出险境,又陷入另一个险境。刘兰芳等《岳飞传》七二回:“岳雷心想: 完了,逃出龙潭,又入虎穴。”

甫尔

fǔ’ěr

初始。尔,语末助词。《南齐书·豫章文献王传》:“公临莅甫尔,英风惟穆。江、来苏,八州慕义。”《周书·宇文神举传》:“平定甫尔,民俗浇讹,豪右之家,多为奸猾。”《资治通鉴 唐纪九》民部尚书戴胄表谏,以乱离甫尔,百姓弊,帑藏空虚,若营造不已,公私劳费,殆不能堪!” 《资治通鉴 唐纪十七》李(世)谓之(渭南尉刘延)曰:足下春秋甫尔,遽擅大名,宜稍自贬抑,无为独出人右也。

甫冠

guàn

甫:刚刚。冠:古代男子20岁行冠礼,是成人仪式。《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四》(耶律)实噜魁岸,美容仪,与辽主同年生,辽主爱之。甫冠,补祗候郎君,未几,为宿直官。

甫能fǔnéng刚刚能。《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甫能待得功成后,死别生离意莫还。《醒世恒言·十五贯戏言成巧祸》甫能得官,便娶了二夫人。
甫愈fǔyù

病才好的意思。“甫”表示“刚刚、才”,而“愈”表示“病愈”。《三侠五义》可是你说的,我二目甫愈,也该闭目养养神。

①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②帮助,佐助: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辅弼。辅助。辅导。辅相(xiàng)。《孙子·谋攻》夫将者,国之辅也。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孟子·梁惠王上》: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我虽不敏,请尝试之。《晋书 武帝纪》杨骏豺狼,苞祸心以专辅。《晋书 元帝纪》惟尔股肱爪牙之佐,文武熊罴之臣,用能弼宁晋室,辅余一人。③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畿辅。④人的颊骨:辅车相依(“”,指牙床,喻互相依存)。⑤护卫。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辅弼

fǔbì

亦作“辅拂”。①辅佐;辅助。《国语·吴语》:“昔吾先王,世有辅弼之臣,以能遂疑计恶,以不陷于大难。”《荀子·臣道》:“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唐 吴兢《贞观政要·求谏》:“太宗曰:‘公言是也。人君必须忠良辅弼,乃得身安国宁。’”元 关卿《五侯宴第三折》:“学成三略和六韬,忘生舍死建功劳。赤心辅弼为良将,尽忠竭力保皇朝。”《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文)聘曰:先日不能辅弼刘荆州以奉国家;无颜早见耳!②辅佐君主的人。后多指宰相。《吕氏春秋·自知》:“故天子立辅弼,设师保,所以举过也。”《史记·管蔡世家》:“然周武王崩,成王少,天下既疑,赖同母之弟 成叔、冄季之属十人为辅拂,是以诸侯卒宗周。”《后汉书 袁绍传》加自乃祖先臣以来,世作辅弼,咸以文德尽忠,得免罪戾。《晋书 愍帝纪》右丞相当入辅弼,追踪周邵,以隆中兴也。《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八》仆(李愚)窃计中朝辅弼,虽有志而无权。宋 欧阳修《归田录卷一》:“自太宗崇奬儒学,骤擢高科至辅弼者多矣。”《儒林外史 第三五回》:“庄尚志所上的十策,朕细看,学问很渊深。这人可用为辅弼么?”③今也指辅佐领袖的人。郭沫若《悼念周总理诗》:“革命前驱辅弼才,巨星隐翳五洲哀。”

辅车唇齿

fǔchēchúnchǐ

辅:嘴旁颊骨。车:牙床,即牙床骨。颊骨和牙床骨,嘴唇和牙齿。指相互依存的双方。晋·孙楚《为石仲容与孙皓书》:“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第三篇第二章:“拙著之《甲骨文字研究》与此自是辅车唇齿。”

辅车相将

fǔchēxiāngjiāng

解释见“辅车相依”。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辅车相依

fǔchēxiāngyī

比喻事物互为依存的利害关系。同义词:唇亡齿寒。《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唐 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内严体貌,增堂陛之峻;外绝缔交,去辅车之势。”上(武宗李炎)命(李)德裕草诏赐成德节度使王元逵、魏博节度使何弘敬,其略曰:“泽潞一镇,与卿事体不同,勿为子孙之谋,欲存辅车之势。但能显立功效,自然福及后昆。”

辅臣

fǔchén

辅弼之臣。后多用以称宰相。《韩诗外传 卷八》谏臣五人,辅臣五人,拂臣五人。《史记·太史公自序》:“维高祖元功,辅臣股肱,剖符而爵,泽流苗裔,忘其昭穆,或杀身陨国。” 陆游《老学庵笔记 卷五》元丰间,建尚书省于皇城之西,铸三省印。米芾谓印文背戾,不利辅臣。明 黄道周《节寰袁公传》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公(袁可立)于末坐抗声曰:特相公不肯耳!

辅导

fǔdǎo

帮助和指导。辅导毕业生写论文。指教一个人学一种专门课程。辅导他学数学。明 王守仁《象祠记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

辅理

fǔlǐ

辅助协理。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而周公以圣人之才,凭叔父之亲,其所辅理承化之功又尽章章如是。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三·黑猿图》:“念卿辅理之勤,宜与同之,特用颁赐,以见朕意。”《清史稿·睿忠亲王多尔衮传》:“(八年, 太宗崩。)诸王、贝勒、大臣议以郑亲王济尔哈朗与王同辅政,誓曰:‘有不秉公辅理,妄自尊大者,天地谴之!’”

辅立

fǔlì

谓辅佐储君即位。《北史·燕凤传》:凤以道武幼弱,固请于苻坚曰:代主初崩,臣子亡叛,遗孙冲幼,莫相辅立。’”《新五代史·吴世家·杨隆演》:公虽自立,未知此辈能降心以事公否?不若辅立幼主,渐以岁时,待其归心,然后可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九》(高丽)王诵有疾,密召给事中蔡忠顺,谕以辅立(王)询,勿令国属异姓。(王诵有从弟徇)宋俞文豹《吹剑四录》:绍熙五年,赵承相汝愚起晦庵侍经筵,会忠定有辅立之议,使韩侂胄通意东朝,遂居中用事。

辅亮

fǔliàng

辅佐,相助。《晋书·武帝纪》:“惟王乃祖乃父,服膺明哲,辅亮我皇家,勋德光于四海。”

辅仁

fǔrén

谓培养仁德。《论语·颜渊》:“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何晏集解引 孔安国 曰:“友相切磋之道,所以辅成己之仁。” 晋 葛洪《抱朴子·交际》:“良友结则辅仁之道弘矣,达者知其然也。”北魏 胡叟《示陈伯达诗》:“何用宣忧怀,託翰寄辅仁。”

辅世长民

fǔshìzhǎngmín

辅世:辅佐当世的国君。长民:统治人民。辅佐当世的国君统治人民。《孟子·公孙丑下》:“天下有达尊三,爵一,齿一,德一。朝廷莫如爵,乡党莫如齿,辅世长民莫如德。”清·侯方域《赠郑大夫序》意者太平之治,将从此见端,则必有辅世长民者出,而郑公其番番者耶?

辅相

fǔxiāng

①辅助,帮助。《易·泰》:“天地交泰,后以财成天地之道,辅相天地之宜,以左右民。”孔颖达疏:“相,助也。当辅助天地所生之宜。”孟子·公孙丑上》又有微子、微仲、王子比干、箕子、胶鬲皆贤人也,相与辅相之,故久而后失之也。《晋书·陶侃传论》:“古者明王之建国也,下料疆宇,列为九州,辅相立功,咨於四岳。”《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荆公哄他道:‘见在朝中辅相天子。’”严复《论世变之亟》:“于是裁成辅相,而置天下于至安。”②宰相。也泛指大臣。《史记·孔子世家》:“王之辅相有如颜回者乎?” 唐 韩愈《后廿九日复上宰相书》:“愈闻周公之为辅相,其急於见贤也,方一食三吐其哺,方一沐三捉其髮。”清 龚自珍《农宗》:“古之辅相大臣尽农也,则周之庸次比耦之亚旅歟?”章炳麟《訄书·冥契》:“天子之於辅相,犹县令之於丞尉。”

辅牙相倚

fǔyáxiāngyǐ

颊骨与牙床相互倚傍。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新唐书·藩镇传·李正己》:“本名怀玉,至是赐今名,遂有淄、青、齐、海、登、菜、沂、密、德、棣十州,与田承嗣、薛嵩、李宝臣、梁崇义辅牙相倚。”

辅翼

fǔyì

辅佐,辅助。《礼记·文王世子》:“保也者,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孔颖达疏:“辅,相也;翼,助也。谓护慎世子之身,辅相翼助,使世子而归於道。”《史记·鲁周公世家》:“及武王即位,旦常辅翼武王,用事居多。”《史记·游侠列传序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俱著于《春秋》,固无可言者。《汉书 王莽传》辅翼于帝,期于致平,毋违朕意。西汉·贾谊《治安策夫三代之所以长久者,以其辅翼太子有此具也。《晋书 宣帝纪》文帝之世,辅翼权重,许昌同萧何之委,崇华甚霍光之寄。宋 范仲淹《睦州谢上表》:“朝夕劝导,左右辅翼,俟其迁悔,復于宫闈。”《明史·外国传四·琉球》:“右长史王茂辅翼有年,请擢为国相。”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儗播布美术意见书》:“美术可以辅翼道德。”

辅赞

fǔzàn

辅佐襄助。《后汉书 吕布传》沛相陈珪于是往说布曰:曹公奉迎天子,辅赞国政,将军宜与协助同策谋,共存大计。

辅政

fǔzhèng

辅佐治理政事。《汉书·萧望之传》:“望之前为将军辅政,欲排退许史,专权擅朝。”《汉书 王莽传》元后父及兄弟皆以元、成世封侯,居位辅政。晋 干宝《晋纪总论》:“受遗辅政,屡遇废置,故齐王不明,不获思庸於亳。”晋 刘琨《劝进表》冢宰摄其纲,百辟辅其政,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东周列国志 第二回》:“及今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望消弭天变。”《宋书 卷十 顺帝纪》甲午,镇军将军齐王出镇东城,辅政作相。

辅佐

fǔzuǒ

①辅助佐理。《晋纪总论》又况责之闻四教于古,修贞顺于今,以辅佐君子者哉!②帮助皇帝治理国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