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每个皇帝都有一个年号和一个庙号,譬如朱元璋的年号是洪武,庙号是太祖。上篇说到弘治(年号)十八年(1505年),明孝宗(庙号)朱佑樘驾崩,其十五岁的长子朱厚照接位,成为明朝第十位皇帝,在位期间年号正德,被后世称为正德帝或明武宗(庙号)。
朱厚照两岁被立为皇太子,在东宫生活在随侍太监中。以刘瑾为首八个太监号称八虎,绞尽脑汁巴结日后的新皇帝,每日弄进一些奇特的玩具,还经常组织各式各样的表演,当时的东宫被人们戏称为百戏场。年幼的武宗哪能抵御这些东西的诱惑,自然就沉溺于其中,而且终其一生没能自拔。明史评说他是“耽乐嬉游,昵近群小”。
帝王生涯的起始并没有把他从玩乐中拉出来,而是在刘瑾的引导下,玩得越来越离谱。先是在宫中模仿街市的样子,建了许多店铺,让太监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则扮做富商,在其中取乐。后来又觉得不过瘾,于是又模仿妓院,让许多宫女扮做粉头,武宗挨家进去听曲、淫乐,后宫被搞得乌烟瘴气。
由于孝宗弘治时期政治还算清明,给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刚正廉洁的大臣班子,大家看到后宫这副摸样实在无法忍受,就不顾身家性命,联名上书请求严惩八虎。武宗刚刚即位,还缺乏驾驭群臣的能力,见到如此声势浩大的进谏,有些支持不住,想与群臣妥协,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钧一发之际,老谋深算的刘瑾在皇帝面前声泪俱下地哭诉,使武宗的心又软了下来,第二天他惩治了首先进谏的大臣。群臣失去了领头人,只好做罢。就这样,一场反对八虎的运动,以八虎的最终胜利而告终。时人称刘瑾为“立皇帝”,武宗为“坐皇帝”。
刘瑾把异己的大臣们清除后,便随心所欲地专权了。他很会控制皇帝为他所用,先用打球跑马、带鹰抓兔等缠住爱玩的武宗,然后,专门在武宗玩得高兴的时候向他请示政事,武宗总是心烦地说:“怎么什么事都来找我,你们都是吃闲饭的吗?”刘瑾装得灰溜溜的样子退下,心中美滋滋地专权误国去了。刘瑾的专权,使朝政混乱不堪,他的索贿受贿也直接导致了地方矛盾的激化,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无穷灾难。
正德五年(1510年)四月,武宗派都御史杨一清和八虎之一太监张永去平定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乱(安化在今甘肃庆阳县)。平定叛乱后杨一清与前来监军的张永商讨除刘大计,决定利用献俘之机,张永向武宗揭露刘瑾的十七条大罪。武宗不禁大吃一惊,命令将刘瑾抓捕审问,并最终动了杀心。第二天,武宗亲自出马,抄了刘瑾的家。从其家中查出金银数百万两,并有伪玺、玉带等违禁物。刘瑾被认为是当时的“首富”。在刘瑾经常拿着的扇子中也发现了两把匕首,武宗大怒,终于相信了刘瑾谋反的事实。当年八月,刘瑾被判以凌迟3357刀,分三天割完。《明史》说武宗“手除逆瑾”就是指诛杀刘瑾的事。
《明史》赞扬武宗的第二件事说他“躬御边寇”。元朝灭亡后,北元分裂形成的鞑靼部落的主要首领,被明朝人称为小王子。正德十二年(1517年)十月,小王子率领五万之众进犯明朝边境。正遇上明武宗朱厚照化名为总督军务威武大将军总兵朱寿,到宣府、大同、延绥去巡查西北部边境。有史书说事实上只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好奇心而出关。朱厚照就以朱寿的名号调集长城一线的军队参与作战,于是应州之战正式打响。《明史》简述:“亲督诸军御之,战五日。”此战中,朱厚照体现出了不凡的军事天赋。他首先派少量部队引蛇出洞,牵制住敌军主力部队,再不断增加兵力来消耗敌军的锐气。最终以小王子败退告终。这场战役使得明帝国北方边境暂时安定了一段时间。但小王子的问题没有彻底解决,因为前后共有10任鞑靼小王子,时常进犯明朝的北部边境。
刚刚说到的安化王朱寘鐇的叛乱只是明朝藩王叛乱的一个例子。就如同历史上的其它封建王朝一样,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为巩固朱明王朝的统治,大封子弟,分藩就国。按照明代的分封制,皇子封为亲王,岁禄万石。王府置官属,办理各项事务,冠冕服饰,车旗邸第,仅次于皇帝。这批藩王,虽“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但他们地位极为尊贵,在亲王面前,“公侯大臣伏而拜谒,无敢钧礼”。诸王在封地,没有治民之责,却有统兵之权,各王府都配有护卫三千至近两万人。当地驻军调动,还须有亲王令旨。藩王实际是皇帝监控地方军权的代表人物,而每一个王国则成了一个军事中心。
正德年间的宁王朱宸濠是朱元璋的第十七子朱权的玄孙,明太祖朱元璋六世孙。第一代宁王朱权,因为他以优秀的野战指挥官而闻名,封地为宁国(今内蒙古宁城)。在靖难之役中被朱棣绑架,共同反叛建文帝,朱棣即位后,将朱权改封于江西南昌,后续的儿孙仍称宁王。
正德二年,宸濠先后贿赂太监刘瑾及佞臣钱宁、伶人臧贤等人,恢复宁王已裁撤的护卫,畜养亡命,随意杀逐幽禁地方文武官员和无罪百姓,强夺官民田产动以万计,并劫掠商贾,窝藏盗贼,密谋起兵。又企图以自己的儿子入嗣武宗,取得皇位。太监张忠、御史萧淮等先后告发宸濠的罪行,武宗下旨收其护卫,令其归还所夺之田。宸濠得知消息后,于正德十四年(1519年)六月十四日借口明武宗荒淫无道,集兵号十万造反,革正德年号,并发檄各地,指斥朝廷。略九江、破南康,出江西,率舟师下江,攻安庆。《明史》记载:“秋七月甲辰,帝自将讨宸濠。”朱宸濠退保樵舍(南昌东北方向),联舟为方阵。甘六日晨,王守仁采纳随军的万安知县王冕的计策,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毁朱宸濠副舟,朱宸濠大败,将士焚溺而死者达三万余人,诸妃嫔皆赴水死,朱宸濠及诸子、兄弟就擒。自起事至失败仅四十三天。正德十五年(1520年)十二月己丑,宸濠伏诛。
宁王朱宸濠起兵43天就被平定
抓住朱宸濠后朱厚照摆庆宫宴,庆祝平叛胜利,并逗留江南肆意玩乐。一天,武宗亲自驾着渔船在江上打鱼,玩得兴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点被溺死。由于当时已经是九月天气,江水寒冷,加之武宗沉迷女色,身体虚弱,自此开始生病,就再也没有好起来。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敛,照旧纵情荒淫,身体日益虚亏,虽然太医们尽心治疗,可还是没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数月之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崩,年仅三十有一,且无后嗣。
对明武宗正德帝朱厚照的负面评价主要说他玩世不恭和迷恋女性。《明史》又曰:“犹幸用人之柄躬自操持,而秉钧诸臣补苴匡正,是以朝纲紊乱,而不底于危亡。”没有对长治久安的形势发生重大影响。《明史》对他的作为叹惜说,如他能继承父亲孝宗留给后世的恩惠德泽,后人就不至于对他有那么多的訾议了。
张正立评议:
读通史129,想起黑格尔的话,便从网上复制过来:“中国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几千年的中国,其实是一个大赌场,恶棍们轮流坐庄,混蛋们换班执政,炮灰们总是做祭品,这才是中国历史的本来面目。事实上,中国任何一次革命都没能使这个历史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