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ìng I.

指“把钉或楔子打入他物,把东西固定或组合起来”:钉马掌、钉箱子。引申指“缝缀”。如:钉钮扣。II. 参见dīng。

dìng

①改正,修改:订正。考订。校(jiào)订。修订。②约定,立(契约):订立。订购。订约。③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装订。④制定:订计划。⑤评议:“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订期dìngqī

约定日期。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刘沿流还觅,始与余遇,復订期而别。”清 李伯元《南亭笔记卷六》:“默深欣然,愿订期过访。”《官场现形记第七回》所以抚院一进行辕,便叫翻译写一封洋文信送去,订期阅兵之后,前来拜见。



dìng


同“”。


矴石


dìngshí

亦作碇石 稳定船身的石块或系船的石礅。《三国演义 第四五回至操寨边,瑜命下了矴石,楼船上鼓乐齐奏。



dìng I.

①贮食;盛放食品。如:饤饾(堆放在器皿中的蔬果,一般仅供陈设);饤核(盘中堆放的果品);饤案(案桌上摆放着食品)宋 张耒《春日》:“如丝苣甲饤春盘,韭叶金黄雪未干。”②引申为准备、安排。《金瓶梅词话》你既留人吃酒,先饤下菜儿才好。II.参见zhēng。

dìng I.

《说文》铤,铜铁朴也。铜铁质的坯料。金铤,许叔重注《淮南子》云:“铤者,金银铜等未成器,铸作片,名曰铤。”《一切经音义》熔铸成条块等固定形状的金银,其重数两至数十两不等。《金史》旧例银每铤五十两,其直百贯。锭子,纺车或纺纱机上绕纱的机件。II.参见tǐng。

铤鹿走险

dìnglùzǒuxiǎn

①指在无路可走的时候采取冒险行动。同“铤而走险”。②指因无路可走而采取冒险行动。《辛亥革命·保路运动·四川铁路档案》:“诚恐川人骤见兵威,妄思自卫,铤鹿走险,风鹤皆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