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ǎo I.

①竖立的东西躺下来:摔倒。墙倒了。倒塌。倒台。打倒。卧倒。②对调,转移,更换,改换:倒手。倒换。倒车。倒卖。倒仓。倒戈。II.dào①位置上下前后翻转:倒立。倒挂。倒影。倒置。②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倒水。倒茶。③反过来,相反地:倒行逆施。反攻倒算。倒贴。④向后,往后退:倒退。倒车。⑤却:东西不坏,就是旧了点。

倒毙dǎobì

死在地上。倒毙街头。《花月痕第四九回》只见一路粥厂,倒毙极多。

倒持干戈

倒持戈矛

dǎochígàn’gē

dǎochígēmáo

干、戈,皆兵器。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后汉书·何进传》:“大兵聚会,强者为雄,所谓倒持干戈,授人以柄,功必不成,只为乱阶。”《新唐书·陆贽传》:“舍此不务而反为所乘,斯谓倒持戈矛,以鳟授寇者也。”参见“倒持太/阿”。

倒持手板

倒执手版

dǎochíshǒubǎn

dǎozhíshǒubǎn

指惊惶失态。《晋书·谢安传》:“(桓温)入赴山陵,止新亭,大陈兵卫,将移晋室,呼安及王坦之,欲于座害之。坦之甚惧……既见温,坦之汗流沾衣,倒执手版。安从容就席。”。宋·刘克庄《沁园春·再和林卿韵》词:“待得新亭,倒持手板,何似抽还政事堂。”

倒持太阿

倒持泰阿


dǎochítài’ē

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旧唐书·陈夷行传》:自三数年来,奸臣窃权,陛下不可倒持太阿,授人鳟柄。《续资治通鉴宋纪七十》今待辽极包容矣,不使知惧,恐未易驯扰。控制之术,毋令倒持。


倒凤颠鸾

dǎofèngdiānluán

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也比喻男女间的性行为。金 元好问《赠答张教授仲文》诗:“天孙缲丝天女织,倒凤颠鸾金粟尺。”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8卷:“倒凤颠鸾云雨罢,嘱多才,明朝千万早些来。”

倒戈卸甲

dǎogēxièjiǎ

比喻放下武器认输。《续传灯录》:“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却说玄德立起免死旗,但川兵倒戈卸甲者,并不许杀害。”

倒冠落佩

dǎoguānluòpèi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明·瞿佑《剪灯新话·龙堂灵会录》:“鼓瑟吹笙传盛事,倒冠落佩预华筵。”

倒海翻江

dǎohǎifānjiāng

形容力量或声势非常浩大。风仗雨势,雨借风威,那雨像倒海翻江似地下了起来。宋 陆游《夜宿阳山矶将晓大雨北风甚劲遂抵雁翅浦》诗:“五更颠风吹急雨,倒海翻江洗残暑。白浪如山泼入船,家人惊怖篙师屋。”

倒街卧巷

dǎojiēwòxiàng

谓露宿街头。《水浒传》第二一回:“波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

倒廪倾囷


dǎolǐnqīngqūn


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唐·韩愈《答窦秀才书》虽使古之君子,积道藏德,遁其光而不曜,胶其口而不传者,遇足下之请恳恳,犹将倒廪倾囷,罗列而进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九》借艰食之名以逞其私憾,倒廪囷,所在皆有,官不能禁也。


倒履


dǎolǚ


急于出迎,把鞋子穿倒。形容热情迎客。


一字之教,当倒履迎之。



倒箧倾筐


dǎoqièqīngkuāng

形容倾其所有。清 刘大櫆《赠资政大夫吴府君墓表》:其他修祠宇、平道路、焚责券,苟有利于人,倒箧倾筐恐后也。


倒箧倾囊


dǎoqièqīngnáng

倾囊倒箧。形容倾尽其所有。清 嬴宗季女《六月霜 典钗》:索将他倒箧倾囊,付质求沽尽易钱。


倒三颠四

倒四颠三

颠三倒四

dǎosāndiānsì

dǎosìdiānsān

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他是一个倒三颠四的人。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来呵!到明日,只弄得倒四颠三,一个黑沙,也是不值。”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八十六回:“你信我奶奶倒三颠四的,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瞒上不瞒下,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拣上色的与他两套。”

倒山倾海


dǎoshānqīnghǎi

形容摧毁破坏极大。《后汉书·董卓传论》:“及残寇乘之,倒山倾海, 崑冈之火,自兹而焚,版、荡之篇,於焉而极。”

倒头经dǎotóujīng

旧俗人初死时,家人请僧道祷诵的经、咒。《西游记第五六回》快使钉钯,筑个坑子埋了,我与他念卷倒头经。《醒世姻缘传第七四回》:“我叫十二个和尚、十二个道士,对着替你合小春子小冬子唸倒头经,超度你三个的亡灵!”

倒峡泻河

dǎoxiáxièhé

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平山冷燕》第九回:“只那一枝笔,拈在手中,便如龙飞凤舞,落在纸上,便如倒峡泻河,真有扫千军万马之势。”

倒心伏计

dǎoxīnfújì

心甘情愿。《醒世姻缘传》第八八回:“这个庵里的老尼从天上掉下来这个女人,吃了别人家的饭,安安静静倒心伏计的与你做活,却该十分庆幸才是。”

倒验dǎoyàn掉换查验。《西游记第六八回》:“(三藏)直至端门外,烦奏事官转达天廷,欲倒验关文。”
倒曳
倒拽
dǎoyè倒拖;倒拉。《水浒传第七十七回》众军齐上,横拖倒拽捉了去。《警世通言·计押番金鳗产祸》:“碌乱了半夜,周三背了包裹,倒拽上门,迤逦出北关门。”《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众皂隶一齐动手,把……那尼姑横拖倒拽,捉将下来。”
倒因为果dǎoyīnwéiguǒ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论何推论应合乎情理,决不能倒因为果。

倒植

dǎozhí

①倒;倒置。谓将事物的首尾、上下、顺序、性质、是非、地位等颠倒过来,与正常情况相反。《庄子·外物》:“草木之倒植者过半,而不知其然。”贾谊新书·威不信》:“足反居上,首顾居下,是倒植之势也。” 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下》:“古者,尊中国贱夷狄,真若首足。二虽议和亲,然礼亦不至均。今若是,是与之抗立,首足并处,失孰甚焉。臣恐久之,非但并处,又病倒植,顾其国号契丹足矣。”明 张居正乞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臣若隐忍不言,将使忠邪混淆,是非倒植,卒致国是不定,政本动摇,非细故也。”②倒装,修辞方法之一。有意识地颠倒词句的顺序,以调和音节,错综句法,加强语势。章炳麟文学说例》:“倒植者,若书·禹贡言‘祇臺德先’……即‘先祇臺德’也。”

倒掷

dǎozhì

指倒翻筋斗。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六》:“余乡青苗被野时,每夜田陇间有物,不辨头足,倒掷而行,筑地登登如杵声。”清·纪昀《河中石兽》: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沈从文《从文自传·预备兵的技术班》:“从平台上拿了一个大顶,再丢手侧身倒掷而下。”

倒卓dǎozhuó犹倒立、倒竖。《宋史·苏绅传》:“绅与梁适同在两禁,人以为险詖,故语曰‘草头木脚,陷人倒卓’。”《水浒传第八三回》:“可怜耶律国珍,金冠倒卓,两脚蹬空,落於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