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 | dān I. | ①“担”的古字。肩荷、用肩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规箴》令婢路上担粪。又如:儋石(容器名。儋容一石;一说二石为儋。也作担石,檐石);儋负(担负。肩挑背负);儋何(担荷。肩负责任)②抬。二人用肩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上人著百尺楼上,儋梯而去。③同“聸”。耳下垂。如:儋耳(部族名。此部族俗习是雕刻颊皮,上连耳部,故得其名;又指一种耳垂式装饰品)④古州名。汉置儋耳郡,唐改为儋州。民国设县。旧治所在今海南省儋州市西北。II.dàn量词。成担货物的计量单位。晋·陶潜《劝农》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
儋耳 | dān’ěr | ①一种古代西南方少数民族的风俗。雕镂其颊,皮连耳廓,分为数支,下垂至肩,作为妆饰。②古代北方国名。③古代南方国名。又名离耳。元鼎六年内属,称儋耳郡。在今海南岛儋县。《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秋七月,遣将军聂友、校尉陆凯以兵三万讨珠崖、儋耳。 |
儋石 | dànshí | ①儋受一石,故称儋石。用以计量谷物。儋,石罂。一说一石为石,二石为儋,谓一人所担。②借指少量米粟。《史记 淮阴侯列传》夫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
聃 | dān | 人名用字。老聃,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末年思想家,道家创始人。东晋皇帝晋穆帝司马聃。《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
聃畊 | dān’gēng | 不是个词语,聃是聃,畊是畊。 |
甔 | dān | 书用语言:瓶。《列子·汤问》:“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zhuì。” 殷敬顺《释文》:“谓瓦瓶也。”清 钱谦益 《后饮酒》诗:“酝酿金玉浆,氲氤结甔甀。” |
甔甀 | dānzhuì | 瓦器,瓦瓶。《列子·汤问》:“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zhu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