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ān

①注视:虎视耽耽(凶狠贪婪地看着)。②古同“”,沉溺:眈读。耽于酒色。耽宠。性耽典籍。《诗经·卫风·氓》: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四》岂与此外戚凡辈耽荣好位者同日而论哉!《资治通鉴 魏纪四》先是(王)凌表(满)宠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资治通鉴 晋纪六》耽于宴乐,不入朝见。《晋书 武帝纪》平吴之后,天下乂安,遂怠于政术,耽于游宴,宠爱后党,亲贵当权,旧臣不得专任,彝章紊废,请谒行矣。《晋书 王羲之传》曾与人书云:“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使人耽之若是,未必后之也。”《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宣皇帝宇文赟耽酗于后宫,或旬日不出,公卿近臣请事者,皆附阉官奏之。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老去诗篇浑漫兴,春来花鸟莫深愁。”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你本身做亭长耽几盏酒,你丈人教村学读几卷书。《喻世明言﹒第22卷》因此君臣耽山水之乐:忘社稷之忧,恰如吴宫被西施迷惑一般。《续资治通鉴 元纪十四》陛下(元武宗海山)八珍之味不知御,万金之身不知爱,而惟麹蘖是耽,嫔妃是好,是犹两斧伐孤树,未有不颠仆者。《明史 卷十五 孝宗》至成化以来,号为太平无事,而晏安则易耽怠玩,富盛则渐启骄奢。《聊斋志异 棋鬼》忽有一人来,逡巡局侧,耽玩不去。《聊斋志异 封三娘》十一娘忿不食,日惟耽卧。参见“和乐且湛”。承受。《西游记第八十四回》师徒四众,耽炎受热

耽宠

dānchǒng

贪恋荣宠。耽宠争荣。《汉书·王吉贡禹等传赞》:“春秋列国卿大夫及至兴将相名臣,怀禄耽宠以失其世者多矣。” 晋 葛洪《抱朴子·嘉遯》:“夫入而不出者,谓之耽宠忘退。”《北史·谷浑传》:“太后嬖幸郑儼,惧绍达间构於帝,因言次,以绍达为州。绍达耽宠,不愿出。”

眈眈

耽耽

dāndān

①形容眼睛注视。贪婪地注视;深邃地注视。虎视眈眈(凶猛地注视)。《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总浮屠眈眈虎视,事露奈何?《聊斋志异 胡三姐》女笑曰:“眈眈视妾何为?”曰:“我视卿如红药碧桃,即竟夜视,不为厌也。”《聊斋志异·狼三则》狼不敢前,眈眈相向。《聊斋志异 阿绣》居数日,莫可夤缘,惟日眈眈候其门,以冀女或复出。形容深邃的樣子。《文選 左思 魏都賦》翼翼京室,眈眈帝宇。薛综注:“眈眈,深邃之貌也。”唐 岑参《河西太守杜公挽歌 之四》漫漫澄波阔,眈眈大厦深。

眈眈逐逐

dāndānzhúzhú

贪婪注视,急于攫取的样子。《周易 颐》:“虎视耽耽,其欲逐逐。”清·梁启超《斯巴达小志》顾吾窃睨夫眈眈逐逐于吾旁者,为斯巴达还魂者若干国,为雅典还魂者若干国。

耽好

dānhǎo

“耽好”:特别爱好。《后汉书·张衡传》:“衡善机巧,尤致思於天文、阴阳、历筭,常耽好《玄经》。”《北史·常爽传》:“耽好经史,爱翫文词。”《北史·魏收传》:“子建为前军将军,十年不徙,在洛闲暇,与吏部尚书李韶、韶从弟延寔颇为弈棊,时人谓为耽好。

躭荒

dānhuāng

沉迷于游乐。晋 袁宏《后汉纪·桓帝纪》:“或躭荒嗜欲,不恤万机。”《陈书·后主纪》:“躭荒为长夜之饮,嬖宠同艳妻之孽。”

耽昏

dānhūn

谓沉湎昏迷。《北史·伊娄谦传》:“沉溺倡优,耽昏麴糵。” 

耽惊受怕

dānjīngshòupà

担受惊吓。元 刘致《端正好 上高监司》:“受官差在旅途,耽惊受怕过朝暮,受了五十四站风波苦。”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1回: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了海阔一个家业,耽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

耽乐

dānlè


①过度享乐;沉溺享乐。耽乐嬉游。《尚书·无逸》:“生则逸,不知稼穡之艰难,不闻小人之劳,惟耽乐之从。”孔传:“过乐谓之耽。”《三国志·魏志·栈潜传》:“时文帝为太子,耽乐田猎,晨出夜还。”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渠》:“阮简字茂弘,为开封令。县侧有劫贼,外白‘甚急’数,简方围棊长啸,吏云‘劫急’,简曰:‘局上有劫,亦甚急。’其耽乐如是。” 唐 李翱《与翰林李舍人书》:“终日矻矻,耽乐富贵。”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随感录》:“譬如两个病人,一个是热望那将来的健康,一个是梦想着从前的耽乐。”②喜爱。《后汉书.孟尝传》尝安仁弘义,耽乐道德。《三国志 魏书 高堂隆传》时文帝为太子,耽乐田猎,晨出夜还。

耽罗

dānluó


朝鲜半岛南部海域之济州岛的古称,它隔济州海峡与朝鲜半岛相望,距朝鲜半岛最南端约85公里,是今天韩国济州特别自治道的所在地。《续资治通鉴 元纪七》哈坦馀寇未平,丙寅,(忽必烈)命高丽国发耽罗戍兵千人讨之。

耽湎

dānmiǎn

沉迷。多用于嗜酒。《孔子家语·贤君》:“荒于淫乐,耽湎于酒。”《晋书·孔群传》:“(孔羣)性嗜酒……尝与亲友书云:‘今年田得七百石秫米,不足了麴糱事。’其耽湎如此。”《北齐书·文宣帝纪》:“六七年后,以功业自矜,遂留连耽湎,肆行淫暴。”“一旬,还复如初。自是耽湎转剧。”

眈视

dānshì

雄视;贪婪凶狠地注视。《聊斋志异 任秀》赌方酣,又有一人登舟来,眈视良久,亦倾囊出百金质主人,入局共博。梁启超《呵旁观者文》:“以无一主人之国,而立於世界生存竞争最剧烈、万鬼环瞰、百虎眈视之大舞台,吾不知其如何而可也?”

耽嗜

dānshì

深切爱好。唐 柳宗元《非国语 序》:“左氏《国语》,其文深閎杰异,固世之所耽嗜而不已也。”宋 范仲淹《太子宾客谢公梦读史诗序》:“悉屏去外虑,於笔砚歌诗,素所耽嗜,亦不復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兴化军进士郑樵,耽嗜坟籍,杜门著书,尝以所著书献之朝廷,降付东观。明 归有光《史论 序》:“遗石先生自少耽嗜史籍,倣古论赞之体,为书若干万言。”清 葆光子《物妖志·琴瑟琵琶》:“静江有阮支雄者,家积饶裕,性恢廓,耽嗜山水。”

耽淫

dānyín

沉湎。《三国志·魏志·齐王芳传》:“皇帝芳春秋已长,不亲万机,耽淫内宠,沉漫女德。”

耽忧dānyōu担忧。西游记第四八回》老儿,莫替古人耽忧,我师父管他不死长命。明 陈子龙《陟桐岩岭诗》:“耽忧自忘倦,遇险若貽安。”耽,一本作“躭”。《红楼梦第九一回》:“那时薛蝌又有信回来,薛姨妈看了,怕寳釵耽忧,也不叫他知道。”

耽悦

dānyuè

深爱,甚喜。《后汉书·锺岱传》:“伏见故处士钟岱,淳和达理,耽悦诗书。”《晋书·儒林传·陈邵》:“篤志好古,博通六籍,耽悦誥,老而不倦。” 唐 刘知几《史通·忤时》:“僕幼闻诗礼,长涉艺文,至于史传之言,尤所耽悦。”《旧唐书·文苑传中·贾曾》:“戎有由餘,兵强国富,秦人反间,遗之女妓,戎王耽悦,由餘乃奔。” 宋 苏辙《祭文与可学士文》:“晚岁好道,耽悦至理,洗濯尘翳,湛然不起。”

dān I.

本义为嗜酒,引申为耽于享乐,沉溺。古籍解释:酖,乐酒也。《说文》从酉,冘声。《尉缭子》焉有喧呼酖酒以败善类乎? II. 参见zhè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