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ōu

牛叫的声音。半夜三更哞哞叫着要吃草。

móu I.

①取,谋求:牟利。颜师古注引李奇曰:“牟,食苗根虫也。侵牟食民,比之蛑贼也。”参见“侵牟”。②牛叫声:“牟然而鸣”。③古同“”,瞳人。④古同“”,等同。⑤姓。II.牟平:地名,在中国山东省。

牟取

móuqǔ

赚取非法的利益,有犯罪行为。需要注意的是“牟是贬义词不同于是中性词的“谋取。《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四十八》一旦绝之,无所牟取,必胥动以浮言,将毁我裕民之政。

móu

相等,齐,同义字:似,若,如,婉,埒。色揣称(chèn )(写文章摹绘物色恰到好处)。《庄子·大宗师》:“子贡曰:‘敢问畸人?’曰:‘畸人者,畸於人而侔於天。’”《庄子·外物》白波若山,海水震荡,声侔鬼神,惮赫千里。《史记 孝文本纪》德厚侔天地,利泽施四海,靡不获福焉。西汉 邹阳《狱中上梁王书今人主诚能用齐、秦之明,后宋、鲁之听,则五伯不足侔,而三王易为也。《资治通鉴 汉纪三》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资治通鉴 汉纪五》东西万余里,乘黄屋左纛,称制与中国侔。《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七》贤自是权与人主侔矣。《资治通鉴 汉纪五十七》虽不愚之才居这,犹能使恩同天地,威侔鬼神,周、孔数千无所复角其圣 《资治通鉴 晋纪一》德均则众者胜寡,力侔则安者制危。《资治通鉴 晋纪三》征东大将军王浑上书,以为:(司马)攸至亲盛德,侔于周公,宜赞皇朝,与闻政事。…”《晋书 元帝纪》惠泽侔于有虞,卜世过于周氏。《资治通鉴 晋纪十一》王沈等矫弄诏旨,欺诬日月,内诏陛下,外佞相国,威权之重,侔于人主,多树奸党,毒流海内。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资治通鉴 唐纪十六》(武)后性明敏,涉猎文史,处事皆称旨。由是始委以政事,权与人主(高宗李治)侔矣。《贵妃艳史演义第三章》:力士道:“圣上自从杨妃入宫之后,龙颜大悦。金钿珠翠,皆由圣上亲赐,举族加官,宫中号曰娘子,仪礼侔于皇后。”

侔色揣称

móusèchuǎichèn

形容描摹得恰到好处,惟妙惟肖。文选·谢惠连《雪赋》:“抽子祕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李善注:“郑玄周礼注曰:‘侔,等也。’説文曰:‘揣,量也。’尔雅曰:‘称,好也。’”唐 黄滔《秋色赋》:“是时坐客闻之,侔色揣称,咸言此日之摛藻,更苦曩篇之秋兴。”况周颐《蕙风词 话卷一》:“词中对偶……深浅浓淡,大小重轻之间,务要侔色揣称。”刘师培《文说》:“盖文章之体,奇偶相参,则侔色揣称,研句鍊词,使非析字之精,奚得立言之旨?”

móu

眼中瞳人,泛指眼睛:眸子。凝眸远望。强展星眸 明眸皓齿。明眸善睐lài:形容女子的眼睛明亮而灵活。《孟子·离娄》 “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瞭(liǎo)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mào)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北宋 周邦彦《蝶恋花》:“唤起两眸清炯炯。泪花落枕红绵冷。”《聊斋志异 耳中人》开目即不复闻;合眸定息,又闻如故。《聊斋志异封三娘》娘子何亦堕世情哉!此人苟长贫贱者,予当抉眸子,不复相天下士矣。《聊斋志异 胡四娘》姊闻而嗤之曰:“程郎如作贵官,当抉我眸子去!”

眸子

móuzǐ

本指瞳人,泛指眼睛。《孟子·离娄上》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廋哉?”《庄子·天运》夫白鶂之相视,眸子不运而风化。宋 周邦彦《夜游宫 叶下斜阳照水》:“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móu

①同“蟊máo”。食苗根的害虫。蝥贼(食禾苗根的害虫;比喻危害大众的小人)②喻作残酷剥削人民的官吏。《封丘令王元宾碑》蛑贼远屏,奸轨埽迹。③ “蝤蛑”(即青蟹,属于梭子蟹科)的单称。如:蛑螯(蟹钳)

móu

大麦:《说文》来麰,麦也。《玉篇》春麦也。《广韵》大麦也。《吴普本草》大麦。一名穗麦。五谷之长也。“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另:摇头麰尾:原形容鱼悠然自在的样子。现用来形容人摇头晃脑、轻浮得意的样子。同“摇头摆尾”。

麰麦

móumài

大麦。孟子·告子上:“今夫麰麦,播种而耰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然而生,至於日至之时,皆孰矣。”赵岐 注:“麰麦,大麦也。”亦泛指麦。梁书·元帝纪:“麰麦两穗,出於南平之邦。” 宋 曾巩《喜晴诗》:“眼明意豁万事快,预喜来年麰麦丰。”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 卷三》:“岁漕五等,曰正兑,米入京仓……曰麰麦,入京仓,供内府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