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ǐn

忧忠,凶丧;强悍;忧伤:凶。《孟子·万章下》康诰曰:‘杀越人于货,闵不畏死,凡民罔不譈。’《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今礼坏、乐崩,朕甚闵焉。②古同“”,怜恤,哀伤。忧虑。惋惜。可忧患的事。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汉书 王莽传上》太皇太后诏莽就第,朕甚闵焉。《汉书·王莽传中》:“惧然祗畏,苇然閔汉氏之终不可济。”唐 韩愈《争臣论》自古圣人贤士,皆非有求于闻用也。闵其时之不平,人之不义,得其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闵其(胡铨)浅虑,告尔多方,勿惑胥动之浮言,庶图可久之大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八十》前代用人,二十从政,七十致仕,所以资其才力,闵其衰老,养其廉耻之心也。③勉力:勉。④昏味,糊涂:然不敏。《老子·第五十八章》其政闵闵,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⑤姓。

闵乱思治

mǐnluànsīzhì

指怜悯乱世而思盼治世。

闵默

閔嘿

mǐnmò

亦作閔嘿。忧郁不语。南朝梁 吴均《送归曲》:送子独南归,揽衣空閔默。 叶适《定山瓜步石跋三堡坞状》:宣司尝急呼封彦明、王益,欲令将兵策应和州,竟閔嘿而止。《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九》右谏议大夫章厦,殿中侍御史林大鼐,共劾尧弼倾邪贪鄙,交通三衙,结诸州将,朝廷有大议论则闵默无言,请贬之以清政府。

闵然

mǐnrán

昏昧的样子。《战国策·秦策三》:“躬窃閔然不敏,敬执宾主之礼。”史记引此文,司马贞索隐曰:“閔犹昬闇也。”《孟子·万章下》“閔不畏死”赵岐注:“杀於人,取於货,閔然不知畏死者。” ②忧伤貌。宋 苏轼《答求亲启》:“藐尔诸孤,虽本轩裳之后;閔然衰绪,莫闲纂组之功。”明 王守仁《瘗旅文二童闵然涕下,请往。清 朱仕琇《兰陔爱日图记》:“孝子日奉飧膳,见亲已老,念如此晨夕之不可多得,故皇然閔然。内有不遑安之心,外有游盘之戒,此所为顾养而爱日者也。”

闵凶

mǐnxiōng

指忧患凶祸,常指亲人亡故等。《晋书 孝武帝纪》朕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晋书·王羲之传》:“羲之不天,夙遭闵凶,不蒙过庭之训。”文选·李密《陈情事表》:“臣以险衅,夙遭閔凶。”南朝陈·徐陵《梁贞阳侯重与裴之横书》:“顷家国多患,频遘闵凶,前事不忘,便为龟兆。”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秀姑》:“咱家世代贸易,从无坐食者。至儿不幸,罹此闵凶,至先人之业中断,殊惭继绍。”

闵雨

閔雨

mǐnyǔ

古代指国君怜念施恩泽于民。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其君之有志於民而闵雨者必书,无志於民而不閔雨者必书,土功必书,饥饉必书。《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一》去冬迄今春,雨雪愆期,夏苗将槁,秋种未布,伏望特罢宴乐,以示闵雨之意。

mǐn

①哀怜:怜恤。惜。恻。悯农。三国蜀西晋·李密《陈情表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②忧愁:默。孟子·公孙丑上》:“遗佚而不怨,阨穷而不悯。”

悯恻

mǐncè

哀怜。唐 李德裕《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已知新立可汗,寓居塞下,告穷请命,未有所归,每念艰危,载深悯恻。宋 王谠《唐语林·贤嫒》上亦悯恻,遂罢戏而免阿布思之妻。《清史稿卷五·世祖纪二念此愚氓,兵戈灾祲之后,复罹法网,深可悯恻。

悯念mǐnniàn

怜悯。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渭水三》:“延年女弟,上召见之,妖丽善歌舞,得幸。早卒,上悯念之,以后礼葬。”《水浒传第一百二十回》至今徽宗天子,至圣至明,不期致被奸臣当道,谗佞专权,屈害忠良,深可悯念。清 孙枝蔚《咏物诗·蜘蛛》:“不见周公东归日,悯念士卒无不至。”

悯然

mǐnrán

哀怜貌。《南齐书·曹虎传》:“若遂迷復,知进忘退,当金鉦戒路,云旗北扫……兵交无远,相为悯然。”唐 陈鸿《长恨歌传》:“(玉妃)次问天寳十四载已还事。言讫,悯然。”·白居易《琵琶行(并序)》: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温宪》:“后滎阳公登大用,因国忌行香,见之,悯然动容。”

悯时病俗

mǐnshíbìngsú

指忧虑时俗。宋 曾巩《答李讼书》:“足下自称有悯时病俗之心,信如是,是足下之有志乎道。”明·唐顺之《答冯午山提学书》如仆辈虽念此痛痒相关,不能无悯时病俗之意。

悯恤mǐnxù怜恤。《二刻拍案惊奇卷七》他也晓得妾身出于良家,深加悯恤,越觉情浓,但是入城,必来相叙。

mǐn

①古种族名。生活在浙江南部和福建一带,后因称福建为闽。《说文》闽,东南越也。《周礼·职方式》七闽九貉。《山海经·海内经》闽在海中。左思《吴都赋》选自闽禺。又如:闽中(泛指福建省地);闽江(水名。为福建省第一大河流);闽关(指福建通内地的关隘);闽岭(福建北部的山岭)。②五代十国之一。933年王延钧在长乐(今福州市)称帝,国号闽。历三十七年,后被南唐所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