缗 | mín | ①古代穿铜钱用的绳子;代指钱,古代计量钱的单位:钱十缗(即十串铜钱,一般每串一千文)。赐钱万缗。缗钱。官缗。《资治通鉴 唐纪十》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言:“宣、饶二州银大发采之,岁可得数百万缗。”②钓鱼绳。《六韬文韬文师》太公曰:缗微饵明,小鱼食之;缗调饵香,中鱼食之;缗隆饵丰,大鱼食之。③昏昧。《庄子·在宥》当我缗乎,远我昏乎! ④《集韵》弭尽切,音泯。《庄子·则阳篇》虽使丘陵草木之缗入之者十九,犹之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以十仞之台县众间者也。《音义》缗,盛也。 |
缗蛮 | miánmán | 鸟鸣声。《礼记·大学》:“诗云:‘緡蛮黄鸟,止于丘隅。’”陆德明释文:“‘緡蛮’音緜,一音亡巾反。毛诗作緜,传云:‘緜蛮,小鸟貌。’”按,“緜蛮黄鸟”,见《诗·小雅·绵蛮》。宋 孙奕《履斋示儿编·字说·字异而义同》:“诗‘绵蛮黄鸟’,大学作‘緡蛮’。” |
缗缗 | mínmín | 昏昧无心的样子。《庄子·天地》:“喙鸣合,与天地为合。其合緡緡,若愚若昏,是谓玄德,同乎大顺。”清 姚鼐《祭刘海峰先生文》:“周室世衰,末流岐分,或鸣为技,或以道陈,迄千餘年,其传緡緡。” |
缗钱 | mínqián | ①用绳穿连成串的钱。《旧唐书·刘悟传》:“悟少有勇力,叔逸準为汴帅,积緡钱数百万于洛中,悟輒破扃鐍,悉盗用之。”《旧五代史·书·王章传》:“官库出纳緡钱,皆以八十为陌。”《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八》丁卯,(谢)德权奏功毕,诏宗正告庙室,赐役卒缗钱。《初刻拍案惊奇 卷二》:“总计前后锡賚之数,亦有四十七万緡钱。”②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代作为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史记·平準书》:“异时算軺车贾人緡钱皆有差,请算如故。诸贾人末作貰贷卖买,居邑稽诸物,及商以取利者,虽无市籍,各以其物自占,率緡钱二千而一算。唐 白居易《息游惰策》:“当丰岁,则贱糴半价不足以充緡钱,遇凶年,则息利倍称不足以偿逋债。”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比贼退,得緡钱六十万,丧乱之餘,国用赖是以济。”清 厉鹗《东城杂记·红亭醋库》:“宋时酒醋皆官库醖造,纳緡钱於户部。” |
捪 | mín | 《说文解字》抚也。从手昏声。一曰摹也。《老子·第十四章》捪之而弗得,名之曰夷。 |
旻 | mín | ①基本字义为天,天空;又特指秋季的天:旻天。苍旻。从日,从文,“日”指“时间”、“季节”。“文”指龟壳经火灼斥裂之后形成的纹样,转指“验证结果”。《尔雅·释天》春为苍天,夏为昊天,秋为旻天,冬为上天。陶渊明《自祭文》茫茫大块,悠悠高旻。②旻通闵,愍伤之义。③金朝开国皇帝阿骨打的汉名;《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十二》于是国号大金,改元收国,更名旻。清朝的道光皇帝名:旻宁。 |
旻天 | míntiān | ①天的统称。《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舜往于田,号泣于旻天,何为其号泣也?”孟子曰:“怨慕也。”②秋天。 |
忞 | mín | 自强,勉力。《说文》彊也。《广韵》自勉彊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