ài

①险要的地方:隘口。要隘。关隘。险隘。距/隘。②狭窄:隘巷。隘路。狭隘。作使动词,使变狭窄。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曰:“伯夷隘,柳下惠不恭。隘与不恭,君子不由也。”《资治通鉴 梁纪十七》(羊)侃曰:不可。今出人若少,不足破贼,徒挫锐气;若多,则一旦失利,门隘桥小,必不致失亡。唐 李白《子夜吴歌·夏歌》:“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四》涡水北浅隘不可舟。唐 柳宗元《愚溪诗序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③穷:隘穷。隘窘。贫隘。④窘迫。唐 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情隘辞蹙,不知所裁,亦惟少垂怜焉。

隘口

àikǒu

①狭隘的山路口。险要的关隘。《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夜半,发兵分五路进,突入其隘口。贼仓卒出战,即溃走。 蒲松龄《聊斋志异·崔猛》马恋驹奔驶,申从之。出一隘口,申灼火於绳,徧悬之,乃归。②泛指狭窄的出口。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一》一阵的拥挤,潘先生像在梦里似的,出了收票处的隘口。

隘陋

àilòu

狭窄简陋。《后汉书·张衡传》:“逼区中之隘陋兮,将北度而宣游。”《周书·宇文神举传》:“时显和所居宅隘陋,乃撤殿省,赐为寝室。”宋 苏辙《上皇帝书》:“使其贤者老死,郁郁而无所施;不贤者居处隘陋,戚戚而无以为乐:甚非计之得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锦瑟》:“某家有悍妇,且屋宇隘陋,势不能容委曲以共其生。” ②谓识见狭隘卑陋。康有为《大同书》壬部:“若摩西、摩诃末者,以立国为事,自私其乡国,率人以食人,其为隘陋残忍,不待摈斥。”

隘塞àisāi

狭窄险要的关塞。《六韬·励军》:“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力将。”银雀山 墓竹简《孙膑兵法·陈忌问垒》:“用此者,所以应猝窘处隘塞死地之中也。”《隋书·天文志中》:“东北二星曰阳门,主守隘塞也。”

隘狭

隘陿

àixiá

险要狭窄。谓心胸、气量、识见等狭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汩乎混流,顺阿而下,赴隘陿之口。”颜师古注:“两岸间相迫近者也。”唐 薛用弱《集异记·王积薪》:“蜀道隘狭,每行旅止息中道之邮亭人舍,多为尊官有力者之所见占。”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杜篤乞假无厌,路粹隘狭已甚。” 元 刘祁《归潜志卷二》:“然性隘狭,交游少不愜意,輒怒去,盖处士之刚者也。” 

隘形àixíng

孙子兵法中“六形”之一。指道路狭隘队伍展不开的地区。《孙子·地形》:“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曹操注:“隘形者,两山间通谷也。敌势不得挠我也。”

ài

妨害,限阻:妨。阻事。障唐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宋 秦观《望海潮·洛阳怀古词》:“西园夜饮鸣笳。有华灯碍月,飞盖妨花。”支点。宋 沉括《梦溪笔谈·辩证一》如人摇橹,臬为之碍故也。

碍口饰羞

àikǒushìxiū

因为怕羞而说不出口。因为怕羞而说不出口。《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二十回》:“这叫做是个:‘情知不是伴,事急且相随。’到如今碍口饰羞的事,做不得了。”参见“碍口识羞”。

碍手碍脚

碍足碍手

àishǒuàijiǎo

àizúàishǒu

妨碍别人做事。你们快走吧,别再这儿碍手碍脚的。如果你不想好好干的话,就别在这儿碍足碍手。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三十二卷》:“后边有些嫌忌起来,碍手碍脚,到底不妙。”《红楼梦 第十七、十八回》:“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找探丫头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宝钗因说道:“咱们别在这里碍手碍脚。”说着,和宝玉等便往迎春房中来。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第三部四八》:“有我在,他会感到碍手碍脚的。有些不同的意见,怕我当面开消。”

ài I.

嗌嗌:笑声,如“一幸得胜,疾笑嗌嗌”。②咽喉窒塞,噎。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霍女》:“女已从榜人妇从船尾登商舟,遥顾作别,并无凄恋。黄惊魂离舍,嗌不能言。”II.yì咽喉。《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王曰:我嗌痛,不能哭。

ài

(食物)经久而变味。《论语·乡党篇》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