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愛 | ài ①对人或事有深挚的感情:喜爱。爱慕。爱情。爱戴。爱抚。爱怜。爱恋。爱莫能助(虽同情并愿意帮助,但力量做不到)。友爱。挚爱。仁爱。厚爱。热爱。②喜好(hào):爱好(hào)。爱唱歌。③容易:铁爱生锈。④重视而加以保护:爱护。爱惜。⑤吝惜:《孟子·梁惠王上》:“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以小易大,彼恶知之?”《礼记·檀弓 晋献公杀世子申生》申生有罪,不念伯氏之言也,以至于死。申生不敢爱其死。⑥道家指私心的偏爱。《庄子·齐物论》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⑦“爱”同“薆”。《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表示“隐藏”)参见“薆”。 |
爱别离苦 | ài bié lí kǔ佛家语,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三》:“问:‘如何是至极之谈?’师曰:‘爱别离苦。’” 《五王经》云∶“何谓恩爱别苦?室家内外,兄弟妻子,共相恋慕,一朝破亡,为人抄劫,各自分张,父东子西,母南女北,非唯一处,为人奴婢,各自悲呼,心内断绝,窈窈冥冥,无有相见之期。” |
爱不释手 | àibùshìshǒu喜欢得舍不得放手。南朝梁·萧统《陶渊明集序》:“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清·李伯元《文明小史》:“邓门上一见雕镂精工,爱不释手。”清·文康《儿女英雄传》:“虽是不合他的路数,可奈文有定评,他看了也知道爱不释手。”清·黄小配《廿载繁华梦》:“晋祥就当他如珠如玉,爱不释手。” |
爱才如命 | àicáirúmìng才:贤才,人才。爱慕贤才,急欲求得,像生命一样重要。清·叶燮《原诗·外篇上》:“嫉恶甚严,爱才若渴,此韩愈之面目也。”《说岳全第三一回》本帅爱才如命,何必过谦? |
爱财如命 | àicáirúmìng指爱惜钱财,就好像疼惜自己的生命一样。形容十分吝啬、贪婪。清·岭南羽衣《东欧女豪杰》:“我想近来世界,不管什么英雄,什么豪杰,都是爱财如命,何况吃官司的,少不免要和那些狼官鼠吏交手,这更没钱不行了。”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爱财如命”。 |
爱才若渴 | àicáiruòkě爱慕贤才就像口渴想喝水一样,形容十分珍惜人才。有的君王爱才若渴,但却往往大才当前不能用,这是叶公好龙。鲁迅《上海文艺之一瞥》他们发现了佳人并非因为‘爱才若渴’而做婊子的,佳人只为的是钱。 |
爱恶 | àiè爱好与厌恶。《易·繫辞下》:“是故爱恶相攻而吉凶生。”《晋纪总论》爱恶相攻,利害相夺,其势常也。晋 葛洪《抱朴子·至理》:“清商流徵乱其耳,爱恶利害搅其神。”唐 白居易《白牡丹诗》:“始知无正色,爱恶随人情。” |
爱好 | àihào①喜爱,具有浓厚兴趣并积极参加。爱好游泳。业余爱好。②爱美求好。清 袁枚《遣兴》:“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③方言,感情融洽;要好。乡里人都和她很爱好。 |
爱护备至 | ài hù bèi zhì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身残志且不坚,几度盼念死神,幸有亲人好友爱护备至,又得幽默大师卓别林指点迷津,方信死是一件最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
爱姬 | àijī宠妾。《史记 吕太后本纪》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三国演义 第八回》:“叵耐逆贼!戏吾爱姬,誓必杀之!” |
爱口识羞 碍口识羞 | àikǒushíxiū由于怕羞而不肯说话。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爱口识羞,两相耽误。”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文若虚终是碍口识羞,待说又止。”《石点头·潘文子契合鸳鸯冢》这事关系你终身,肯与不肯,明白说出,莫要碍口识羞,两相耽误。 |
爱老慈幼 | àilǎocíyòu为爱护老人与儿童。爱老慈幼是人应有的美德之一。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
爱理不理 | àilǐbùlǐ不爱答理。比喻对人冷漠,没礼貌。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第五十九回》:“黄二麻子爱理不理的,问他什么事。”钱钟书《围城》:“孙太太爱理不理地应了一声。”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哥哥嫂子见他总是爱理不理的,仿佛他一在眼前,就浑身不舒服。” |
爱礼存羊 | àilǐcúnyáng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后用“爱礼存羊”比喻由于爱惜根本,虽然根本已亡,仍爱其形式。《论语·八佾》:“子贡欲去告朔之饩xì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唐)迪言:“大军岁费四千万,而欲取学田以当贼,何啻九牛一毛,又岂爱礼存羊之意邪?”论者乃止。 |
爱怜 | àilián喜爱,怜爱。《战国策·触詟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不肖;而臣衰,窃爱怜之。 |
爱吝 爱恡 | àilìn爱惜吝啬。汉 应劭《风俗通·正失·燕太子丹》:“丹实好士,无所爱恡也。”《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虽啬于财,至于赏赐有功,亦无所爱吝。《隋书·李密传》:“(李密)乃散家产,周赡亲故,养客礼贤,无所爱吝。”《新唐书·李峤传》:“愿爱恡班荣,息匪服之议。”宋 苏轼《广州资福寺罗汉阁碑》:“其一导师,以有为心,行有为法,从不求利,即自求名。譬如邻人,求乞爪发,终不可得,而况肌肉。以此观之,爱吝不舍,是导师过。” |
爱民如子 | àimínrúzǐ旧时称赞某些统治者爱护百姓,就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礼记·中庸》:“子,庶民也。”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良君将赏善而除民患,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清·钱彩《说岳全第四八回》一路地方官员馈送礼物,岳爷始终不受……只是吩咐他们学好做官,须要爱民如子,无负朝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 十五回》蒙老父台这样,真正是爱民如子。李劼人《大波二部三章》本督部堂爱民如子,疾恶如仇,从前护院的时候,并未妄杀一个人,想为尔四川百姓所共见。 |
爱莫能助 | àimònéngzhù指虽然心中关切同情,却没有力量帮助。《诗经·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辅如毛,民鲜克举之。我仪图之,维仲山甫举之,爱莫助之。”其中的“爱莫助之”便是“爱莫能助”的最早出处。 |
爱昵 | àinì疼爱,溺爱。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周克昌》:“淮上贡士周天仪,年五旬,止一子,名克昌,爱暱之。” |
爱亲 | àiqīn ①爱昵亲属。《国语·晋语一》:“自桓叔以来,孰能爱亲,唯无亲,故能兼翼 。”②指受爱昵的亲属。《汉书·文三王传赞》:“梁孝王虽以爱亲故,王膏腴之地,然会 家隆盛,百姓殷富,故能殖其货财,广其宫室车服。”颜师古注:“太后爱子而帝亲弟,故曰爱亲。”③爱父母、尊长。《庄子·人间世》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孝经·天子》:“爱亲者不敢恶於人,敬亲者不敢慢於人。”④敬爱亲近。宋 欧阳修《永春县令欧君墓表》:“乾德之人,初未识学者,见此三人,皆尊礼而爱亲之。” |
爱亲做亲 | àiqīnzuòqīn彼此相投合而结成姻亲。《金瓶梅词话 第四一回》:“亲家好说,我家嫂子是何人,郑三姐是何人,我与你爱亲做亲,就是我家小儿也玷辱不了你家小姐姐。”《儒林外史第二一回》:“你我爱亲做亲,我不争你的财礼,你也不争我的装奁,只要做几件布草衣服。” |
爱人 | àirén①爱别人,爱护并帮助他人。君子之爱人以德。宽厚而爱人。西汉 贾谊《过秦论》: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②丈夫或妻子,在跟第三者说话时,夫妻一方对另一方的称呼。我的爱人在家呢。③或指他人夫妇中的一位。他爱人在县剧团当演员。④情人。恋爱中男女的一方,未婚的恋人。 |
爱人利物 | àirénlìwù指爱护人民,力求有利于人民。《庄子·外篇·天地》:“爱人利物之谓仁。”宋·陈亮《又乙巳春书之一(答朱熹)》而终归于禁暴戢乱、爱人利物而不可掩者,其本领宏大开阔故也。 |
爱如己出 | àirújǐchū像对待亲生子女那样地爱护。明·周辑《西湖二集·假邻女诞生真子》:“果然方氏爱如己出,抚养成人长大。”沈从文《死水微澜第二部分》她出世半岁,就丧了父亲,一岁半时,就随母来到邓家。母亲自然是爱的,后父也爱如己出。 |
爱身 | àishēn爱惜生命,贪生怕死。《左传·僖公九年》:“吾与先君言矣,不可以贰。能欲復言而爱身乎?”《汉书王莽传》今秋幸熟,公勤于职,以时食肉,爱身为国。《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顷闻诸将出入,各尚谦约,不从人兵,甚非备虑爱身之谓。唐 杜甫《奉送严公入朝 诗》:“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七》今秋幸孰,公以时食肉,爱身为国! |
爱玩 爱翫 | àiwán①指弄臣狎客。《韩非子·亡徵》:“婢妾之言听,爱玩之智用,外内悲惋,而数行不法者,可亡也。”②喜爱而研习;喜爱而玩赏。《后汉书·北海靖王兴传》:“(睦)乃谢絶宾客,放心音乐,然性好读书,常为爱翫。”晋 成公绥《鹦鹉赋序》:“鸚鵡,小禽也,以其能言解意,故为人所爱玩也。”《晋书 葛洪传》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三》:“文潞公帅长安,从其借所藏褚遂良圣教序墨蹟一观,潞公爱翫不已。”《初刻拍案惊奇 卷六》:“‘果然好珠!’看了一看,爱玩不已。”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海上述林下卷序言》:“而且有时也许还因了插图的引动,如雷赫台莱夫和巴尔多的绘画,都曾为译者所爱玩。” |
爱屋及乌 | àiwūjíwū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喜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喜爱和他有关的人和物。及:达到。同“屋乌之爱”。《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明 王守仁《象祠记》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十四回》:“子存宠上了小老婆,未免爱屋及乌,把他也看得同上客一般。” |
爱惜 | àixī重视而不糟蹋。唐 杜甫《古柏行》:“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
爱狎 | àixiá悦爱而亲近。《晋书·文苑传·顾恺之》:“愷之好谐謔,人多爱狎之。”《旧唐书·辅公祏传》:“伏威与公祏少相爱狎。”《资治通鉴 齐纪五》(何皇后)又与帝(南齐郁林王萧昭业)相爱狎,故帝自恣之。《资治通鉴 唐纪三十一》李林甫因使济阳别驾魏林告“(王)忠嗣尝自言我幼养宫中,与忠王相爱狎”,欲拥兵以尊奉太子。 |
爱幸 | àixìng宠爱。《韩非子·内储说下》:“共立少见爱幸,长为贵卿。”《史记·伍子胥列传》:“平王遂自取秦女而絶爱幸之,生子軫。”《史记 ;吕太后本纪》及高祖为汉王,得定陶戚姬,爱幸,生赵隐王如意。《汉书 霍光传》初,光爱幸监奴冯子都,常与计事,及显寡居,与子都乱。唐 陈鸿《东城老父传》:“(贾昌)即日为五百小儿长,加之以忠厚谨密,天子甚爱幸之。”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十三》:“晋王有一乐工,甚爱幸之。” |
爱养 | àiyǎng爱护养育。《汉书·张骞传》:“遂持归匈奴,单于爱养之。”《晋书·刘曜载记》:“陇上歌之曰:‘陇上壮士有陈安,驱榦虽小腹中宽,爱养将士同心肝。’”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禁忌食饮,将饵药物,遂其所禀,不为夭折者,吾无间然。 |
爱异 | àiyì爱护器重。《晋书·武帝纪》:“初,文帝以景帝既宣帝之嫡,早世无后,以帝弟攸为嗣,特加爱异。”《魏书 孝文帝元宏纪》帝生而洁白,有异姿,襁褓岐嶷,长而渊裕仁孝,绰然有君人之表,显祖尤爱异之。 |
爱月撤灯 | àiyuèchèdēng因独爱月光的美,何须用灯烛。比喻对某个事物特别的喜爱。这个四字熟语来自中国古典《开元天宝遗事》一本笔记小说,主要讲述了唐朝开元、天宝年间的逸闻遗事,内容以记述奇异物品,传说事迹为主。 |
爱憎分明 | ài zēng fēn míng形容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现代·陈若曦《耿尔在北京》:“他很困惑,也很痛苦,想不到爱憎分明、坚强独立的小睛会怕人‘闲话’。”后人由此提炼出成语“爱憎分明”。 |
爱子 | àizǐ①宠爱的儿子。《左传·宣公二年》:“赵盾请以括为公族,曰:‘君姬氏之爱子也,微君姬氏,则臣狄人也。’”南朝梁 江淹《别赋》:“攀桃李兮不忍别,送爱子兮霑罗裙。”清 唐甄《潜书·五形》:“王之爱子好纸鳶。”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写于深夜里》:“只有他那双目失明的母亲,我知道她一定还以为她的爱子仍在上海翻译和校对。”②爱护子女。《战国策·赵策四》:“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媪之送 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刘向《说苑·政理》:“善为国者,遇民如父母之爱子。”清 蒋士铨《岁暮到家》:“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
薆 | ài①隐蔽:“众薆然而蔽之。”《诗·邶风·静女》:“静女其姝,俟我於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爱”同“薆”)②草木茂盛:“南园薆兮果载荣。”③香:“誉馥区中,道薆岷外。” |
嗳 | I. ài ①叹词,表示懊恼、悔恨:嗳,我真不该来!②同“哎”。II. ǎi 叹词,同“哎”,表示应答与呼唤、提醒、不满或惊讶等:嗳,快来啊。动词,表示打嗝儿,胃里的气从嘴里出来,并发出声音。嗳气。III. āi ①同“哎”。②表示应答与呼唤。③表示应答。张庚编《秧歌剧选》王二:“ 桂兰!” 王妻∶“嗳!” ④表示提醒或呼唤。如:嗳!小心别摔着了;嗳!快来呀。⑤表示不满或惊讶。《老残游记》嗳!别哄我罢! |
嗳声叹气 | àishēngtànqì因伤感、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回:“薛蟠急得说又不好,劝又不好,打又不好,央告又不好,只是出入嗳声叹气。”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一回:刁迈彭一面让他起,一面故意做出嗳声叹气的样子,说‘这是怎么好!这是怎么好!叫我怎么对得起死的大哥!’ |
嫒 | ài令嫒:尊称别人的女儿,也写作“令爱”。 “令嫒长得愈来愈标致了。” |
叆 | ài叆叇dài:云彩很厚的样子。乌云叆叇。《西游记第二九回》你看他:叆叇祥光辞国界,氤氲瑞气出京城。《水浒传第八十二回》丽日当空,郁郁蒸蒸云叆叇。 |
叆叆 | àiài①云盛貌。《西游记第五十二回》只见那彩雾朦朦山岭暗,祥云叆叆树林愁。②引申为浓盛貌。树木茂盛貌。③阴晦不明貌。 |
瑷 | ài①是一种扁平圆形中空的玉器,有美玉的意思。《尔雅·释器》载:“肉倍好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不包含瑷,瑷与瑗是两个概念。瑷就是美玉,涵盖所有的美玉,而不分其形。②又作地名用字。瑷珲,县名,黑龙江省旧有县名瑷珲,1956年改作爱辉。1983年撤销爱辉县,其行政区域并入黑河市。③现常被用作人名。例如:蔡东藩《唐史演义》时李愿出任宣武节度使,宠任妻弟窦瑷,骄贪不法,贻怨军中。 |
暧 | ài暧暧。暧昧。隐蔽。昏暗的样子。绵暧:亦作“绵薆”。亦作“緜暧”。悠久;悠悠。南朝 沈约《夜夜曲》:“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宗经》:“岁历緜暧,条流纷糅。”康有为《叙》:“然以其彍博浩弥,举二千五百年之绵薆,合四万万人民之繁众。”暧态:昏暗貌。幽暧:幽暗;昏暗。席不暇暧:连席子也来不及坐暖。形容忙着奔走,没有安居的时间。 |
暧暧 | àiài①昏昧不明貌;迷蒙隐约貌。晋 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一》:“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②繁茂貌。 |
暧男 | àinán指的是像煦日阳光那样。能给人温暖感觉的男子。他们通常细致体贴、能顾家、会做饭。更重要的是能很好地理解和体恤别人的情感。长相多属纤细干净的类型。打扮舒适得体。不会显得过于浮躁和浮夸。小清新强调外在形象。而同系列的暖男… |
暧昧不明 | àimèibùmíng暧昧:含糊,不清楚。指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形容态度不明朗,关系不鲜明。 |
暧昧之情 | àimèizhīqíng行为不光明,内有不可告人的隐情。也指男女互相爱悦可能的私事。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三卷:“做知县时,便能剖人间暧昧之情,断天下狐疑之狱。”清 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五回:而孤男寡女并外一室,不无暧昧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