忖 | cǔn | 揣度(duó),思量:忖度(duó)。忖量(liàng)。思忖。自忖。《三国志 蜀书 诸葛亮传》昔萧何荐韩信,管仲举王子城父,皆忖己之长,未能兼有故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三》当选左右谏臣,使讽谕于未形,忖画于至密。《红楼梦 第44回》那酒越发涌了上来,也并不忖夺,回身把平儿先打了两下,一脚踢开门进去,也不容分说,抓着鲍二家的撕打一顿。 |
忖度 | cǔnduó | ①推测。《诗·小雅·巧言》:“他人有心,予忖度之。”三国魏 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或者人见孤彊盛,又性不信天命之事,恐私心相评,言有不逊之志,妄相忖度,每用耿耿。”《资治通鉴·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忖度操意,豫作答教十餘条。”郭沫若《虎符 第二幕》:“我转来的意思,侯生先生,你怕多少可以忖度吧?”②思量。《《后汉书·郑玄传》:“吾自忖度,无任於此,但念述先圣之元意,思整百家之不齐,亦庶几以竭吾才,故闻命罔从。”唐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凡有所为……莫不忖度,而后从事。”元 汤式《沉醉东风·悼伶女曲》:“恨杀阎罗不忖度,偏怎教可意人儿命夭。”梁斌《播火记二五》:“这件事情谁也要去考虑、忖度、反复地思量,做着这样那样的打算。”③量度。 唐 令狐楚《谢敕书赐春衣并尺表》:“矜臣有湿暑之患,赐之葛衣;念臣无忖度之能,降之寳尺。” |
寸 | cùn | ①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②短小:寸土。寸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寸心。寸步难行。③姓。 |
寸报 | cùnbào | 极少的报答。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此用其意,言尽孝报恩。明 沈鲸《双珠记·处分后事》:“小生久负厚恩,愧无寸报,倘有天开眼之日,决不忘你。”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公孙九娘》:“儿少受舅妗抚育,尚无寸报,不图先葬沟渎,殊为恨恨。” |
寸步不离 | cùnbùbùlí | 原指夫妻和睦,一步也不离开。泛指两人感情好,总在一起。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夫妻相重,寸步不相离。”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回:王氏听了,也不答应。赵氏含着眼泪,日逐煨药煨粥,寸步不离。老舍《全家福》第一幕:“她只带着天祥,母子俩呀寸步不离,别提多亲热啦! |
寸步不让 | cùnbùburàng | 连寸步也不让给别人,形容丝毫不肯让步、妥协。清·梁启超《十种德性相反相成义》:“盖西国政治之基础,在于民权,而民权之巩固由于国民竞争权利寸步不肯稍让,即以人人不拔一毫之心,以自利天下。”王朝闻《论凤姐》第十六章:“在地主阶级内部斗争中,袭人往往委曲求全,凤姐却寸步不让。” |
寸步难行 | cùnbùnánxíng | 连一步都难以进行,形容走路困难;也比喻处境艰难。唐·杜甫《九日寄岑参》:“出门复入门,雨脚但如旧。所向泥活活,思君令人瘦……寸步曲江头,难为一相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九卷:当时既是难养,索性死了,倒也干净。何苦送来做了一家货,今日教我寸步难行。《初刻拍案惊奇》卷八:“我的儿,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
寸步千里 | cùnbùqiānlǐ | 寸步:指距离非常短。虽然相距只有寸步,却如同千里之隔。比喻相见非常困难。唐·卢照邻《狱中学骚体》:“寸步千里兮相闻,思公子兮日将曛。”宋·苏轼《与朱康叔》:“子由尚未到真,寸步千里也。” |
寸草 | cùncǎo | ①小草。尺草不留。《宋史·苏轼传》吴人种菱,春辄芟除,不遗寸草。②比喻微小(多用于儿女自比于父母) 寸草之心。唐 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指子女) |
寸草不留 | cùncǎobùliú | 连小草也不留下。比喻搞得精光,一无所剩。宋·楼钥《攻媿集·八十一·英老真赞》:“大地一变,直教寸草不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九回》若是恼了我,连你西歧寸草不留。 |
寸草不生 | cùncǎobùshēng | 形容土地贫瘠,环境恶劣,连一点儿草都不长。亦形容灾情严重。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若是果有冤枉,着你楚州三年不雨,寸草不生。”汪曾祺《天山行色》:“这是典型的大戈壁,寸草不生。” |
寸草春晖 | cùncǎochūnhuī | 小草微薄的心意报答不了春日阳光的深情;比喻父母恩情深重,子女即使竭尽心意也难以报答。唐·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寸草春晖”。 |
寸长 | cùncháng | 微小的长处。南朝 梁 沉约 与范述曾论齐竟陵王赋书:“仰酬睿旨,微表寸长。” 宋 苏轼湖州谢上表:“凡人必有一得,而臣独无寸长。”《资治通鉴 齐纪五》但当校其寸长铢重者先叙之,则贤才无遗矣。清 杨芳灿 沙碱田诗:“我来更吏考,治赋无寸长。”参见“寸长尺短”。 |
寸长尺短 | cùnchángchǐduǎn | 语出《楚辞·卜居》:“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喻人各有长处和短处。亦指微才薄技。 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能精善用,虽寸长尺极,亦可成名。” |
寸长尺技 | cùnchángchǐjì | 犹言微才薄技。《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九》:“孟尝君平时养了许多客,今脱秦难,却得此小人之力,可见天下寸长尺技,俱有用处。” |
寸诚 | cùnchéng | 微诚。唐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鸟有偿冤者,终年抱寸诚。” 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蔬食薄味,略表寸诚。” |
寸寸 | cùncùn | ①一寸一寸地。枚乘《谏吴王书》:“夫銖銖而称之,至石必差;寸寸而度之,至丈必过。”宋 苏轼《杂说》:“今吾十口之家,而共百亩之田,寸寸而取之,日夜以望之,锄耰銍艾,相寻於其上者如鱼鳞,而地力竭矣。”②每段,每截。《晋书·郄超传》:“超取视,寸寸毁裂。”③犹言渐渐。 唐太宗《赋得白日半西山诗》:“岑霞渐渐落,溪阴寸寸生。”唐 白居易《中书连直寒食不归因怀元九诗》:“鬢髮茎茎白,光阴寸寸流。”④寸断。宋·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
寸地尺天 | cùndìchǐtiān |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清·黄遵宪《海行杂感》:“寸地尺天虽局蹐,尽容稊米一微身。” |
寸幅 | cùnfú | 简短的书信。《红楼梦第九十九回》兹修寸幅,恭贺升祺,并求金允。 |
寸管 | cùnguǎn | ①指短小的律管。定音或候气的仪器。②指笔。清 林觉民《与妻书》:嗟夫!当时余心之悲,盖不能以寸管形容之。 |
寸晷 | cùn’guǐ |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形容短暂的时光。晷,日影。钱起《送张少府》诗:“寸晷如三岁,离心在万里。”《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一》寸晷之下,唯务贪多,累牍连篇,何由精妙! |
寸积铢累 | cùnjīzhūlěi | 铢:古代重量单位;二十铢为一两。形容一点一滴地积累。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是依靠寸积铢累的后天来培养的。宋 李纲《与右丞相条具事宜札子》:“寸积铢累,以及此数,若不妄散,以陈易新,可以常为洪州之根本。” |
寸金难买寸光阴 | cùnjīnnánmǎicùnguāngyīn | 一寸的光阴和一寸的黄金一样可贵,可一寸长的黄金却难以买到一寸光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西洋记》第十一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至今民间广为流传。 |
寸进 | cùnjìn | 微小的进步。略有寸进。柳宗元《法华寺石门精室》诗:“寸进谅何营,寻直非所枉。”宋 梅尧臣《涂中寄上尚书晏相公》诗:“官虽寸进实过分,姓名已被贤者知。”明 冯梦龙《第五卷 穷马周遭际卖塠媪》马周道:“他日寸进,决不相忘。”作谢而别。《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吾辈若有寸进,怕没有名门旧族来结丝萝。”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而今揭晓在即,倘得寸进,必当以礼娶子,贮于金屋。 |
寸进尺退 | cùnjìnchǐtuì | 指得到的少而失去的多,即得不偿失。《老子 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用兵的人曾经这样说,“我不敢主动进犯,而采取守势;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可后退一尺。” |
寸利必得 | cùnlìbìdé | 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做生意不能总是寸利必得。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 |
寸量铢称 | cùnliángzhūchēng | 论寸来量,论铢来称。比喻点点滴滴地计量,烦琐不切实用。宋 苏洵《史论下》:“又欲寸量铢称以摘其失,则烦不可举。” |
寸木岑楼 | cùnmùcénlóu | 一寸长的木材同尖顶的高楼比。原意是起点不同就比不出高低,比喻轻重相比必须标准一样。后也比喻差距极大。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不揣其本而齐其末,方寸之木,可使高于岑楼。”明·胡应麟《诗薮·唐下》:“况以甲所独工,形乙所不经意,何异寸木岑楼、钩金舆羽哉!” |
寸男尺女 | cùnnánchǐnǚ | 一男半女。元 马致远《岳阳楼》第二折:“俺两口儿自成夫妇,已经数载,寸男尺女皆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三:夫妻两口,为人疏财仗义,好善乐施,广有田庄地宅,只是寸男尺女并无。 |
寸丝半粟 | cùnsībànsù |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明·吴敬梓 |
寸丝不挂 | cùnsībùguà | 原为佛家语,比喻心中无所牵挂。后多指赤身裸体。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八:“师便问:‘大夫十二时中作么生?’陆云:‘寸丝不挂。’”明李贽《焚书·答陆思山》热甚,寸丝不挂,故不敢出门。参见“一丝不挂”。 |
寸田尺宅 | cùntiánchǐzhái | 比喻微薄的资产。宋 苏轼《游罗浮山》诗:“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谁耕。”清·汪中《经旧苑吊马守贞文》:“余单家孤子,寸田尺宅,无以治生。” |
寸铁杀人 | cùntiěshārén | 一寸长的短兵器即可以杀人。比喻事物主要是在于精而不是在于多。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七卷:“譬如人载一车兵器,弄了一件,又取出一件来弄,便不是杀人手段;我则只有寸铁,便可杀人。”明·沈德符《野获编·释道·禅林诸名宿》:“崇尚宗门,主于单刀入阵,寸铁杀人。” |
寸铁在手 | cùntiězàishǒu | 寸铁:很短的兵器。手里拿着一件短小的兵器。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自幼学成十八般武艺,寸铁在手,有万夫不当之勇。”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我铁中玉若有寸铁在手,便是千军万马也可出入。” |
寸土必争 | cùntǔbìzhēng | 指一点点土地也要争夺。《新唐书·李光弼传》:“(光弼曰)两军相敌;尺寸必争。”金·元好问《鸿沟同钦叔赋》:“雌雄自决已无策,尺寸必争唯上流。” |
寸土不让 | cùntǔbùràng | 一寸土地也不让人。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把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起来,寸土不让。”张震《英明的预见,正确的战役方针——回忆淮海战役》寸土必守,寸土不让,坚决守住阵地。 |
寸土尺地 | cùntǔchǐdì | 寸、尺:比喻很少。形容极少的土地。曾朴《孽海花》第13回:“我得了这图,一来可以整理整理国界,叫外人不能占踞我国的寸土尺地,也不枉皇上差我出洋一番。”郭沫若《羽书集 抗战与觉悟》我们是不能把寸土尺地轻易地送给敌人的。 |
寸土尺金 | cùntǔchǐjīn | 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
寸心 | cùnxīn | ①指心。旧时认为心的大小在方寸之间,故名。晋 陆机《文赋》:“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唐 杜甫《偶题》诗:“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清 沈复《浮生六记·坎坷记愁》:“当是时,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郭沫若《瓶》诗之三八:“我纵横是已经焦死,你冰也冰不到我的寸心。”②心事,心愿。唐 钱起《逢侠者》诗:“寸心言不尽,前路日将斜。”宋 司马光《谢赐<资治通鉴序>表》:“功大力薄,任重道悠;徒怀寸心,行将白首。”宋 陆游《感言六事》:“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明 施耐庵《水浒》第五十八回《三山聚义打青州 众虎同心归水泊》:量宋江怎敢坏得将军性命?皇天可表寸心。严复《戊戌八月感事》诗:“临河鸣犊叹,莫遣寸心灰。”③微小的心意。《水浒 第八一回》:“宋江哥哥有些微物相送,聊表我哥哥寸心。”京剧《猎虎记》:“乃是猎来的一些野味,聊表寸心而已。” |
寸心千古 | cùnxīnqiāngǔ | 千古:时间久远。寸心具有千古识力。唐·杜甫《偶题》:“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明 李贽《杂说》文章之事,寸心千古,可悲也夫。 |
寸心如割 | cùnxīnrúgē | 形容内心痛苦不堪,好像被刀割一样。明·冯梦龙《古今小说·任孝子烈性为神》:“到房中寸心如割,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延捱到四更尽了,越想越恼,心头火按捺不住。”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长亭》又二年余,望想都绝,而儿啼终夜,寸心如割。 |
寸阴 | cùnyīn |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比喻一个非常短的时间。《淮南子·原道》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聊斋志异 褚生》仆家贫,办束金不易,即不能惜寸阴,而加以夜半,则我之二日,可当人三日。 |
寸阴尺璧 | cùnyīnchǐbì | 阴:日影,光阴;寸阴:指极断的时间。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价值比径尺的璧玉还要珍贵。极言时间可贵。古人都明白“寸阴尺璧”的道理。《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间得而易失也。” |
寸阴若岁 | cùnyīnruòsuì | 岁:年。意思是一刹那像过一年。形容非常殷切地期待和盼望。《北史·韩禽传》:“班师凯入,诚知非远;想思之甚,寸阴若岁。”清·袁枚《小仓山房尺牍》第五十首:“不奉教诲,四月有余,仰郑补之怀,寸阴若岁。” |
寸阴是惜 | cùnyīnshìxī |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宋·陈亮《上光宗皇帝鉴成箴》:“当效禹王,寸阴是惜。” |
寸阴自惜 | cùnyīnzìxī | 寸阴:极短的时间。自惜:自己珍惜。即极短暂的时间,自己也要珍惜。《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寸有所长 | cùnyǒusuǒcháng | 寸比尺短,但用于更短处即显其长。比喻平平常常的人或事物,也会有他的长处。战国 楚 屈原《卜居》:“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西汉·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赞》:“鄙语曰:‘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白起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参见“尺有所短”。 |
寸磔 | cùnzhé | 碎解肢体,古代的一种酷刑。斩成许多小段。《封神演义 第二回》寸磔汝尸,倘不足以赎其辜。 |
寸指测渊 | cùnzhǐcèyuān | 以一寸之指而测深渊。比喻浅学不能探明深理。他经常说出“寸指测渊”的话来。《孔丛子·答问》:“子立尺表以度天,植寸指以测渊,蒙大道而不悟,信诬说以疑圣,殆非所望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