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ū

①开始时,开始的部分:初始。正月初一。初旬。初稿。初等。初版。初试。初创。初绽。初叶(指某一历史时期的最初一段)。初夜(a.指进入夜晚不久的时候;b.指新婚第一夜)。②原来的,原来的情况:初衷。和好如初。③姓。

初程

chūchéng

①刚开始的旅程。唐 司空图《江行诗之二》:“初程风信好,迴望失津楼。”宋 徐铉《送李著作之阳诗》:“初程微雨霽,满路落花香。”宋 姜夔《扬州慢 词》:“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②引申指事业的开始阶段。清 赵翼《重游泮宫诗之三》:“一弹指顷盛衰殊,曾记初程便弃繻。”

初出茅庐

chūchūmáolú

原指三国时期诸葛亮刚离开他隐居的地方跟刘备去打天下,形容初次出来做事,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刚到工作岗位上,缺乏经验。元末明初·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直须惊破曹公胆,初出茅庐第一功。”后人据此提炼出“初出茅庐”这则成语。

初春

chūchūn

开春头一个月,即阴历正月,即早春。参见“仲春”、“季春”。

初度

chūdù

出生年时,后称人的生日。战国楚 屈原《离骚》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夜谭随录》崔秀才:值初度,预使人四出,凡亲故中贫窭落魄及不能举火者,尽招致之。《聊斋志异 莲香》会媪初度,因从其子婿行往为寿。《聊斋志异 田七郎》会武(承休)初度,宾从烦多,夜舍屦满。《聊斋志异 辛十四娘》至则知为公子初度,客从满堂,列筵甚盛。《聊斋志异 胡四娘》(胡)会公初度,诸婿皆至,寿仪充庭。徐特立《徐乾三十初度》诗:“三十初度日,一九四五年。”

初服

chūfú

①谓开始或首先履行、从事某项事务。《尚书·召诰》:“王乃初服。”孔传:“言王新即政,始服行教化。”《大戴礼记·夏小正》:“初服于公田。古者公田焉者,古者先服公田而后服其田也。”②未入仕时的服装,与“朝服”相对。《楚辞·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復脩吾初服。”蒋骥注:“初服,未仕时之服也。”《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八》卫公老,宜返初服以避贤路。南朝陈 徐陵《为王仪同致仕表》:“便释朝衣,谨遵初服。”唐刘长卿《送薛承矩秩满北游诗》:“知君喜初服,祗爱此身閒。” 清 赵翼《陕游不果述怀诗》:“一从初服返茅斋,屡接郇笺老眼揩。”  

初笄

chūjī

古代女子十五岁,始加笄。后因以“初笄”指女子成年。南朝梁 简文帝《从军行》:“小妇赵人能鼓瑟,侍婢初笄解郑声。”唐 郑世翼《看新婚诗》:“初笄梦桃李,新妆应摽梅。”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千言万语对生意,小女初笄为姊妹。”清 袁枚《遣兴》:“爱好由来下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阿婆还似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初霁

chūjì

霁,雨雪停止,天放晴;雪刚刚停止。《晋书 王羲之传》(王徽之)尝居山阴,夜雪初霁,月色清朗,四望皓然,独酌酒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逵。

初嫁

chūjià

①谓刚出嫁。唐 皮日休《石榴歌》:“萧孃初嫁嗜甘酸,嚼破水精千万粒。”宋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 和庞佑父》:“忆当年,周与谢,富春秋,小乔初嫁,香囊未解,勋业故优游。”②首次出嫁。《水浒传第二五回》:“自古道:嫂叔不通问,初嫁从亲,再嫁由身。”

初来乍到

chūláizhàdào

刚刚来到。萧乾《草原即景》:“就连我这个初来乍到的也能看出……举目都是一排排新砌的房子。” 

初露锋芒

chūlùfēngmáng

比喻刚开始显示出力量或才能。他在这次比赛中初露锋芒,夺得第一名。他20岁出版了第一部文集,初露锋芒便引起全国文艺界的重视。

初露头角

chūlùtóujiǎo

比喻刚刚显示出能力或才干。周得京《花城洛阳赏牡丹》:“相传洛阳牡丹在隋前还是默默无闻的,到唐朝初露头角。”

初日

chūrì

刚升起的太阳。南朝梁 何逊《晓发诗》:“早霞丽初日,清风消薄雾。”唐 虞世南《初晴应教诗》:“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唐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唐 温庭筠《送人东游 诗》:“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明 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当初日东升,人穿彩服至其下,则满崖浮彩腾跃,焕然夺目。”鲁迅《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初日上,征尘起。”

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shēngniúdúbùpàhǔ

指刚生下的小牛犊不怕老虎,因为不知道老虎的厉害;一般形容年轻人,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三回:天禅年方十七岁,正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催开战马,摇枪冲杀过来。现代剧作家·柯灵《香雪海·听盖叫天谈艺》:“初生牛犊不怕虎,长了犄角不怕狼。”

初生之犊

chūshēngzhīdú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先秦 庄周《庄子 知北游》:“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夏衍《戏剧抗战三年间》以初生之犊的勇气,站在一切战斗的前列。

初写黄庭

chūxiěhuángtíng

恰到好处的意思。魏晋时人所写《黄庭经》帖,为后世学写小楷的范本,相传有“初写黄庭,恰到好处”之语。

初学涂鸦

chūxuétúyā

比喻书法拙劣或写作水平不高,涂抹修改的地方很多,形容刚开始研究学问。唐卢仝《示添丁》诗:“忽来案上翻墨汁,涂抹诗书如老鸦。”后因以“涂鸦”比喻书画或文字稚劣。多用作谦词。明管时敏《墨窗为越人赵撝谦赋》:“我嗟涂鸦手如棘,屡欲从君问奇画。”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先生不弃顽儿,遂肯赐教。小子初学涂鸦,勿以友故,行辈视之也。”《孽海花 第十四回》这是小女涂鸦之作,贤弟休要见笑。

初阳

chūyáng

①古谓冬至一阳始生,因以冬至至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为初阳。②指初春。③朝阳,晨辉。④喻盛世。

初夜

chūyè

①夜之初,初更。唐 李商隐《北青萝》“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②新婚的第一夜。

初载

chūzǎi

初年;早期阶段。《诗·大雅·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一》朕(宋高宗)以眇躬,抚兹艰运,越自初载,痛二帝之蒙尘,故兹累年,每卑辞而遣使。章炳麟《国家论》:"国家初设,本以御外为期。是故古文国字作或,从戈守一。先民初载愿望,不过是耳。"

chū

①樗树:即“臭椿”。《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②樗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亦称“椿蚕”。③樗蒲:古代一种赌博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后亦作为赌博的通称。④樗栎:喻无用之材,亦作自谦之辞。亦称“樗材”。

樗里

chūlǐ

樗里疾的省称,战国秦惠王的异母弟。居于樗里,亦自号樗里子。善言词,多智慧,秦人号为“智囊”。后以指多智的人或出众的智慧。《汉书 王莽传》虽有樗里不及回知,虽有鬼谷不及造次。

樗栎

chūlì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又《人间世》:“ 匠石之齐,至於曲辕,见櫟社树……曰:‘散木也,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槨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后因以“樗櫟”喻才能低下。唐 欧阳詹《寓兴》诗:“桃李有奇质,樗櫟无妙姿。”②用为自谦之辞。“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樗栎庸材

chūlìyōngcái

樗:臭椿,栎:橡树,不成材的树木。比喻平庸无用的人;常用作谦词。《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庶曰:“某樗栎庸材,何敢当此重誉。”

樗蒱

樗蒲

摴蒱

chūpú

古代一种博戏,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或摴蒱,后世亦以指赌博。骰子。《晋书 王献之传》年数岁,尝观门生樗蒱,曰:“南风不竞。”《晋书 葛洪传》性寡欲,无所爱玩,不知棋局几道,摴蒱齿名。《宋书 本纪武帝上》刘讳(裕)足为一世之雄,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摴蒲一掷百万。《宋书·谢弘微传》:“(谢)混女夫殷叡素好樗蒱,闻弘微不取财物,乃滥夺其妻妹及伯母两姑之分以还戏责。”《资治通鉴 宋纪十一》上(刘宋孝武帝)尝与之(颜师伯)樗蒲,上掷得雉,自谓必胜;师伯次掷,得卢,上失色。师伯遽敛子曰:“几作卢!”是日,师伯一输百万。《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四》太后(图克坦氏)方摴蒱,(点检大)怀忠至,令太后跪受诏,太后愕然,方下跪,遽从后击之,仆而复起者再,乃缢杀之。清 姚鼐《登泰山记》: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博戏用的“五木”。五木两头尖,中间广平,立起来很像山峰。)

樗朽chūxiǔ

腐朽的樗木。喻无用之人。常用作自谦之词。《西游记第十六回》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朽之辈。

chū

①见“蒲”:古代一种类似掷色子的博戏。姓。

chū

古书中对云豹的称呼。貙虎。唐高祖李渊之祖名虎,唐人因避讳改"虎"为"武"。唐 柳宗元《》云:鹿畏貙,貙畏虎,虎畏罴……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唐 李商隐《韩碑》:“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聊斋志异 田七郎》未几,一人出,年二十余,貙目蜂腰,着腻帢,衣皂犊鼻,多白补缀。比喻勇猛的武士。形容勇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