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甞嘗 | cháng | ①辨别滋味:尝食。尝新(吃新收获的谷物或应时的果品)。尝鲜。品尝。卧薪尝胆。唐 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诗》:“鲜肥属时禁,蔬果幸见尝。”② 试,试探:尝试。尝敌(试探敌人的力量)。③经历:尝受。备尝艰苦。④曾经:未尝。何尝。《资治通鉴 周纪一》子思言苟变于卫侯曰:“其才可将五百乘。”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资治通鉴 周纪二》:“人有爱其狗者,狗尝溺井,其邻人见,欲入言之,狗当门而噬之。《资治通鉴 秦纪一》初,燕太子丹尝质于赵,与王善。《资治通鉴 秦纪二》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西汉·贾谊《治安策》夫天子之所尝敬,众庶之所尝宠,死而死耳,贱人安宜得如此而顿辱之哉!宋 苏轼《三槐堂铭》盖尝手植三槐于庭…《聊斋志异 役鬼》尝夜自他归,与友人同行。宋 朱熹:“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明 魏学洢《核舟记》: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⑤通“常”。《史记·滑稽列传》宗室置酒,(淳于)髡尝在侧。 |
尝从人事 | chángcóngrénshì | 尝:曾经,过去。从人事:从事于仕途中的人事交往。指做官。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
尝胆 | chángdǎn | 比喻刻苦自励,发愤图强。明 刘基《苦斋记》吾闻井以甘竭,李以苦存,夫差以酣酒亡,而勾践以尝胆兴,无亦犹是也夫? |
尝胆眠薪 尝胆卧薪 | chángdǎnmiánxīn chángdǎnwòxīn | 薪:柴草。睡觉睡在柴草上,吃饭睡觉都尝一尝苦胆。形容人刻苦自励,发奋图强。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不共天仇,从此后尝胆眠薪休忘。参见“卧薪尝胆”。 |
尝敌 | chángdí | 亦作“甞敌”。试探敌人实力的强弱。宋 苏洵《权书·心术》:“古之贤将,能以兵甞敌,而又以敌自甞,故去就可以决。”宋 叶适《外论三》:“一日之举,难以尝敌,非百全必胜,不可为也。”《续资治通鉴·元顺帝至正二十年》:“广信为友谅门户……非大将统全军以临之不可。今偏师尝敌,设若挫衄,非独广信不可下,吾 衢先驛骚矣。” |
尝鼎一脔 | chángdǐngyīluán | 尝鼎里一片肉,就可以知道整个鼎里的肉味。比喻根据部分可以推断全部。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一回》那上等的,自有一班王孙公子去问津,那下等的,也有那些逐臭之夫,垂涎着尝鼎一脔。 |
偿償 | cháng | ①归还,补还:偿还。偿命。偿债。赔偿。得不偿失。补偿。宋 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急炊大饼偿饥乏,多博村酤劳苦辛。②满足:如愿以偿。 |
偿创 | chángchuàng | 谓抵偿伤人之罪。《后汉书·刘盆子传》:“众既寖盛,乃相与为约:杀人者死,伤人者偿创。” |
偿其大欲 | chángqídàyù | 偿:达到,满足。欲:欲望。大欲:野心。指满足了他最大的欲望,或达到了他的野心。毛泽东《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日寇原欲在中国求偿其大欲,但中国的长期抵抗,将使日本帝国主义本身走上崩溃的道路。” |
偿冤 | chángyuān | 报怨。回报别人对自己的怨恨。唐 韩愈 《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诗:“鸟有偿寃者,终年抱寸诚。” |
偿责 | chángzé | 抵当罪责。责,后多作“债”。《史记·报任少卿书/报任安书》仆诚以著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汉书·食货志上》:“於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汉 王符《潜夫论·断讼》:“假举骄奢以作淫侈,高负千万不肯偿责。”《宋书·萧惠开传》:“厩中凡有马六十匹,悉以乞希微偿责。”《新唐书·齐映传》:“马奔踶,不过伤臣;舍之,或犯清跸,臣虽死不足偿责。” |
鲿鱨 | cháng | ①古书上说的黄颡鱼。②毛鲿鱼,体侧扁而长大,灰褐色,吻钝尖,眼小,尾鳍双凹形,生活于近海中。③鲿科鱼类的通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