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áng

人或动物内脏之一,呈长管形,主管消化和吸收养分,分“大肠”、“小肠”等部:肠子。肠衣。肝肠寸断。羊肠小道。脑满肥。

肠断

chángduàn

喻非常悲痛。南朝梁 江淹《别赋》是以行子肠断,百感凄恻。唐 白居易《长恨歌》:“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唐 李商隐《落花》:“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唐 温庭筠《望江南 梳洗罢》:“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宋 苏轼《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肠肥脑满

chángféinǎomǎn

亦“脑满肠肥”。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如猪的形象。《北齐书·琅邪王俨传》:“琅邪王年少,肠肥脑满,轻为举措。”清·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匹夫但知高官后禄,养得你脑满肠肥,哪里懂得这些大义。清·纳兰性德《念奴桥·宿汉儿村》词:“便是脑满肠肥,尚难消受此荒烟落照。”

肠回九转chánɡhuíjiǔzhuǎn

肠子在腹中不停地回还翻转。形容愁思深重,难以排解。也作“回肠九转”、“回肠百转”。 《花月痕第八回》十年以后,目击时艰,肠回嫠纬,宾朋零落,耆旧销沉。

cháng I.

①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②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③集,市集:赶场。II.chǎng《中华字经》凝气为精,聚能以场。①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②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③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④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⑤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场功

chǎnggōng

指修筑场地和翻晒、脱粒等农事。功,工作。《国语·周语中》:“野有庾积,场功未毕。”韦昭注:“治场未毕。云:‘九月筑场圃。’”《后汉书·崔駰传》:“阴事终而水宿臧,场功毕而大火入。”宋 梅尧臣《和民乐诗》:“岁晚场功毕,野老相经过。有酒自斟酌,适意同笑歌。”

场化chǎnghuà

方言,犹场所,《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一回》:“伯芬吃了一惊道:‘来浪啥场化?’”《官场现形记第八回》娘姨听了,赶到陶子尧背后,连忙改口,一口一声“陶大人”,甚么“场化小,大人勿厌弃,请过来”。

场圃

chángpǔ

场地和园圃;庭院。收打作物的地方。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宋 苏辙《文氏外孙入村收麦》:三夜阴霪败场圃,一竿晴日舞比邻。

场期

chángqī

①集市的日期。郭沫若《我的童年 第一篇一》:“每逢二、四、七、十的场期,乡里人负担着自己的货物到街上来贩卖。” ②科举考试的日期。《聊斋志异 三仙》麻(西池)曰:“昔日以文会友,今场期伊迩,不可虚此良夜。请拟四题,命阄各拈其一,文成方饮。”清 曹雪芹《红楼梦 第一一八回》:“李纨因向贾兰道:‘哥儿瞧见了?场期近了,你爷爷惦记的什么似的。’”

场师

chángshī

古代园艺匠师之称。《孟子·告子上》:“今有场师,舍其梧檟,养其樲棘,则为贱场师焉。” 明 高攀龙《六生社草 序》:“求之于心,践之于身,而后出为文词。如农夫之言稼,场师之言植,宜其言之旨,而膾炙天下也。”

场屋

chángwū

①盖在打谷场上或场院里供人休息或存放农具的小屋子。②科举考试的场所。《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二》帝(赵光义)谓宰相曰:“比闻有僧道还俗应举者,场屋混淆。进士须通经义,遵周、孔之教;或止习浮浅文章,殊非务本之道。”《聊斋志异 雷曹》而潦倒场屋,战辄北。《聊斋志异 司文郎》少负才名,不得志于场屋。佯狂至都,冀得知我者,传诸著作。戏场。唐 元稹《连昌宫词》:“夜半月高弦索鸣,贺老琵琶定场屋。”清 顾炎武《日知录·场屋》:“场屋者,於广场之中而为屋,不必皆开科试士之地也……故戏场亦谓之场屋。”

场务

cháng

简称剧务摄制过程中的日常事务负责人,做好衣、食、住、行等方面的工作。②五代﹑宋时盐铁等专卖管理机构。生产和专卖盐铁的机构为场,税收机构为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又以一岁所入计之,若使诸路供亿以时,别无蠲减拖欠,场务入纳无亏,则足以支一岁之用。

场院

chángyuàn

农村中用来打谷、晒粮食的平坦场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夏,四月,甲申,减荆南、潭、朗州死罪囚,流以下释之,配役人放还;蠲三年以前逋税及场院课利。

cháng I.

裳裳:光明。②古代指遮蔽下体的衣裙。《诗秦风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此指战裙)II.shang衣:衣服。

裳衣

chángyī

裳与衣。亦泛指衣服。《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晞,颠倒裳衣。”《礼记·中庸》:“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郑玄注:“裳衣,先祖之遗衣服也。”《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引领还入房,泪下沾裳衣。”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外道服饰,纷杂异製……裳衣无定,赤白不恒。” 清 王士禛《带经堂诗话·考证·字义》:“韩退之诗多倒用成字,盖本诸三百篇,孙季昭示儿编所拈,如中林、中谷、中河、中路、中田、家室、裳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