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 | cāng | ①深青色,深绿色:苍翠。苍松。苍天。苍穹(苍天)。苍龙。宋 吴文英《八声甘州 灵岩陪庾幕诸公游》:“幻苍崖云树,名娃金屋,残霸宫城。”梁启超《少年中国说》:“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毛泽东《菩萨蛮 大柏地》:“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②灰白色:苍白。苍苍(a.灰白;b.苍茫)。苍老。苍劲(苍老挺拔,多指树木形态或书画笔力)。唐 杜甫《赠卫八处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③苍鹰。宋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④姓。 |
苍白无力 | cāngbáiwúlì | 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古华《话说<芙蓉镇>》:“一是自己所能表现的生活是经过粉饰的,苍白无力的。” |
苍苍 | cāngcāng | ①灰白色的。唐·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②无边无际、空阔辽远的;形容天空时表示蓝蓝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四·敕勒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庄周《庄子一则》: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唐 李颀《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弄房给事》::“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宋 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又从而歌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③茂盛,众多的样子。《诗·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唐 刘长卿《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宋 苏轼《赤壁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④苍天所生。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苍苍蒸民,谁无父母。 |
苍猝 | cāngcù | 匆忙,慌张。《资治通鉴 唐纪十八》魏国夫人之死也,上(高宗李治)见(武)敏之,悲泣曰:“吾出视朝犹无恙,退朝已不救,何苍猝如此!”敏之号哭不对。《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知卿等皆苍猝从朕,不得别父母妻子,茇涉至此,劳苦至矣,朕甚愧之。”《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二》癸巳,德宗(李适)崩;苍猝召翰林学士郑、卫次公等至金銮殿草遗诏。《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时事起苍猝,(王)守澄以翰林学士韦处厚博通古今,一夕处置,皆与之共议。 |
苍翠 | cāngcuì | 嫩绿的。青绿色,苍为灰白色,翠为墨绿色。唐·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 |
苍翠欲滴 | cāngcuìyùdī | 苍:青色;翠:青绿色。翠绿的颜色像要滴下来。形容草木茂盛;充满生机。也形容文句精彩。宋 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秦牧《沙面晨眺》在这块地面上,苍翠欲滴的树木……一株株一丛丛地生长着。 |
苍狗 | cānggǒu | ①青狗,天狗。古代以为不祥之物。②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后因以比喻世事变幻无常。《史记 吕太后本纪》祸盈斯验,苍狗为菑。 |
苍狗白衣 | cānggǒubáiyī | 同白衣苍狗,比喻世事变化无常。宋 杨万里《送乡人余文明劝之以归》诗:“苍狗白衣俱昨梦,长庚孤月自青天。” |
苍鹘 | cānghú | 唐 宋两代时期,参军戏角色名。又称参军苍鹘。唐 李商隐 《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明 陶宗仪《辍耕录·院本名目》:"院本则五人,一曰副浄,古谓之参军,一曰副末,古谓之苍鹘,鹘能击禽鸟,末可打副浄,故云。"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第二十一章下篇一:"所谓参军,便是戏中的正角,苍鹘便是丑角一类的配角,两者相互问答,其作用则调谑讽刺,兼而有之。"《资治通鉴 后梁纪五》徐知训尝与王(吴王杨隆演)为优,自为参军,使王为苍鹘,总角弊衣执帽以从。 |
苍黄 苍皇 | cānghuáng | ①匆促;慌张。陆贽奏曰:“尚恐其中或遭诖误,内蓄危疑;苍黄失图,势不得止。”《金史·完颜奴申传》:“俄闻军败衞州,苍黄走归德。”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的家室索隐》:“李白于天宝十四年冬初确曾回过梁园,遇安禄山之乱而苍黄南奔。”②昏黄。《聊斋志异 河间生》但日色苍皇,不辨中夕。 |
苍黄翻覆 苍黄翻复 | cānghuángfānfù |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春秋鲁·墨翟《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覆。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苍颉 | cāngjié | 姓侯冈,相传为黄帝的史官,汉字的创造者。据《世本作篇》记载:“黄帝使作书。”《淮南子本经训》记载:“苍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荀子却说,创建汉字的是多人,而苍颉是代表人物。总之,苍颉功不可灭。《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三》金以希尹始制女真字,诏加封赠,依苍颉立庙盩厔例,祠于上京,春秋致祭。 |
苍凉 | cāngliáng | 荒芜悲凉。过去这一带满目苍凉,现在却盖了无数的工厂。 |
苍冥 | cāngmíng | 苍天。宋·文天祥《正气歌》:“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清谭嗣同《有感》诗:“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
苍髯 | cāngrán | 青色的胡须。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封神演义第三十九回》闻太师看时,左军上将军鲁雄苍髯皓首上殿。 |
苍髯如戟 | cāngránrújǐ | 苍:青色;髯:两颊上的胡须。又长又硬的胡子好像长戟。形容男子相貌威猛。唐 李延寿《南史 褚彦回传》:“君须眉如戟,何无丈夫意?”宋·辛弃疾《满江红·送信守郑舜举被召》湖海平生,算不负苍髯如戟。 |
苍茫 | cāngmáng | ①空旷辽远。苍茫大地。暮色苍茫。唐 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唐 高适《燕歌行》:“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无所有!”宋 欧阳修《晚泊岳阳》:“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②茫茫。唐 王维《老将行》:“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③犹匆忙。《花月痕第二十回》黎明,痴珠怕与大家酬酢,便是洒泪分手,苍茫归路。 |
苍茫大地 | cāngmángdàdì | 苍:天的颜色,茫;形容辽阔、无边际。苍茫的意思就是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结合大地,词意为广阔无垠的大地。毛泽东《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苍莽 | cāngmǎng | ①广阔无边的样子。宋 苏辙《黄楼赋》:“山川开阖,苍莽千里。”《聊斋志异 云翠仙》忽仰视见星汉,东方已白,野色苍莽,灯亦寻灭。②渺茫;迷茫。宋 叶适《戴少望书》:“说足下决以此月初三日行天下求世外之道……奈何以少得丧,一不当意,遂为此等绝世自好,苍莽不可知之事。” ③形容意境、心胸、思想等深广、开阔的样子。明 袁宏道《与丘长孺书》:“五七言古及诸绝句,古质苍莽,气韵沉雄。” |
苍穹 | cāngqióng | 苍天,天空。唐 岑参《与高适薛据同登慈恩寺浮图》:“四角碍白日,七层摩苍穹。”毛泽东《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
苍生 | cāngshēng | ①草木丛生之处。《尚书·益稷》:“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孔传:“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苍然生草木,言所及广远。”②指百姓。苍生引领。文选·史岑《出师颂》:“苍生更始,朔风变律。” 刘良注:“苍生,百姓也。”《晋书 宣帝纪》虽复道格区宇,德被苍生,而天未启时,宝位犹阻。晋 刘琨《劝进表》苍生颙然,莫不欣戴,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晋书 符坚载纪上》陛下为百姓父母,苍生所系,何可盘于游田,以玷圣德。《晋书 谢安传》中丞高崧戏之曰:“卿累违朝旨,高卧东山,诸人每相与言,安石不肯出,将如苍生何!苍生今亦将如卿何!”《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二》(狄)仁杰上疏以为:“其所以然者,皆以争蛮貊不毛之地,乖子养苍生之道也。”唐 杜甫《行次昭陵诗》:“往者灾犹降,苍生喘未苏。”唐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明 杨慎《李光弼中潬之战》:“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邹韬奋《经历三二》:“有害尽苍生的党,有确能为大众谋幸福的党。”③骂落第秀才的话。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三五出》:“状元真大才,衙门面向两扇开。你还不曾会读书,苍生还相见,休要来。” |
苍生涂炭 | cāngshēngtútàn |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狼心狗行之辈,滚滚当道。奴颜婢膝之徒,纷纷秉政。以致社稷丘墟,苍生涂炭。”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四章:“唉,苍生涂炭,至于此极!” |
苍松翠柏 | cāngsōngcuìbǎi | 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季羡林《幽径悲剧》:“山上苍松翠柏,杂树成林。” |
苍苔 | cāngtái | 青色苔藓。晋 潘岳《河阳庭前安石榴赋》:“壁衣苍苔,瓦被驳鲜,处悴而荣,在幽弥显。”唐 杜甫《醉时歌》:“先生早赋归去来,石田茅屋荒苍苔。”宋 苏轼《放鹤亭记》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清 孙枝蔚《醉题田家翁壁上诗》:“醉墨淋漓留在壁,莫教风雨生苍苔。” |
苍头 | cāngtóu | ①指以青巾裹头的军队。《战国策·魏策一》:“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餘万,苍头二千万。”《史记·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裴駰集解引应劭曰:“苍头特起,言与众异也。苍头,谓士卒皁巾,若赤眉、青领,以相别也。” ②指奴仆。《汉书 霍光传》“(霍)云当朝请,数称病私出,多从宾客,张围猎黄山苑中,使苍头奴上朝谒,莫敢谴者。”《汉书·鲍宣传》:“使奴从宾客浆酒霍肉,苍头庐儿皆用致富。” 颜师古注引孟康曰:“名奴为苍头,非纯黑,以别於良人也。” 前蜀 贯休《少年行》:“却捉苍头奴,玉鞭打一百。”老残游记第九回:“话言未了,苍头送上茶来。”《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资治通鉴 陈纪六》(北齐后主高纬)旧苍头刘桃枝等皆开府封王。《资治通鉴 唐纪六十》李听之前镇武宁也,有苍头为牙将;至是,听先遣亲吏至徐州慰劳将士,苍头不欲听复来,说军士杀其亲吏,脔食之。听惧,以疾固辞。③言头发斑白。指年老的人。 唐 王维《送高判官从军赴河西序》:“苍头老将,持节以临戎;白面书生,坐胡床而破贼。” |
苍颜 | cāngyán | ①苍老的容颜。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髮,頽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宋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清 孙枝蔚《病诗》:“已识苍颜瘦,何劳明镜窥。”②苍翠之色。宋 曾巩《冬望诗》:“长松夹树盖十里,苍颜毅气不可迴。”清 孙枝蔚《水叹诗之二》:“古人心如雨中山,久雨益復识苍颜。” |
苍颜白发 | cāngyánbáifà | 面容苍老,满头白发。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东周列国志 第三回》:“中间坐著一位诸侯,锦袍金带,苍颜白发,飘飘然有神仙之态。” |
苍鹰 | cāngyīng | 猛禽,羽色暗褐,嘴有钩,爪尖锐,视力强。捕食小鸟、小兽。可喻示打猎。唐 李白《行路难 其三》:“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
苍蝇见血 | cāngyíngjiànxuě | 苍蝇一见到血,就拼命吮吸。比喻十分贪婪。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张舜美灯宵得丽女》:“他两个正是旷夫怨女,相见如饥虎逢羊,苍蝇见血。”张恨水《夜深沉》第33回:“你瞧这缺德鬼,苍蝇见血一样,一天也不能放过我。” |
苍蝇碰壁 | cānɡyínɡpènɡbì | 比喻坏人走投无路、处处失败。《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