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篇“甲午中日战争”中讲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日本悍然发动了大规模侵华战争,第二年1895年4月日本胁迫中国签订《马关条约》。该条约除规定承认日本控制朝鲜外,还要中国向日本割地赔款以及同意日本享受其它特权。特别是关于割让辽东半岛的规定,激怒了俄国,于是发生了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迫使日本修改《马关条约》的事件。日本内阁会议通过决议:“作为永久放弃辽东半岛之补偿,对清国要求之赎金,其数量限额为库平银一亿两。”后来,此数先减至五千万两,再减至三千万两。中国将三千万两赔款全部交清之日起,三个月以内日军实行撤回。在三国干涉还辽中,最活跃的是俄国。由此日俄在远东的利害冲突进一步激化。深感屈辱的日本卧薪尝胆,经过几年的积极准备,决定与俄针锋相对,武力对决。 

沙皇俄国十九世纪末期,兴起于欧洲东部、后向西亚、巴尔干和亚洲北部扩张,其领土已经达到二千二百八十万平方公里,占全世界陆地面积百分之十七。据俄国1904年所作的人口调查,总人口约为一亿四千一百万人。总之,这个时期对俄国来说,欧洲处于相对平静之中,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俄罗斯把注意力转向了远东。沙皇俄国不断地鲸吞中国的边疆,同时还妄想进一步占领中国东北,以便为其太平洋舰队寻找一个常年不冻港。 

甲午战后,日本通过一项陆海军军备计划和铁路建设计划,所需款项总额达五亿一千六百万日元,这项计划到1900,1901年时基本完成,标志着已经作好对俄战争的准备。日本武士集团和大资本家的联盟确信,在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尚未建成之前尽快发动夺取朝鲜和中国东北的战争,对日本最为有利。

 

突袭旅顺

日本为报沙皇这一箭之仇,也为最终夺取中国的东北以及朝鲜,在国内积极备战,然而大量的军费投入,让日本财政空虚,明治政府不得不号召人民每天只吃一顿饭,以便把大米节省下来供给陆军。至1901年日本基本完成了耗资五亿多元的陆海军备计划和全国铁路建设计划。终于,在光绪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三日(1904年2月8日)夜间,对停驻旅顺港的俄国舰队发动了突袭,从而爆发了一场世界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帝国主义战争。 

日军作战计划的基本精神是利用俄方准备不足,以突然袭击首先歼灭太平洋舰队,夺取制海权,保障陆军在朝鲜和辽东半岛登陆,并占领旅顺口。尔后集中地面部队主力,力争在俄国增援部队到达远东之前,歼灭俄军于辽阳、奉天(今沈阳)地区。这是一个积极进攻、速战速决的计划,但具有一定的冒险性。 

当日俄战争爆发之际,在欧美几国的策划下,清政府宣布对这场战争持局外中立,并被迫划出辽东半岛大片地区作为日俄军队厮杀的战场。这场战争双方投入兵力共达百万之多,规模之大及死伤人数之多,在近代战争史上也是空前的。而由于双方军队肆意扩大战争地盘,使战争所在地中国东北的人民无辜伤亡数量更远超日俄士兵,战火所及“哀鸿遍野、枯骨相望”,原来一望无际的肥沃繁华之地尽成焦土。 

日俄战争历时一年多,大体分为旅顺口及黄海海战、旅顺炮台争夺战、辽阳会战、奉天(沈阳)会战、对马海峡海战等多个战役。而战争始终都在海上进行。

 

旅顺陷落

俄国波罗的海舰队正在东调途中,一旦与远东舰队会合,还可能改变海上形势,并切断日军海上补给线。因此日军不惜重大代价攻取旅顺,归根到底是解决日俄战争的根本问题--制海权。因此,日本统帅部利用沙河会战取胜后俄军按兵不动之机,将全部后备力量投入对旅顺的攻击,力争尽快夺取旅顺。 

猴(后)石山位于今旅顺新市区西三公里,因海拔203米,被称为二零三高地。日俄战争中它是西线制高点,距市区和港口要塞较近,是日俄双方争夺的重要阵地。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819日,日军向203高地的进攻拉开了旅顺攻坚战的序幕。

 

俄罗斯士兵坚守203高地.jpeg

      俄罗斯士兵坚守203高地

日军前后共进行了四次进攻,漫山遍野的日本兵向山顶扑去,一轮紧接一轮,没有间隙,双方都已分不清冲击波的批次。山坡上,尽是倒在大炮、机枪、步枪和手榴弹火力下的日本兵,数以万计,而更多的人则踏着尸体和伤兵不停歇地冲锋,到处都是血肉横飞,伏尸累累。差不多攻击了四个月的时间,到125日下午130分左右,日军的一个连终于登上了203高地的俄军巨型堡垒。在整个旅顺争夺战中,日军损失人员六万余,俄军损失人员三万多。而日俄两军的厮杀又殃及老百姓,造成不可胜数的中国平民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03高地在旅顺西三公里,因海拔203米而得名.jpeg

    203高地在旅顺西三公里,因海拔203米而得名

 

辽阳会战

日军强攻旅顺的同时,正在准备辽阳会战。俄国国内形势的发展,要求俄军在辽阳地区夺取军事上的重大胜利。当地俄军经过长期准备,储备了大量作战物资,条件比较有利。辽阳会战自1904年7月初,日本第一、二、四军分三路扑向辽阳,至9月4日占领辽阳,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对俄军来说,丧失了辽南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对日军而言,是打开了通往奉天的门户。 日军占领辽阳后没有向奉天追击俄军,而是停止前进,进行整顿,主要是日军连日作战,人困马乏,损失很大,各军的人马、器材和弹药又很缺乏,实属无力追击。 

辽阳会战,日军参战的总兵力约为十三万四千五百人,被打死五千五百五十七人,打伤一万七千九百七十六人。俄军参战兵力约为二十二万四千六百人,被俘八十四人,被打死打伤约为两万人。

 

日军占领下的辽阳城.jpeg

    日军占领当日(1904年9月4日)的辽阳城街道

 

奉天会战

旅顺陷落和俄国太平洋舰队主力被歼,使日本获得完全的制海权(至少在俄国欧洲舰队到达之前)。日方竭力利用这一有利的形势,围歼东北俄军于奉天地区,胜利结束战争。因此,日军统帅部迅速将第三军转移至奉天,同时新编第五军(鸭绿江军)也向奉天开进。

奉天会战是日俄战争最后也是最大的一次会战,总计俄军损失近十二万人,日军损失约七万余人,俄军惨败。奉天会战后,沙皇政府仍不甘心失败,继续向远东增兵,同时寄希望于从欧洲海域东调的太平洋第二分舰队。

奉天之战中携带辎重一路向北溃退的俄军部队.jpeg

    奉天之战中携带辎重一路向北溃退的俄军部队

对马海战

1905年日俄战争中,两国在朝鲜半岛和日本本州之间的对马海峡进行了一场海战,由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指挥的联合舰队对阵俄国海军中将“罗泽德斯特凡斯基”指挥的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战役以日方大获全胜而告终,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三分之二的舰只被摧毁,几乎全军覆没,人员阵亡四千八百三十人,被俘五千九百十七人,而日方仅损失三艘鱼雷艇,人员阵亡仅一百十七人,伤五百八十七人。俄军始则悬白旗,继而悬日本国旗投降。

对马海战,俄海军一败涂地.jpeg

    对马海战,俄海军一败涂地

这场战争以日方险胜为结局,但双方都已觉得精疲力尽难以为继。日军由于伤亡几十万人,以至国内的后备役兵力征召告罄,战争经费开支已达十七亿日元。俄国则以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的双双覆灭为导火索,彻底动摇了沙皇的统治根基。在一旁观战并拍手称快的美、英、法、德等国,这时也不希望日俄战争打到其中一方彻底失败为止,它们认为最理想的结局是日俄两败俱伤,而后相互长期对峙,不致于出现一个独霸远东的超级强国。

经当时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提议,日俄双方在美国波士顿以北的海军基地朴茨茅斯召开了和谈会议。主要内容:一、俄国将先前取得的旅顺口、大连港在内的辽东半岛租借地以及其附属一切公共财产,转让给日本。二、俄国将宽城子(长春)至旅顺的铁路及其一切支线,铁路所附属的全部权利以及财物、煤矿转让给日本。三、日俄两国军队在十八个月内同时撤出东北(辽东半岛日占租借地除外);但两国都可留驻守备兵护卫铁路,每公里十五名为限。日俄两国就这样背着中国政府做成了瓜分东北的交易。沙皇俄国以出卖中国主权和领土的代价,取得了自身战败后既不必割地亦不必赔款的合法结果;罗斯福也因为成功地调停了日俄战争而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日俄战争中著名的203高地成为了旅顺国家级森林公园之中的一个景点,距旅顺市区三公里。 2001年,为了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在203高地上修建了一处“203高地陈列馆”,内有近百幅收藏的历史照片以及数十件历史文物,翔实地纪录了1904至1905年日俄战争的全过程。

 

203高地弹形塔.jpg

    203高地以炮弹残片熔铸了高10.3米的弹形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