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I.

①连缀,接连:属文。属和()。②集合;(意念)集中于一点:属仰(注视仰望)。属望。属意。《庄子·渔父》故田荒室露,衣食不足,征赋不属,妻妾不和,长少无序,庶人之忧也。战国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③古同“”,嘱咐,托付。《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齐人有冯谖者,贫乏不能自存,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史记 吕太后本纪》高帝属臣赵王,赵王年少。窃闻太后怨戚夫人,欲召赵王并诛之,臣不敢遣王。《汉书 霍光金日磾传》“大将军忠臣,先帝所属以辅朕身,敢有毁者坐之。”“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宋 范仲淹《岳阳楼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④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属客”。⑤恰好遇到:属京师乱。《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后主生深宫之中,长妇人之手,既属邦国殄瘁,不知稼穑艰难。唐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员外》怀君属秋夜,散步咏凉天。空山松子落,幽人应未眠。属对,联句成对。《聊斋志异 狐谐》顷之,酒酣,孙戏谓万(福)曰:“一联,请君属之。” ⑦缀辑;撰写。属句;属章;属笔;属辞(撰写诗文。属咏);属书(著作);属对(诗文对仗);属缀(著作);属稿(起草文稿);属诗(作诗)。《史记·屈原列传》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后汉书·张衡传》衡少善属文。II.参见“shǔ”。

属笔

zhǔ

①谓执笔撰写。晋 葛洪《抱朴子·良规》而属笔者,皆共褒之,以为美谈。《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六》其于论赞、表奏,皆(欧阳)玄属笔。委托执笔。

属兵

zhǔbīng

谓调集士兵。《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韦昭注:“属,会也。”

属辞比事

zhǔcíbǐshì

原指连缀文辞,排比事实,记载历史。后泛称作文纪事。《礼记·经解》:“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所以属辞比事,左右逢源,随拾即是。”

属耳

zhǔ’ěr/shǔ’ěr

①以耳触物。常谓窃听。《诗·小雅·小弁》:“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郑玄笺:“王无轻用谗人之言,人将有属耳于壁而听之者。”《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元年》:“宰相又于便殿论之,后属耳于屏风后。”参见“属垣有耳”。②注意倾听。《东观汉记·马援传》:“﹝援﹞娴/进对,尤善述前事……皇太子、诸王闻者,莫不属耳忘倦。”

属和

zhǔhé

①跟着别人唱。战国 楚 宋玉《对楚王问》:“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②指和别人的诗。《旧唐书·德宗纪下》:“上赋诗一章,羣臣属和。”《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丙辰,帝(赵光义)始狩于近郊,作诗赐群臣,令属和。宋 秦观《观宝林塔张灯》诗:“继听《钧天》奏,尤知属和难。”

属客

zhǔkè

为客斟酒,劝客(进酒)。宋 苏轼《喜雨亭记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宋 苏轼前赤壁赋:“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夜谭随录》崔秀才:刘乃张筵高会,酒再巡,罢乐,出席,举觞属客,悉出所得,分赠诸贫贱之前,使各收贮。理会客人。《聊斋志异 鲁公女》(卢)公漫应之。首他顾,似不属客。(张)生觉其慢,辞出。

属纩

zhǔkuàng

古代汉族丧礼仪式之一。即病人临终之前,要用新的丝絮(纩)放在其口鼻上,试看是否还在气息。属,放置。此一仪式称为“属纩”。因而“属纩”也用为“临终”的代称。《礼记·丧大记》:“属纩以俟绝气。”郑玄注:“纩,今之新丝,易动摇,置口鼻之上,以为候。”《聊斋志异 祝翁》人当属纩之时,所最不忍诀者,床头之昵人耳。《聊斋志异 苏仙》答曰:“侍母属纩,儿始来。去后,倘有所需,可启藏儿椟索之,必能如愿。”

属毛离里

zhǔmáolílǐ

比喻子女与父母关系的密切。《诗经·小雅·小弁》:“靡瞻匪父,靡依匪母。不属于毛?不离于里?”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滴血入骨骨欲活,属毛离里何奇哉。

属目

zhǔmù

注目,注视。《左传·定公十四年》:“师属之目,越子因而伐之,大败之。”《汉书·盖宽饶传》:“宽饶曰:‘无多酌我,我乃酒狂’……坐者皆属目卑下之。”颜师古注:“属犹注也。”《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曹)操尝出征,丕、植并送路侧,植称述功德,发言有章,左右属目,操亦悦焉。《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嗣主(萧方智)高祖之孙,元皇之子,海内属目,天下宅心,竟有何辜,坐致废黜。宋 苏轼《缴楚建中词头状》:“近者起文彦博,天下属目,四夷革心。”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阿绣》:“两扉半开,内一女郎,怪似阿绣,再属目之,且行且盼而入,真是无讹。”亦农《廖仲恺遇刺前后的广州政局》:“于是首当其冲为他们所属目的,便是廖仲恺。”

属望

zhǔwàng

期望;期待。《后汉书 卷六十三 李固传》既拔自困殆,龙兴即位,天下喁喁,属望风政。《北史 卷十二 隋炀帝本纪》上好学,善属文,沉深严重,朝野属望。亦作“瞩望”。《明史 卷二十一 神宗二》光宗潜德久彰,海内属望,而嗣服一月,天不假年,措施未展,三案构争,党祸益炽,可哀也夫!《聊斋志异 何仙》座中有与乐陵李忭相善者,李固好学深思之士,众属望之,因出其文,代为之请。

属文

zhǔwén

撰写文章。《汉书·刘歆传》:“歆字子骏,少以通诗书能属文召,见成帝,待诏宦者署,为黄门郎。”文选·陆机《文赋》:“每自属文,尤见其情。”李善注:“属,缀也。”《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初,淮南王安,好读书属文,喜立名誉,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后汉书 张衡列传》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资治通鉴 晋纪二》(陆)机、(陆)云皆善属文,名重于世。《资治通鉴 晋纪七》(刘)渊子聪,骁勇绝人,博涉经史,善属文,弯弓三百斤。《晋书 谢安传》寓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许询、桑门支遁游处,出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无处世意。《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五》(赵)整,宦官也,博闻强记,能属文。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资治通鉴 唐纪十六》壬子,徙潞王贤为沛王。贤闻王勃善属文,召为修撰。《宋史·儒林传三·程大昌》:“程大昌,字泰之。徽州休宁人。十岁能属文。”清 金农《三弱先生著作研铭》:“佐良史,石之职。善属文,分曲直。”朱自清《语文续拾·评郭绍虞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上卷》:“他当时的用意还是在论述各体的源流利病与属文的方法。”

属意

zhǔyì

①归心;着意;真正用意。意向专注于(某一人,某一事)。《史记·夏本纪》:"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史记·孝文帝本纪》:“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晋 刘琨《答卢谌诗并书》:"不复属意于文,二十馀年矣。"《北史 本纪卷十北周武帝宇文邕号令恳恻,唯属意于政。明 王鏊《震泽长语·文章》:"刘禹锡看花诸诗,属意微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九》帝(赵光义)属意戎事,每朝罢,亲阅禁卒。顾林曜《写意乡情牛年春—观牛人候德剑画展》:以颂牛的力、憨、情属意,画坛耕耘数十载、通城声名遐迩的候德剑……②犹指倾心。指男女相爱慕。《平山冷燕 第十二回》:"张寅道:'依兄这等说,难道他一世不嫁人了?'宋信道:'岂有不嫁之理!但不知他属意何人。'"

属引

zhǔyǐn

连续不断。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 三峡》:“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垣有耳

zhǔyuányǒu’ěr

有人靠着墙偷听。隔墙有耳《诗经·小雅·小宛》:"君子无易由言,耳属于垣。"《九命奇冤 第二十九回》 属垣有耳,阿七听私言。

属者

zhǔzhě

①近时,近来。《汉书·李寻传》:“故属者颇有变改,小贬邪猾。” 颜师古 注:“属者,谓近时也。” 《资治通鉴 宋纪一》(拓跋嗣)遣中使密问白马公崔浩曰:“属者日食赵、代之分。朕疾弥年不愈,恐一旦不讳,诸子并少,将若之何?其为我思身后之计!”宋 黄庭坚谢公定《和二范秋怀五首邀余同作诗之四》:“属者缺谏垣,时论或未许。”《秦并六国平话 卷上》:“属者苏秦、张仪,驰骋辩口,离间诸国,私自结纵合横,各有吞噬上国之谋。”②指以往。《后汉书·朱晖传》:“苍既罢,召晖谓曰:‘属者掾自视孰与蔺相如 ?’”李贤 注:“属,向也。” 

zhǔ

托付,告诫:遗(人死前托付的话)。医嘱。叮嘱。嘱咐。嘱托。嘱告。千叮万

zhǔ

注视:瞩目。瞩望(a.注视;b.期望)。高瞻远瞩。

瞩目

zhǔmù

注视;注目。举世瞩目。《南史·张畅传》音姿容止,莫不瞩目。《隋书·外戚传·萧岿》:“岿被服端丽,进退闲雅,天子瞩目,百僚倾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六》乐工奏技,帝(宋仁宗赵祯)未始瞩目,终宴,犹有戚容。

瞩盼

zhǔpàn

注视。 李公佐 《南柯太守传》:“情意恋恋,瞩盼不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胡四姐》:“一夜,与生促膝灯幕,生爱之,瞩盼不转。”

zhǔ一种鸟,即“山乌”,全身羽毛黑色发亮,尾、翼有绿色光泽,嘴鲜红,脚淡红。常结群高飞,叫声响亮。亦称“赤嘴鸟”、“红嘴山鸦”。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青鸟,身黄,赤足,六首,名曰鸀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