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

把东西放在水里,用火把水烧开:烹煮。煮饭。煮字(喻书生玩味文字)。煮豆燃箕(喻骨肉相残)。煮鹤焚琴(喻大煞风景的事)。

煮豆燃萁

煮豆燃箕

zhǔdòuránqí

用豆秸煮豆子;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自相伤害。燃:烧;萁:豆秸。亦“燃萁煎豆”。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陈毅《过临洮》诗:煮豆燃萁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

煮鹤焚琴

zhǔhèfénqín

杀掉鹤;烧了琴。比喻糟蹋美好的东西。焚:烧。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篆集》引《西清诗话》:“义山《杂纂》,品目数十,盖以文滑稽者。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下晒晖,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八回:怜香惜玉无情绪,煮鹤焚琴惹是非。

煮芋zhǔyù

洁白象新煮出的芋头剥开的颜色。《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即景联诗黛玉写雪句:剪剪舞随腰。煮芋成新赏,…

煮粥焚须

zhǔzhōufénxū

比喻兄弟友爱。《新唐书 李勣传》:“性友爱,其姊病,尝自为粥而燎其须。”

zhǔ

①水中小块陆地:洲田。《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鼋头(中国江苏省无锡市太湖边的一处著名风景区)。参见“江渚”。《螺蚌相语》中渚,有螺蚌相遇岛间。战国 屈原《九歌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二》(东晋)泰山太守诸葛攸将水陆二万击燕,入自石门,屯于河渚。王勃《滕王阁》: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銮罢歌舞。唐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 刘长卿《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诗》:“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宋 黄裳《减字木兰花 竟渡》:“红旗高举,飞出深深杨柳渚。”宋 晁补之《摸鱼儿 东皋寓居》:“堪爱处最好是、一川夜月光流渚。”三国演义》开篇词“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参见“凫渚”。②码头。《资治通鉴 宋纪五》彭城王(刘)义康停省十余日,见上奉辞,便下渚;上惟对之恸哭,馀无所言。

zhǔ I.

①用丝绵装衣服。②囊袋。《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③古同“”,贮藏。④古代覆盖棺材的红布:幕。II.chǔ姓。

褚小杯大

zhǔxiǎobēidà

用小口袋装大东西。比喻能力不能胜任。《庄子·至乐》:褚小者不可以怀大,绠短者不可以汲深。

褚衣

zhǔyī

绵衣。棉衣。 朱弁《送春诗》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新唐书·李愬传》蔡吏惊曰:城陷矣!”元济尚不信,曰:“是洄曲子弟来索褚衣尔。《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六》秋杪将归,人已疲,马已弱矣,裹粮已空,褚衣已敝,犹且远幸松林,以从畋猎,行于不测之地,往来动逾数月。

zhǔ

智慧;知识。清朝咸丰皇帝名奕詝 zhǔ


zhǔ


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麈尾(即“拂尘”)。麈柄:麈尾的柄。借指麈尾。《山海经·中山经其阳多黄金,其阴多麋麈


麈尾


zhǔwěi


古人闲谈时执以驱虫、掸尘的一种工具。在细长的木条两边及上端插设兽毛,或直接让兽毛垂露外面,类似马尾松。因古代传说麈迁徙时,以前麈之尾为方向标志,故称。后古人清谈时必执麈尾,相沿成习,为名流雅器,不谈时,亦常执在手。 晋 陶潜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亮以麈尾掩口而笑。”《资治通鉴 晋纪十一》(王)浚遗(石)。勒麈尾,勒阳不敢执,悬之于壁,朝夕拜之。《资治通鉴齐纪四》(陈)显达曰:麈尾蝇拂是王、谢家物,汝不须捉此!即取于前烧之。唐 白居易斋居偶作诗:“老翁持麈尾,坐拂半张床。”《红楼梦 第一○九回》:“只见妙玉头带妙常冠……腰下系一条淡墨画的白绫裙,手执麈尾念珠。”



zhǔ


古人名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