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 | zhǔ | ①权力或财物的所有者,家庭的首脑;作动词表示主持,掌管:主人。物主。失主(失掉财物的人)。当家作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法固当守,主兵官亦要以律己为先。”帝(宋孝宗)曰:“诚然。前日一二主军官不能制其下,反为下所告者,端以不能律己故耳。”②旧时臣子称君王,下级称上级,仆人称家主:君主。主上。③对事物的意见或认为应当如何处理,决定:主张。主见。主意。主义。④对事物有决定权力:民主。自主。主持。主宰。主权(一个国家的独立自主的权力)。⑤最重要的,最基本的:主次。主要。主力。主将(jiàng)。⑥预示:早霞主雨。⑦旧时为死人立的牌位:木主。神主。⑧作动词。寓居;主持私塾教务。亦可作名词,表示主持私塾教务的人。《孟子·万章上》万章问曰:“或谓孔子于卫主痈疽,于齐主侍人瘠环,有诸乎?”弥子谓子路曰:‘孔子主我,卫卿可得也。’吾闻观近臣,以其所为主;观远臣,以其所主。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何以为孔子?⑨基督教、伊斯兰教对所信仰的神或本教创始人的称呼。⑩可指公主。《宋书 本纪武帝下》诸主出适,遣送不过二十万,无锦绣金玉。11.姓。 |
主簿 | zhǔbù | 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后汉书 吕布传》刺史丁原为骑都尉,屯河内,以布为主簿,甚见亲侍。南朝梁 萧统《文选·陶渊明传》州召主簿,不就。宋 王安石《泰州海陵县主簿许君墓志铭》余尝谱其世家,所谓今泰州海陵县主簿者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周渭先为白马主簿,县大吏犯法,渭即斩之。 |
主方 | zhǔfāng | 主管方药。《史记 孝武本纪》少君者,故深泽侯入以主方。《汉书·郊祀志上》:“少君者,故深泽侯人,主方。”颜师古注引如淳曰:“侯家人也,主方药也。” |
主顾 | zhǔgù | ①顾客。元 郑光祖《王粲登楼 第一折》:“酒店门前三尺布,人来人往图主顾。”《水浒传 第三七回》:“可知江边多有主顾来寻你私渡。”《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回》:“钱庄上的人眼光最小,只要年下不欠他的钱,他就以为是好主顾了。” ②古时也用来指女子许配的对象。《聊斋志异 小翠》红衣者曰:“索胜老大婢无主顾者!”清 李渔《玉搔头·篾閧》:“你还是要聘礼多,还是要主顾好,也要出个题目,等我们好做文章。” |
主观主义 | zhǔguānzhǔyì | 由脑子或感官感觉内部的条件而引起而不去根据客观情况加以分析的处事方法。毛泽东《改造我们的学习》:“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正在有情无思间》:“其实应教育的不是无辜被告而正是主观主义的审判人员自己。” |
主后 | zhǔhòu | ①古代主祭社稷宗庙的继承人。《礼记·王制》:“天子诸侯祭因国之在其地而无主后者。”郑玄注“谓所因之国先王先公有功德宜享世祀,今絶无后为之祭主者。”后泛指宗祧继承人。唐 韩愈《司徒兼侍中中书令赠太尉许国公神道碑铭》:“无子,以公武子孙绍宗为主后。”宋 王安石《太子太傅致仕田公墓志铭》:“无男子,以弟之子至安为主后。”②皇后。《三国志 蜀书 先主传》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 |
zhǔjì | ①汉代官名。主管国家财赋。主管财赋出入的工作。《史记.张丞相列传》:"(张苍)迁为计相,一月,更以列侯为主计四岁。"司马贞索隐:"谓改计相之名,更名主计也。"后泛指主管财政的官吏。《续资治通鉴 宋纪六十》此人(李参)若主计,外台承风刻削,则天下益困弊矣。②主持筹划。 | |
主敬存诚 | zhǔjìngcúnchéng | 语本《易·乾》:“闲邪存其诚。”《礼记·少仪》:“宾客主敬,祭祀主敬。”谓恪守诚敬。宋儒以此为律身之本。《老残游记第十七回》:“你这样去销差,岂不是同宫保呕气吗?恐不合你主敬存诚的道理。” |
主客颠倒 | zhǔkèdiāndǎo | 比喻事物轻重大小颠倒了位置。你这样做是主客颠倒。施蛰存《滇云浦雨话从文》:“由此,从文有了一个固定的职业,有月薪可以应付生活。但这样一来,写作却成为他的业余事务,在他的精神生活上,有些主客颠倒。” |
主吏 | zhǔlì | 秦郡县地方官的属吏。《史记 高祖本纪》萧何为主吏,主进,令诸大夫曰:“进不满千钱,坐之堂下。” |
主盟 | zhǔméng | ①主持会盟。宋 王应麟《困学纪闻·春秋》:“诸侯之主盟,自 齐桓 始也。”②指倡导并主持某事。宋 欧阳修《试笔·苏子美蔡君谟书》:“自苏子美死后,遂觉笔法中绝。近年君谟独步当世,然谦让不肯主盟。”③指做媒。《聊斋志异 薛慰娘》义女慰娘,颇不丑,可配君子。三豚儿到日,即遣主盟。④盟主,首领。《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有了潘安般貌,邓通般钱,自然上和下睦,做得烟花寨内的大王,鸳鸯会上的主盟。 |
主名 | zhǔmínɡ | ①确定名称、名分。《尚书·吕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 孔颖达疏:“其无名者,皆与作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上士忘名,中士主名,下士窃名。” ②当事者或为首者的姓名。《史记·扁鹊仓公列传》:“意家居,诏召问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也,主名为谁。” |
主器 | zhǔqì | 祭器。引申义指太子。《易·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古代国君的长子主宗庙祭器,因以称太子为“主器”。《东周列国志 第九回》:“今君内主尚虚,异日主器何望,非所以重宗庙也。”后对人长子也称“主器”。《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一》时帝(宋高宗)临御久,主器未定,大臣无敢启其端者,安中对策,独以储贰为请。 |
主亲 | zhǔqīn | 主持婚事。亦指主持婚事的人。《封神演义第十五回》马员外曰:“贤契主亲,并无差迟。”明 无名氏《女真观第三折》:“你权做箇撮合山主亲的月下老,俺两箇衔环之报。”《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如今主亲也是我,媒人也是我。”《红楼梦第五七回》:“但只一件,老太太既是作媒,还得一位主亲才好。” |
主情造意 | zhǔqíngzàoyì | 指为首的、主谋的人。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8回:“把白胜押到厅前,便将索子捆了,问他主情造意。” |
主上 | zhǔshàng | 古代臣子对君主的称呼。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奏薄伎,出入周卫之中。”《三国志 诸葛亮传》主上蒙尘。《晋书 武帝纪》“每陈事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文选·刘琨 劝进表》:“主上幽劫,复沉虏庭。”刘良注:“幽,囚;劫,胁也。”《宋书 本纪武帝上》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沦,七庙毁坠。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主上屈法。 |
主师 | zhǔshī | ①寺院的住持。清 梁章鉅《称谓录·僧引五灯会元》:“僧问延沼禪师曰:‘如何是清凉山中主师?’”②太子诸君的老师。《宋书 卷九 后废帝纪》主师以白太宗(命帝刘彧),上辄敕昱所生,严加捶训。 |
主司 | zhǔsī | ①主管。《山海经·西山经》:“长留之山,其神白帝少昊居之……是神也,主司反景。”郭璞注:“日西入,则景反东照,主司察之。”《汉书·陈胜传》:“以朱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羣臣。”《西游记 第四一回》:“行者道:‘你是四海龙王,主司雨泽,不来问你,却去问谁?’”②主管某项工作的官员或部门。《魏书·释老志》:“但主司冒利,规取赢息……侵蠹贫下,莫知纪极。”唐 长孙无忌等《唐律疏议·卫禁·宫内外行夜》:“诸宫内外行夜,若有犯法,行夜主司不觉,减守卫者罪二等。” 宋 欧阳修《论葬荆王札子》:“皆为主司措置之失,致人因缘以为奸尔。”③科举的主试官。唐 李白《送杨少府赴选诗》:“天子有盛才,主司得球琳。”《新唐书·选举志上》:“举人既及第,缀行通名,诣主司第谢。”清 王应奎《柳南随笔 卷二》:“康熙丁卯科, 江南主司乃北平米雯也。” |
主文谲谏 | zhǔwénjuéjiàn | 主文:用譬喻来规劝;谲谏:委婉讽刺。通过诗歌的形式,用譬喻的手法进行讽谏。《毛诗序》:“主文而谲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清·钱谦益《宋比玉过访虞山》:“突兀长篇赋荔支,主文谲谏起人思。” |
主用 | zhǔyòng | 中国古代军备物资、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孙子兵法 始计篇》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 |
主张 | zhǔzhāng | ①提倡,扶持,对某种行动提出见解。主张和平解决国际争端。②见解。这是我们的一贯主张。两种主张都有道理。③主宰,作主。宋 刘克庄《落梅》:“东风谬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
主者 | zhǔzhě | 主管人。《史记·陈丞相世家》:“上曰:‘主者谓谁?’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晋书 武帝纪》:“主者喻意,非大事皆使王官表上之。”“每陈事出付主者,多从深刻,乃云恩贷当由主上,是何言乎?”南朝梁 沉约《南郊恩诏》:“主者详为条格,疾速施行。”《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帝令主者传奏,须诣晋阳。宋 张齐贤《洛阳缙绅旧闻记·梁太祖优待文士》:“主者留之,不令私去。”《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五》韶开仓赈之,主者争谓不可。《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八》每逮夜,金主就寝,(大)兴国时从主者取符钥归家,主者即以付之,听其出入以为常。 |
拄 | zhǔ | ①用手扶着杖或棍支持身体的平衡,执持;靠。拄着拐棍走。《红楼梦》宝玉听说,只得拄了一支杖,趿拉着鞋,走出院外。②讽刺,驳倒:“(云)既论难,连拄五鹿君”。 |
拄笏看山 | zhǔhùkànshān | 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作桓车骑参军,桓谓王曰:‘卿在府久,比当相料理。’初不答,直高视,以手版拄颊云:‘西山朝来,致有爽气。’”清 黄遵宪《岁暮怀人诗》输与清闲阳朔令,朝朝拄笏饱看山。 |
拄杖 | zhǔzhàng | ①执持。②支撑着拐杖。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③手杖,拐杖。 |
砫 | zhǔ I. | 今作“石柱”;古同“柱”;古代宗庙中藏神主的石函。II. 参见zhù。 |
罜 | zhǔ | 小鱼网。《周文 里革断罟匡君》:“鸟兽成,水中孕,水虞于是禁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