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 | zhú | ①强迫离开:逐客令。放逐。驱逐。②依照先后次序,一一挨着:逐步。逐个。逐渐。逐年。逐一。③追赶:逐鹿(喻争夺天下)。角(jué)逐(争相取胜)。追逐。笑逐颜开。唐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真源了无取,妄迹世所逐。”唐 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④随,跟随。《玉篇》:“逐,从也。”作迎合解。南北朝 佚名《折杨柳歌辞五首》:“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唐 韦庄《金陵城》“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④逐水:顺着溪水。唐 王维《桃源行》:“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逐风:顺着风。晋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 其一》:“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
逐北 | zhúběi | 追击败兵。《庄子·则阳》:“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而后反。”陆德明释文:“逐北,如字,又音佩。军走曰北。”《史记·项羽本纪》:“楚起于彭城,常乘胜逐北,与战荥阳南京索间。”《资治通鉴 随纪七》须(张须陀)素轻(翟)让,方陈而前,让与战,不利,须乘之,逐北十余里;(李)密发伏掩之,须兵败。《明史·李文忠传》:“逐北数十里,斩首数万级,溪水尽赤。” 郑振铎《桂公塘 十三》:“他们仿佛便已看见挞子兵的狼狈败退,族大军的追奔逐北。” 《资治通鉴 汉纪二》楚人走彭城,转斗逐北,乘利席卷,威震天下 |
逐捕 | zhúbǔ | 犹追捕。《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遂按其前事,遣吏分曹逐捕诸灌氏支属,皆得弃市罪。”《汉书·薛宣传》:“久之, 广郡盗贼羣起,丞相御史遣掾史逐捕不能克。” 唐 韩愈《元和圣德 诗》:“分散逐捕,搜原剔薮。” |
逐臣 | zhúchén | 被朝廷放逐的官吏。《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之逐夫,朝歌之废屠,子良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文王用之而王。”南朝梁 王僧孺《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唐 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唐 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宋 苏轼《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况周颐《蕙风词话 卷三》:“坡公(苏軾)不过逐臣,遗山(元遗山)则遗臣孤臣也。” |
逐趁 | zhúchèn | 追赶。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成益愕,急逐趁之,蟆入草间。 |
逐电 | zhúdiàn | 追逐闪电。形容迅疾。北齐 刘昼《新论·知人》:“故孔方諲之相马也,虽未追风逐电,絶尘灭影,而迅足之势固已见矣。”宋 朱熹《跋米元章帖》:“米老书如天马脱衔,追风逐电。”《西游记第四回》此等良马,一个个,嘶风逐电精神壮,踏雾登云气力长。 |
逐迹 | zhújì | 追踪。《百喻经·偷牦牛喻》:“譬如一村,共偷牦/牦牛,而共食之。其失牛者,逐迹至村。”《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凡人见形者众,及道者鲜,逐迹逾笃,离本逾远。 |
逐客 | zhúkè | ①谓驱逐来自他国的游说之士。《史记·李斯列传》:“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閒於秦耳,请一切逐客。”②指驱赶客人。清 范士楫《邯郸行》:“黄棘逐客客不怒,似言地窄苍浪高。”陈昌本《“花脚王”开棺》:“他一准记了我的仇,给我吃这闭门羹!自己不理还罢了,还让儿媳妇关门逐客!”③指被贬谪远地的人。唐 杜甫《梦李白诗之一》:“江南瘴癘地,逐客无消息。”明 许三阶《节侠记·订访》:“你高人应下陈蕃榻,我逐客还登谢朓楼。”陈毅《满江红·游广东旋至海南岛度假一周记沿途所见词之七》:“数琼岛,远来謫宦,飘蓬逐客。” |
逐流忘返 | zhúliúwàngfǎn | 随波流荡而忘却归来。指随逐时俗,而不知返归根本。章炳麟《文学说例》:“不通斯例,则古义不完,逐流忘返,则谬说滋起。” |
逐鹿 | zhúlù | ①《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裴骃集解引 张晏 曰:“以鹿喻帝位也。”后因以“逐鹿”喻争夺统治权。《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于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宋 程大昌《演繁露续集·谈助·逐鹿》:“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以天下喻鹿,语虽出于汉世,然《春秋》有其语矣。《襄十四年》:戎子驹支曰:殽之师,‘秦师不复,我诸戎实然。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踣之’,则其语尚矣。不独是也,《六韬》: 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则逐鹿之说久矣,不在汉世也。” 《资治通鉴 唐纪五》(萧)铣曰:“隋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铣无天命,故至此;若以为罪,无所逃死!”清 李渔《奈何天·分扰》:“两下里分头逐鹿,各仗韩卢,并倚昆吾。”周恩来《春日偶感》诗之一:“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②喻追逐名利富贵。王西彦《静水里的鱼》:“‘一个在利禄场中逐鹿惯了的人,’他自顾自地继续着,‘哪里能够了解另一个隐迹山林的人的心境呢?’” |
逐鹿中原 | zhúlùzhōngyuán | 逐:追赶;鹿:指所要围捕的对象,常比喻帝位、政权。指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史记·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於是人希逐鹿之图,家有雄霸之想。”刘伯承《千里跃进大别山》三军在江、淮、河、汉之间布成“品”字形阵势,互为觭角,逐鹿中原,机动歼敌。 |
逐年 | zhúnián | 一年年;一年接一年。生活水平逐年提高。《西游记第六一回》恨了一声,跌足高呼道:“咦!逐年家打雁,今却被小雁儿鹐了眼睛。” |
逐贫 | zhúpín | 驱逐贫穷。宋 陆游《自儆诗》:“细思只有穷居好,寄语玄翁莫逐贫。”汉 扬雄写了一篇《逐贫赋》 |
逐日追风 | zhúrìzhuīfēng | 逐日:追逐太阳;追风:追赶风。形容马跑得极快。《梁书·元帝纪》:“骑则逐日追风,弓则吟猿落雁。” |
逐世 | zhúshì | ①近世;近来。唐 沉千运《感怀弟妹诗》:“逐世多夭伤,喜见鬢髮白。”一本作“近世”。明 王世贞《七夕汪李二丈同过饯谢山人诗》:“逐世吾何拙,离居各未平。”②意即远离尘世。逐:远离,离开。世:尘世,指繁华俗世。参见“逐世无闷”③驰骋无忌。明 王守仁《稽山书院尊经阁记》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 |
逐世无闷 | zhúshìwúmèn | 远离尘世不感到烦恼。逐世:意即远离尘世。逐:远离,离开。世:尘世,指繁华俗世。无闷:没有不开心,不感到烦恼。闷:心烦,不舒畅。宋 黄庭坚《幽芳亭》:“雪霜凌厉而见杀,来岁不改其性也。是所谓逐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者也。兰虽含香体洁,平居于萧艾不殊。”《文言传》:子曰:“龙德而隐者也,不易乎世,不成乎名,逐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 |
逐旋 | zhúxuán | 逐渐;渐渐。宋 苏轼《议给田募役状》宽剩役钱本非经赋常入,亦非国用所待而后足者,今付有司逐旋支费。《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俟财用稍足,可逐旋招收强壮,训练而用之,不惟省费,又可兵精。《元典章·圣政二·减私租》借过贷粮,丰年逐旋归还,田主无以巧计多取租数,违者治罪。明 陶宗仪《辍耕录·写像诀》放笔如在笔底,然后以淡墨霸定,逐旋积起。 |
逐逐 | zhúzhú | 急于得利貌。 唐 柳宗元 《送僧浩初序》:“吾病世之逐逐然唯印组为务以相轧也,则舍是其焉从?”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中人以下,逐逐利欲,使其不知命分之所至,则猖狂妄行,将无所不至矣。” 清 蒲松龄《聊斋自志》逐逐野马之尘,罔两见笑。清 秋瑾 《支那逐魔歌》:“四邻环绕欲逐逐,失权割地无时止。” |
逐逐眈眈 | zhúzhúdāndān | 觊觎jìyú的样子。 |
瘃 | zhú | ①病名,即“冻疮”:冻瘃。《资治通鉴 宋纪十四》(北)魏尉元遣孔伯恭帅走骑一万拒沈攸之,又以攸之前败所丧士卒瘃堕膝行者悉还攸之,以沮其气。②冻干(gān):瘃脯(冻肉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