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ōu

①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所辖地区的大小历代不同(后多用于地名):州县。杭州。②中国一种民族自治行政区划:海南省黎族苗族自治州。

州部

zhōubù

①指古代基层的地方行政单位。《韩非子·显学》:“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将必发於卒伍。”《庄子·达生》然而田原不遇岁,事君不遇世,宾于乡里,逐于州部,则胡罪乎天哉?《战国策·楚策四》:“今僕之不肖,阨於州部,堀穴穷巷,沉洿鄙俗之日久矣。”①指州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汉书·王莽传上》:“州部所举茂才异等吏,率多不称。”宋 王安石《上明州王司封启》:“伏审使旌,来临州部。”

州家

zhōujiā

指刺史。应劭《风俗通·十反·赵相汝南李统》:“比自乞归,未见听许,州家幸能为,相得去,实上愿也。”《三国志·吴志·吴主权徐夫人传》:“恐州家多发水军来逆人,则不利矣。”唐 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诗》:“州家申名使家抑,坎軻祇得移荆蛮。”宋 王安石《收盐诗》:“州家飞符来比櫛,海中收盐今復密。”

州郡

zhōujùn

州和郡,均为古代行政区。州基本沿袭九州岛之分,郡始于秦,完善于汉,数量变化较大。东汉 诫兄子严敦书讫今季良尚未可知,郡将下车辄切齿,州郡以为言,吾常为寒心,是以不愿子孙效也《蜀书 先主传》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资治通鉴》累官故不失州郡。《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苟州郡骤拔客将使为通判,官属纵俯首,吏民观听谓何?

州里

zhōulǐ

①古代二千五百家为州,二十五家为里。本为行政建制,后泛指乡里或本土。论语·卫灵公:“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后汉书·周兴传》:“臣窃见光禄郎周兴,孝友之行,着于闺门,清厉之志,闻于州里。”《后汉书 吕布传》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资治通鉴 晋纪二十一》(常)炜上疏谢恩,(慕容)俊手令答曰:“卿本不为生计,孤以州里相存耳。今大乱之中,诸子尽至,岂非天所念邪!天且念卿,况于孤乎!” 唐 元稹《杨嗣复授尚书兵部郎中制》:“吏曹郎嗣复,州里秀异,议论宏博,宜其以所长自多。”《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堪非独不可于朝廷,自州里亦不可也!②指同乡的人。晋书·陶侃传:“时豫章国郎中令杨晫, 侃 州里也,为乡论所归。侃诣之,晫曰:‘易称贞固足以干事,陶士行是也。’”

州闾

zhōulǘ

①古代地方基层行政单位州和闾的连称。《礼记·曲礼上》:“夫为人子者,三赐不及车马,故州閭乡党称其孝也。”郑玄注:“周礼二十五家为閭,四閭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庄子·胠篋》:“闔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閭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银雀山《墓竹简孙膑兵法·官一》:“制卒以州閭,授正以乡曲,辨疑以旌舆,申令以金鼓。”章炳麟《排满平议》:“凡诸夏所有者,经略万里,陇亩既成,州閭既定,而復有阑入此土者,则据左契而攘之。” ②泛指乡里。《史记·滑稽列传》:“若乃州閭之会,男女杂坐,行酒稽留。”明 何景明《送邵守孙公考绩诗序》:“予得告还处野中别业,不能应州閭交际。”

州牧

zhōumù

①官名。古代指一州之长。《尚书·周官》:“唐虞稽古,建官惟百,内有百揆四岳,外有州牧侯伯。”蔡沉集传:“州牧,各总其州者。”成帝时改剌史为州牧。后废置不常。东灵帝时,再设州牧,掌一州军政大权。魏晋后废。后世借用为对州最高长官的尊称。《汉书 王莽传下》二年正月,以州牧位三公,刺举怠解,更置牧监副。《晋书元帝纪》州牧刺史当互相检察,不得顾私亏公。《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五》光武十八年(壬寅,公元42年)撤销州牧,设置刺史。《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先朝以州牧亲民,宜置良佐。唐 韩愈《送灵师诗》:“开忠二州牧,诗赋时多传。”唐 柳宗元《驳复仇议》州牧不知罪,刑官不知问,上下蒙冒,吁号不闻。②清 代知州也称州牧,官阶甚低,与知县并称牧令。

州司

zhōusī

犹州官。晋 李密《陈情表》:“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於星火。”宋 苏轼《论高丽第一状》:“臣欲於此僧状后判云:‘州司不奉朝旨,本国又无来文,难议投进。执状归国。照会。’”

州县

zhōuxiàn

州与县的合称。 唐 韩愈《进士策问》:“今将自州县始,请各诵所怀,聊以观诸生之志。”宋 李觏《袁州州学记皇帝二十有三年,制诏州县立学。宋 欧阳修《吉州学记》:“今州县之吏,不得久其职而躬亲於教化也。”②指州县官。清 袁枚《随园随笔·应知不知》:“今之州县死一州一县之社稷。”

州廨

zhōuxiè

州署,州衙。唐 沈佺期《赦到不得归题江上石》诗:“配宅邻州廨,斑苗接野畦。”《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张)得一知贝州,视事八日而乱作。贼置得一州廨之西,日具食饮。宋 孔平仲《孔氏谈苑》卷一:“僎(皇甫僎)径入州廨,具鞾袍秉笏立庭下。”《元史·盖苗传》:“至正初,用荐者知亳州,修学宫,完州廨。”

州镇

zhōuzhèn

一方之重镇。《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归葬墓旧,妻子得还”裴松之注引会稽录:“夫会稽上应牵牛之宿,下当少阳之位,东渐巨海,西通五湖,南畅无垠,北渚浙江,南山攸居,实为州镇。”《魏书 献文帝拓跋弘纪》(皇兴二年)十有一月,以州镇二十七水旱,开仓赈恤。南朝陈 徐陵《与周冢宰宇文护论边境事书》:“夫以南平等郡,地壙民丰,云梦之田,楚王为宝,吴当劲蜀,晋拒强秦,资彼山川,竝为州镇。”

州治

zhōuzhì

旧时一州最高行政长官的官署。亦指它的所在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零三》建炎三年壬戌,帝(宋高宗)至杭州,以州治为行宫,显宁寺为尚书省。宋 陆游《入蜀记》卷六:“宫今为州仓,而州治在宫西北。”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直隶·通州》:“通州卫,在州治南,建元四年成祖置卫于此。”

zhōu

①水中的陆地,大陆及其附属岛屿的总称。沙洲。洲渚。《尔雅.释水第十二.水中》:“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陼(同渚),小陼曰沚,小沚曰坻。人所为,为潏。”唐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天边树若荠,江畔洲/舟如月。”《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九》顷者江流失道,滩碛山积,潮与洲斗,怒号激烈,一城为之不安枕。②地理学概念,是面积广阔的陆地及其附近岛屿上所有国家的总称。《明史·外国传》天下有五大洲。

洲岛

zhōudǎo

水中陆地。南朝宋 谢灵运《入彭蠡湖口诗》:“洲岛骤迴合,圻岸屡崩奔。”唐 元结《石鱼湖上醉歌》:“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清 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黄金若丹药,故乡即洲岛。”郭沫若《孔雀胆 第二幕》:“其下为池水,池中有洲岛。”

洲迷聚窟zhōumjùkū

又称“洲迷聚窟之谜”,一个充满奇幻和传奇色彩的典故,源自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它讲述了一群名为“洲迷”的小动物聚集在一座黑暗洞窟中生活的故事。这些洲迷生性机敏却因害怕未知而不敢离开洞窟,尽管洞窟外是光明与广阔的世界。《红楼梦芙蓉花女儿诔》洲迷聚窟,何来却死之香。

zhōu

连续呼叫。唤鸡的声音。警世通言》婢:“喌,喌,喌,喌,王安石来。”群鸡俱至。《说文》呼鸡重言之。从吅州声,读若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