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ī

①古代盛酒的器皿,卮。卮言(卮不灌酒就空仰着,灌满酒就倾斜,没有一成不变的常态,如同说话没有主见或定见。后常用为对自己著作的谦辞,如《诸子卮言》)《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六十四》则漏卮难盈,蠹木易坏,设有缓急,必将窘于调度而事机失矣。②古同“栀”,栀子。

卮辞

zhīcí

亦作"卮词"。谓随和人意,无主见之辞。《解人颐》钱德苍序:搜索古今,摭拾卮辞,最脍炙人口

卮酒

zhījiǔ

犹言杯酒。《史记·项羽本纪》:“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汉 司马迁《史记 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资治通鉴 唐纪二》(李)密请与贾闰甫偕行,上(李渊)许之,命密及闰甫同升御榻,赐食,传饮卮酒曰:吾三人同饮是酒以明同心,善建功名,以副朕意。…”宋 张耒《春日》:“异方时节三巵酒,残岁风烟一惨颜。”《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五》将帅国之爪牙,推毂授帅,则闻之矣;天子御正衙,赐卮酒而亲劝之,未之前闻。清 昭槤《啸亭续录·大蒙古包宴》:“上亲赐卮酒,以及新降诸王、贝勒、伯克等,示无外也,俗谓之大蒙古包宴。”

卮言

巵言

zhīyán

古代一种盛酒器,圆形,容量四升。意思是自然随意之言或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后人常用于对自己著作的谦词。《庄子·寓言》卮言日出,和以天倪。成玄英疏:巵,酒器也。日出,犹日新也。天倪,自然之分也。和,合也……无心之言,即卮言也。是以不言,言而无系倾仰,乃合于自然之分也。又解:巵,支也。支离其言,言无的当,故谓之卮言耳。支离而无统绪或随人妄言,既无主见,也无立场的、随和人意的言论。《庄子·天下》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

zhī

子: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夏季开白花,有浓香。果实卵形,可入药,亦可作黄色染料。有的地区亦称“水横枝”;b.这种植物的果实。唐 韩愈《山石诗》:“昇堂坐阶新雨足,芭蕉叶大栀子肥。”

zhī

①柱子下边的墩子。②支撑:“山翠楼频上,云生杖独榰。” 

zhī

古同“”,支撑。《清史稿卷二十一 穆宗本纪一》以皖匪纷窜江、鄂,安庆可虞,诏曾国藩搘拄艰难,倍加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