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 I.

①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唐 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南唐 李煜《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②日,天:今朝。明朝。③通“召”。召回;召集。《聊斋志异 阿绣》每有亡失,则华妆端坐,插玳瑁簪长数寸,朝家人而庄语之:“所窃物,夜当送至某所;不然,头痛大作,悔无及!”II.参见cháo

朝不保暮

zhāobùbǎomù

早晨保不住晚上会发生变化。极言情况危急或境遇窘迫。晋 袁宏《后汉纪 质帝纪》:“二千石长吏遇民如虏,或卖用田宅,或绝命捶楚,大小无聊,朝不保暮。”梁启超《申论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之得失》彼恃多数之后援以执政者,时时皆有朝不保暮之心,从皆怀五日京兆之想,其复何国利民福之能务也!

朝不保夕

zhāobùbǎoxī

①谓早晨不能顾及晚上。极言处境危急。《左传·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资治通鉴·武帝建元六年》:“边境之民为之早闭晏开,朝不及夕,臣安窃为陛下重之。”《向导第199期》:“长沙遇学生即行检查拘拿,生命均朝不及夕了。”②形容生活极其穷困。《国语·楚语下》:“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於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汉书 王莽传》昔令尹子文朝不及夕,鲁公仪子不茹园葵,公之谓矣。晋 袁宏《后纪·献帝纪四》:“百官穷困,朝不及夕,尚书以下自出采樵,或饿死墙壁间,为吏兵所杀。”宋 苏轼《三槐堂铭》:“吾儕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

朝不及夕

zhāobùjíxī

形容情况危急。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六年》:“敝邑之急,朝不及夕。”蔡东藩《明史演义》第一回:“虽遇着几多施主,究竟仰食他人,朝不及夕。”

朝不虑夕

zhāobùlǜxī

亦“朝不谋夕”。早晨不能知道晚上会变成什么样子或发生什么情况。形容形势危急,难以预料。晋 李密《陈情事表》:“但以刘(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明·江盈科《雪涛小说 妄心》:一市人贫甚,朝不谋夕。偶一日拾得一鸡卵,喜而告其妻曰:“我有家当矣。”妻问安在,持卵示之,曰:“此是。然须十年,家当乃就。”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65回》:“这么一把年纪,死期也要到快了,才闹出个朝不谋夕的景况来;不饿死就好了,还望翻身么!”

朝参

zhāocān

佛教语。谓寺院中的早课、晨参。《百丈清规》卷八引 宋 杨亿《古清规 序》:"阖院大众,朝参夕聚。"②古代百官上朝参拜君主。《续资治通鉴 宋纪四十九》己巳,(宋仁宗)诏谏官除朝参外,非公事毋得出入请谒。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二:"先君言,旧制,朝参,拜舞而已,政和以后,增以喏。"明 薛蕙《送周子贤按贵州》诗:"安危廷诤地,迟子促朝参。"

朝趁暮食

zhāochènmùshí

白天挣了钱,晚上才有饭吃。形容生活十分贫困。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人都叫我王小二……家中穷窘,朝趁暮食。”《醒世恒言·李玉英狱中讼冤》第三等,乃朝趁暮食,肩担之家。

朝成暮遍

朝成暮徧

zhāochéngmùbiàn

早晨刚写成,晚上就到处流传。徧同“遍”,普遍,遍及。形容文章流传迅速。《南史 刘孝绰传》:“孝绰辞藻为后进所宗,时重其文,每作一篇,朝成暮遍,好事者咸诵传写,流闻河朔,亭苑柱壁莫不题之。”

朝成暮毁

朝成夕毁

zhāochéngmùhuǐ

zhāochéngxīhuǐ

形容翻新之速。《宋书 少帝记》:“穿池筑观,朝成暮毁,征发工匠,疲极兆民。”宋 苏轼《御试制科策》;“后宫之费不下一敌国,金玉锦绣之工,日作而不息,朝成夕毁,务以相新。”

朝穿暮塞

zhāochuānmùsāi

比喻频繁地兴建房屋。今天的房屋建设也是朝穿暮塞。《南齐书·东昏侯记》:“光筑缮造,日夜不穷,晨构夕毁,朝穿暮塞。”

朝发暮至

朝发夕至

zhāofāmùzhì

zhāofāxīzhì

早上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方便。屈原《离骚》:“朝发轫于天津兮,夕余至乎西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注水》:“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后汉书 乌桓传》:“居止近塞,朝发穹庐,暮至城郭,五郡民庶,家受其辜。”唐·韩愈《祭鳄鱼文》:“以生以食,鳄鱼朝发而夕至也。”宋·王谠《唐语林·言语》今所幸宫,去京三百余里,銮舆动轫,俄经旬日,非可朝发暮至。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三十五回》:“秦与晋接境,朝发夕到。”《清宫外史上册》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

朝饭zhāofàn吃早饭。《後汉书·贾复传》:“吏士皆飢,可且朝飯。早餐,早饭。《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自從那日早起不見媳婦煮朝飯,潘婆只道又是晏起,走到房前厲聲叫他。

朝飞暮卷

zhāofēimùjuàn

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朝歌

zhāogē

朝歌是商朝国都,3000多年前的商朝武丁大帝是朝歌城市的奠基者,商王盘庚时期,将商的国都迁于殷,武丁、武乙、帝乙、帝辛四个帝王以殷为都,商纣王执政时期扩大殷都至于沬邑,大修离宫别馆,称为朝歌。《史记 太史公自序》蒯聩玄孙卬为武安君将而徇朝歌。《封神演义 第一回》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

朝歌暮弦

朝歌夜弦

zhāogēmùxián

zhāogēyèxián

形容整天沉迷于歌舞,逸乐无度。唐 杜牧《阿房宫赋》:“妃嫔媵嬙,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輦来於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宋 周密《武林旧事·歌馆》:“外此诸处茶肆,清乐茶坊、八仙茶坊……各有等差,莫不靚妆迎门,争妍卖笑,朝歌暮弦,摇荡心目。”

朝更暮改

zhāogèngmùgǎi

早晨刚改过,晚上又变了。形容主意不定,一会儿一个样。亦作“朝更夕改”。这个规定朝更暮改已经有很多次了。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一折:“战国来尚纵横朝更暮改,至楚汉诛暴秦大业归刘。”

朝过夕改

zhāoguòxīgǎi

形容改正错误快。我们对待过错的正确方法就是朝过夕改。东汉 班固《汉书 翟方进传》:“传不云乎,朝过夕改,君子与之,君何疑焉?”

朝寒

zhāohán

早晨的寒冷。汉 刘向《说苑·臣术》:“晏子侍於景公,朝寒请进熟食,对曰:‘婴非君之厨养臣也,敢辞。’公曰:‘请进服裘。’对曰:‘婴非田泽之臣也,敢辞。’公曰:‘然夫子於寡人奚为者也?’对曰:‘社稷之臣也。’”宋 楼钥《白醉》诗:“曲身成直身,朝寒俄失记。”宋 韩疁《浪淘沙》:“四垂罗幕护朝寒。燕子不知人去也,飞认阑干。”

朝华夕秀

zhāohuáxīxiù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晋·陆机《文赋》:“谢朝华于已披,启夕秀于未振。”

朝欢暮乐

zhāohuānmùlè

指终日欢乐;日夜寻欢作乐。《警世通言 杜下娘怒沉百宝箱》:“虽则如此,两下情好愈密,朝欢暮乐,终日相守,如夫妇一般。”明·梁辰鱼《浣纱记·别施》要令小娘子时常省视,虽在朝欢暮乐之际,不忘故乡恩义之情。《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榜发,王生不得第,却恋着那女子,正在欢爱头上,不把那不中的事放在心里,只是朝欢暮乐。

朝晖夕阴

zhāohuīxīyīn

为一天里或早或晚阴晴变化。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晖”是阳光,此作形容词,指阳光灿烂的;“阴”指阳光少见或天色阴暗的。下半句即言“气象万千”,则“朝晖夕阴”应看作互文。全句大意为: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色苍茫;(有时则)早晨雾霭朦胧,傍晚云霞璀璨。简言之,(一天里)或早或晚阴晴变化。

朝齑暮盐

zhāojīmùyán

齑:腌菜。早餐用腌菜下饭,晚饭蘸盐进餐。形容饮食简单,生活清苦。唐 韩愈《送穷文》:“太学四年,朝齑暮盐,惟我保汝,人皆汝嫌。”清·钱谦益《诰封安人熊母皮夫人墓志铭》:“承德公老于场屋,不事生产,朝齑暮盐,黾勉有无,白首相庄。”

朝经暮史

zhāojīngmùshǐ

经:指旧时奉为经典的书籍;史:指历史书籍。一天到晚诵读经史。形容勤奋读书。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敢则是朝经暮史他可便广览群书,多知故事。”明·无名氏《孟母三移》:“你若是朝经暮史,那其间须有个称心时。”

朝菌

zhāojūn

某些朝生暮死的菌类植物。借喻极短的生命。《庄子·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陆德明释文:“司马云:‘大芝也。天阴生粪上,见日则死,一名日及,故不知月之终始也。’崔云:‘粪上芝。朝生暮死,晦者不及朔,朔者不及晦。’”一说虫名,朝生暮死。厉萧斧而伐朝菌,鼓洪炉而燎毛发。

朝来暮去

zhāoláimùqù

朝:早晨;暮:傍晚。黄昏过去清晨来临,形容时光流逝。元·马致远《青衫泪 楔子》:“妾身裴兴奴,自从与白侍郎相伴,朝来暮去,又早半年光景。”

朝梁暮陈

朝梁暮晋

朝梁暮周

zhāoliángmùchén

zhāoliángmùjìn

zhāoliángmùzhōu

比喻随时变节,反复无常。同“朝秦暮楚”。现代人才跳槽也是朝梁暮陈的。五代冯道为相,历五朝八姓,于丧君亡国略不在意。自号长乐老,着《长乐老自叙》,历陈官爵以为荣,时论卑之。元刘因有《冯道》诗讽之曰:“亡国降臣固位难,痴顽老子几朝官。朝梁暮晋浑闲事,更舍残骸与契丹。”明 杨慎《升庵诗话 萧子显春别》:“娼楼之本色也。六朝君臣,朝梁暮陈,何异于此。”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清·梁清标《王铁枪》诗:朝梁暮晋者谁子,段凝之辈真如蚁。

朝令暮改

朝令夕改

zhāolìngmùgǎi

zhāolìngxīgǎi

早晨发布的命令,晚上就改了。形容政令时常变更,使人无所适从。同朝令夕改。政策要力求相对地稳定,不能朝令夕改。西汉 晁错《论贵粟疏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上》:“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朝露

zhāolù

①早上的露水。《韩非子·大体》:“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纯朴不散。”汉 繁钦《柳赋》:“浸朝露之清泫,晖华采之猗猗。”两汉 汉乐府《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三国魏 曹操《短歌行》:“譬如朝露,去日苦多。”唐 广宣《九月菊花咏应制》:“爽气凝朝露,浓姿带夜霜。”孔厥 袁静《新儿女英雄续传第二十回》:“那一望无际的嫩绿的麦苗,一齐闪耀着朝露的生气蓬勃的美丽而喜悦的光辉。”②比喻存在时间短促。《史记·商君列传》:“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资治通鉴 晋纪三十六》所以借命朝露者,庶凭天威诛夷雠逆。《汉书·苏武传》:“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颜师古注:“朝露见日则晞xī,人命短促亦如之。”唐 杨炯《从甥梁锜墓志铭》:“岂期年岁朝露,浮生过隙。”③引申为少年而死。宋 苏轼《答廖明略书之一》:“所幸平安,复见天日,彼数子者何辜,独先朝露!”清 缪艮《沉秀英传》:“一日,友人王应干寓书于予,中有‘青楼惜玉,才子多情;黄土埋香,佳人薄命’数语,反复批阅,犹未知秀英溘然朝露也。”

朝露溘至

zhāolùkèzhì

形容人生短促好似朝露那样。人生如朝露溘至,应该把握时机,贡献社会。

朝暮

zhāomù

清晨和夜晚。唐·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宋·欧阳修《醉翁亭记》:“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从早到晚;无时无刻。不久。《汉书·杨恽传》:“太仆定有死罪数事,朝暮人也。” 颜师古 注:“言不久活也。”④亦作“朝莫”。早晚。

朝攀暮折

zhāopānmùshé

指不断地攀折。比喻时时遭摧残。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攀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折暮折”。 金·元好问《结杨柳怨》诗: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气蓬勃

zhāoqìpéngbó

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朝:早上;蓬勃:旺盛的样子)。青年人富有理想,朝气蓬勃,是祖国的未来。李晓明《平原枪声》:“朝气蓬勃的肖家镇一下子变得空虚了,沉静了。”

朝乾夕惕

朝干夕惕

zhāoqiánxītì

乾同干:乾乾,即自强不息;惕:小心谨慎。形容一天到晚勤奋谨慎,没有一点疏忽懈怠。《周易》,是勤勉努力、只争朝夕的意思干:干干,即自强不息“君子终日干干/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惟朝乾夕惕,忠于厥职。宋德富《简明中国通史故事第149篇》雍正皇帝即位后,日夜勤慎,也以“朝干夕惕”自励、自诩。年羹尧在贺表中将语序颠倒,将“朝干夕惕”写作“夕惕朝干”,颂扬雍正励精图治,雍正以此为借口兴起大狱。诏切责之曰:“年羹尧非粗心者,是直不以朝干夕惕许朕耳。则年羹尧青海之功,亦在朕许与不许之间,未可知也。显系不敬,其明白回奏。”

朝秦暮楚

zhāoqínmùchǔ

战国时期,秦楚两个诸侯大国相互对立,经常作战。有的诸侯小国为了保证自身的利益与安全,时而倾向秦,时而倾向楚。亦“暮楚朝秦”“朝梁暮陈”。。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朝日

zhāorì I.

早晨初升的太阳。《艺文类聚卷十八》引蔡邕《协初赋》:“面若明月,辉似朝日。”南朝齐 谢朓《始出尚书省诗》:“纷虹乱朝日,浊河秽清济。”唐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宋 王安石《酴醾金沙二花合发诗》:“碧合晚云霞上起,红争朝日雪边流。”瞿秋白《饿乡纪程六》:“远望一角海岸,白沙青浪映着朝日,云烟缭绕,好似拥出一片亚洲大陆的朝气。”II.参见cháorì

朝三暮二

朝三暮四

zhāosānmùèr

zhāosānmùsì

指玩弄手法欺骗人。后用来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 南朝(梁)刘勰《灭惑论》:所谓朝三暮四而喜怒交设者也。《旧唐书 卷一三五 皇甫鎛传》:“直以性惟狡诈,言不诚实,朝三暮四,天下共知,惟能上惑圣聪,足见奸邪之极。”元 杨讷 《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元 乔梦符《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朝折暮折

zhāoshémùshé

比喻时时遭摧残。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攀暮折”。

朝生夕死

zhāoshēngxīsǐ

①早晨刚生,晚上就死亡。②今亦形容事物生命短暂。《山海经 海外东经》:“[君子国]有熏华草,朝生夕死。”王朔《人莫予毒》:“人生如梦,俱是宇宙过客,朝生夕死,你先走一步,与我们又何尝不是五十步与百步至差?”

朝升暮合

zhāoshēngmùgě

指早上买一升,晚上买一合的米。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他们一家过着朝升暮合的日子。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 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明 佚名《闯王》:“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朝思暮想

zhāosīmùxiǎng

从早到晚思念不已。形容思念之深切。多用于男女恋情。他终于回到了阔别多年、朝思暮想的故乡。宋 柳永《倾杯乐》词:“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情瘦。”

朝四暮三

zhāosìmùsān

同“朝三暮四”。宋 黄庭坚《再答明略二首 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忧喜。”参见 “狙公赋芧jūgōngfùxù”。 

朝食

zhāoshí

早晨进餐,吃早饭。早餐。《诗·陈风·株林》乘我乘驹,朝食于株。晋 陆机《从军行》朝食不免胄,夕息常负戈。唐 韩愈《县斋有怀》诗:“朝食不盈肠,冬衣才掩骼”《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张)弘范令下马治朝食,若将持久者,持满者疑不敢动。《明史·刘宗周传》凶问已确,诸臣奋戈而起,决一战以赎前愆,自当不俟朝食。

朝斯夕斯

zhāosīxīsī

早上这样,晚上也这样。形容求学勤奋而有恒心。《三字经》:“朝于斯,夕于斯。”

朝暾

zhāotūn

初升的太阳,阳光明亮温暖,亦指早晨的阳光。明 刘基《为杭州郑善止题》诗:“钟山烛龙在其北,两眼烨煜如朝暾。” 清 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每见朝暾上窗,即披衣急起,如有人呼促者然。” 《聊斋志异 白于玉》一惊而寤,则朝暾已红。《聊斋志异 念秧》朝暾已上,王始就道。

朝闻夕改

zhāowénxīgǎi

早晨闻过,晚上即改正。形容改正错误之迅速。我们要做到知错必改,朝闻夕改。《晋书 周处传》:“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涂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

朝闻夕死

zhāowénxīsǐ

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先秦孔子《论语 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南朝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自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朝夕

zhāoxī

①早晚。唐 韩愈《送石处士序冬一裘,夏一葛,食朝夕,饭一盂,蔬一盘。时时;日日夜夜。朝夕思慕。《汉书 李广苏建传》朝夕遣人。唐 柳宗元《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足下勤奉养,乐朝夕,惟恬安无事是望也。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汝朝夕待母。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史朝夕狱门外。③一朝一夕,一天的时间。指短时间。只争朝夕。《庄子·山木》故朝夕赋敛而毫毛不挫,而况有大涂者乎!

朝夕相处

zhāoxīxiāngchǔ

从早到晚都在一起。形容常生活在一起,关系密切。孙犁《秀露集·<从维熙小说选>序》:“她之所以能‘青年作家’云云,不过是因为与我朝夕相处,耳闻目染的结果。”冯玉祥《我的生活》第十四章:这时我和梁(喜奎)同住一间房,朝夕相处,相爱如弟兄。

朝阳鸣凤

zhāoyángmíngfèng

比喻品德出众、正直敢谏之人。《诗 大雅 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二十:庚子八月,君果以身殉国耻。噫嘻!可不谓朝阳鸣凤耶!

朝夷暮跖

zhāoyímùzhí

早晨被誉为伯夷,晚上被贬作盗跖。形容时论毁誉多变。明 沈德符《野获编 工部 邵上葵工部》:“邵之两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夷暮跖,亦可以观世变矣。”

朝饔夕飧

zhāoyōngxīsūn

指才疏力薄,除吃饭外别无所能。明 李东阳《后东山草堂赋》:“吾侪细人,朝饔夕飧,观山而不穷其巅,望海而不极其源。”

朝雨

zhāoyǔ

晨雨。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渭城朝雨裛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春。”唐 归仁《题贾岛吟诗台诗》:“天悲朝雨色,岳哭夜猿声。”宋 万俟咏《三台 清明应制》:“见梨花初带夜月,海棠半含朝雨。”明 李贽《初潭集·君臣一·贤臣》:“列精子高听行乎齐湣王,善衣练布衣,白縞冠,顙推之履,特会朝雨,袪步堂下。”②幽欢密爱。宋时彦《青门饮 寄宠人》:“醉里秋波,梦中朝雨,都是醒时烦恼。”

朝云

zhāoyún

①巫山神女名。战国时楚怀王游高唐,昼梦幸巫山之女。后好事者为立庙,号曰“朝云”。 唐 白居易《花非花》:“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②人名。北魏河间王元琛之婢。人名。宋苏轼之妾。本为钱塘妓,姓王,苏轼官钱塘时纳为妾。初不识字,后从轼学书,并略通佛理。轼贬官惠州,数妾散去,独朝云相随。④早晨之云。宋 蒋氏女《减字木兰花 题雄州驿》:“朝云横度。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

朝云暮雨

zhāoyúnmùyǔ

早上是云,晚上是雨。原指古代神话传说巫山神女兴云降雨的事。比喻男女的情爱与欢会。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我想着香闺少女,但生的嫩色娇颜,都只爱朝云暮雨,那个肯凤只鸾单。宋 柳永《迷仙引 才过笄年》:“永弃却、烟花伴侣。免教人见妾,朝云暮雨。”元·关汉卿《望江亭 第一折》唐 李商隐《楚宫诗二首之一》:朝云暮雨长相接,犹自君王恨见稀。参见“巫山wūshān ①”。

朝朝

zhāozhāo

①天天;每天。《列子·仲尼》:“子列子亦微焉,朝朝相与辩。”晋 干宝《搜神记 卷十三》:“始皇时童謡曰:‘城门有血,城当陷没为湖。’有嫗闻之,朝朝往窥。”唐 孟浩然《留别王维诗》:“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唐 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唐 柳中庸《征人怨/征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宋 王炎《南柯子 山冥云阴重》:“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一折》:“白云朝朝走,青山日日閒。” 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 第五六回》:“或另有意外金钱,作为特赐,於是朝朝花酒,夜夜笙歌。”朱德《苦热诗之一》:“雨后朝朝上晓峯,登高缓步气从容。”②每天早晨,参见“朝朝暮暮”。

朝朝寒食

夜夜元宵

zhāozhāohánshíyèyèyuánxiāo早晚都像过节一样。形容生活奢华,整天寻欢作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 卷十五》好不受用!好不快乐!果然是朝朝寒食,夜夜元宵。

朝朝暮暮

zhāozhāomùmù

指每天的早晨和黄昏,指短暂的时间。也有比喻从早到晚,天天如此的用法。传说古代楚怀王游览高唐地区,十分疲倦就在白天小睡了一会,在梦中看见一个仙女说:“我是高唐人,听说你来了,愿意给你当枕席。”楚怀王临幸了她。战国楚·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唐 白居易《长恨歌》:“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宋 秦观《鹊桥仙词》:“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 毛滂《惜分飞词》:“断雨残云无意绪,寂寞朝朝暮暮。今夜山深处,断魂分付潮回去。”

朝锺暮鼓

朝钟暮鼓

zhāozhōngmùgǔ

佛寺晨撞钟,暮击鼓以报时。同“晨钟暮鼓”。唐 李咸用《山中》诗:“朝钟暮鼓不到耳,明月孤云长挂情。”明·梁辰鱼《浣纱记·伐越》百尺高台面太湖,朝钟暮鼓宴姑苏。

朝种暮获

zhāozhòngmùhù

①比喻收益迅速。②比喻时间短促。《汉书 郊祀志下》:“言世有仙人……览观县圃,浮游蓬莱,耕耘五德,朝种暮获。”《晋书·祖纳传》若必月旦,则颜回食埃,不免贪污;盗跖引少,则为清廉。朝种暮获。善恶未定矣。

朝奏

zhāozòu

早晨送呈奏章。犹朝觐,朝见。唐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朝奏暮召

朝奏夕召

zhāozòumùzhào

zhāozòuxīzhào

指早晨上书帝王,晚上就被召见。形容被朝廷任用之速。《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扞主父偃呴资用乏,留久,诸公宾客多厌之,乃上书阙下。朝奏,暮召入见。所言九事,其八事为律令,一事谏伐匈奴。”新唐书《魏元忠传》布衣之人,怀奇抱策,而望朝奏夕召,岂易得哉?元·陈植《金马门赋》公孙大廷之对,相如词赋之材,主父、严、徐之雄辩,少孺、曼倩之诙谐,或朝奏而暮召,或徒步而鼎台。

zhāo I.

勾引。嘲惹(挑逗;撩拨)。《金瓶梅》妇人在家,别无事干,一日三餐吃了饭,打扮光鲜,只在门前帘儿下站着,常把眉目嘲人,双睛传意。②参见“嘲哳”。II.cháo讥笑,拿人取笑:嘲笑。嘲弄。嘲骂。嘲诮。嘲谑。冷嘲热讽。

嘲惹zhāorě

(用言语)挑逗,引诱。《水浒传第二十一回》(阎婆惜)等宋江起身净手,倒把言语来嘲惹张三。《水浒传第八一回》:“原来这李师师是个风尘妓女,水性的人,见了燕青这表人物,能言快説,口舌利便,倒有心看上他。酒席之间,用些话来嘲惹他。”

嘲哳

zhāozhā

形容乐器声或歌声嘈杂。形容鸟鸣声嘈杂。形容说话声音含糊不清。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岂无山歌与村笛,呕哑嘲哳难为听。”《聊斋志异 马介甫》即复握石成拳,擂击无算,妇体几无完肤,嘲哳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