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āi

①水、火、荒旱等所造成的祸害:水灾。火灾。灾难(nàn)。灾害。灾患。②个人的不幸遭遇:招灾惹祸。幸灾乐祸。破财消灾。

灾荒

zāihuāng

由于自然灾害造成饥馑。灾荒频仍。《晋书 元帝纪》天下凋弊,加以灾荒,百姓困穷,国用并匮,吴郡饥人死者百数。

灾悔

灾晦

zāihuǐ

zāihuì


灾难,晦气。《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若是説話的同年生,並肩長,攔腰抱住,把臂拖回,也不見得受這般災晦。《水浒传》第六一回:我一者去那裏燒炷香,消災滅罪;二者躲過這場災晦。《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又不時有那來求子的,來做道場保禳災悔的。

灾祲

zāijìn

犹灾异。续资治通鉴 元纪二十臣等为左右相,才下识昏,当国大任,无所襄赞,以致灾祲,罪在臣等,明 张煌言《天地解而雷雨作》若过为鼓润,而祯祥由之,灾祲亦由之也。《清史稿·后妃传论》外侮迭乘,灾祲屡见。

灾咎


zāijiù

祸殃。焦赣《易林·遘之中孚》:“执热烂手,火为灾咎。”前蜀 杜光庭《常侍丈人山九曜醮词》:“伏惟众圣,俯降福祥;销灾咎于将来,释过尤于既往。” 明 于谦《入春狂风大作加以久无雨雪因以自咎诗》:“愿移灾咎及予躬,免使苍生受憔悴。”《西游记第九七回》:“释放唐僧,庶免灾咎。”《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七》诏特召(刘)瑜问灾咎之征。

灾梨祸枣


zāilíhuòzǎo

从前印书用梨木或枣木刻板。形容滥刻无用不好的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六:“至于交通声气,号召生徒,祸枣灾梨,递相神圣,不但有明末造,标榜多诬,即月泉吟社诸人,亦病未离乎客气矣。”高阳《胭脂井》其中或者有片言只语可采,敬烦删定。至于会不会有灾梨祸枣,非我所能计了。

灾沴

zāilì

①指自然灾害。晋袁宏《后汉纪·顺帝纪下》:"礼制修,奢僭息,事合宜,则无凶咎,然后神圣允塞,灾沴不至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二》帝(赵光义)曰:“若此,贫民田少者,恩常不及。灾沴蠲税,政由穷困,岂以多少为限邪!”《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六》帝(赵光义)曰:“当按问其实。若水旱灾沴,致官课亏失者,非可加刑也。"《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八》(陈)恕等对曰:“今国用军须,所费浩瀚,诸州凡有灾沴,必尽蠲其租,臣等每举权利,朝廷以侵民为虑,皆柅而不行;纵使耿寿昌、桑弘羊复生,亦所不逮。②指伤害。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蔽贤抑才至于千万国、千万年……其为大不祥,蔽塞天地,灾沴万物,孰有大于是欤?"

灾难深重

zāinánshēnzhòng

灾难很多,而且严重。当年军阀混战时期兵乱不定,加上黄河决堤,虫灾连年,老百姓真是灾难深重啊!曹禺《永远向前》:在灾难深重的旧中国时期,毛主席这篇《讲话》坚决有力地指挥着我们。

灾孽

zāiniè

灾祸,祸害。天灾地孽。汉 班固《典引》俾其承三季之荒末,值亢龙之灾孽。” 明沉德符《野获编·勋戚·服色之僭》前驱既不呵止,大老亦不诘责,真天地间大灾孽。

灾愆zāiqiān

罪孽招致的灾祸;灾殃。《西游记第七回》待他灾愆满日,自有人救他。《西游记第二十回》:“只因不受天籙,大反天宫,惹了一场灾愆。”

灾谴

zāiqiǎn

指上天降灾示罚;灾祸。《后汉书·翟酺传》:"自去年已来,灾谴频数。地坼天崩,高岸为谷。"《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政有不当,则见灾谴。" 郭璞《皇孙生请布泽疏》:"宜于此时,崇恩布泽,则火气潜消,灾谴不生矣。"晋书·姚兴载记下》:"灾谴之来,咎在元首。"

灾伤

zāishāng

由天灾人祸招致的损害。 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熙宁之灾伤,本缘天旱米贵。《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九》甲辰,以久雨,避殿,减膳,蠲两淮灾伤州县身丁钱绢,决系囚。 刘致《端正好上高监司 套曲》去年时,正插秧,天反常。那里取若时雨降,旱魃生,四野灾伤。

灾眚

zāishěng

灾殃,祸。《后汉书·郎顗传》:“以此消伏灾眚,兴致升平。”宋 王禹偁《待漏院记》六气不和,灾眚荐至,愿避位以禳之。宋 陆游《病起杂言诗》:“国不可无灾眚,身不可无疢chè疾。无灾之国乱或更速,无疾之身死或无日。”《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二》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三公。《资治通鉴 宋纪十五》(刘)曰:吾执心行己,无愧幽明,若灾眚必至,避岂得免!《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二》兵部郎中、知兖州韩授上言:“迩者亢旱伤稼,天其或者以陛下(宋真宗赵恒)春秋鼎盛,兆民乐业,万一圣心忽生骄佚,故暂加灾眚,用儆睿聪。明 郑若庸《玉玦记·梦神》:“罹灾眚,叹三年,把身拘坎穽。”清 谭嗣同《仁学二三》:“使无水旱沴疠/沴疠兵戈及诸灾眚,不数十年,本国之物产必不能支。”

灾异

zāiyì

指自然灾害或某些异常的自然现象。《汉书·宣帝纪》:“盖灾异者,天地之戒也。”《后汉书·张衡传》:“天鉴孔明,虽疎不失。灾异示人,前后数矣,而未见所革,以复往悔。”《资治通鉴 汉纪二十》初元以来六年矣,按春秋六年之中,灾异未有稠如今者也。《三国演义 第一○二回》:“又成都人民,皆闻柏树夜哭:有此数般灾异,丞相只宜谨守,不可妄动。”《晋书 元帝纪》朕以寡德,纂承洪绪,上不能调和阴阳,下不能济育群生,灾异屡兴,咎徵仍见。唐 刘知几《史通·史官建置》:“国不置史,注记无官,是以行事多遗,灾异靡书。”《资治通鉴 后汉纪四》司天监赵延对曰:“臣之业在天文时日,禳祈非所习也。然王者欲弭灾异,莫如修德。”严复《救亡决论》:“曩己丑、庚寅之间,祈年殿与太和门数月连毁。一所以事天,一所以临民:王者之大事也。灾异至此,可为寒心!”

灾瘴zāizhàng

旧指南方山林湿热之气造成的病患。亦借指疾病、磨难等灾祸。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花关索贬云南传:“关索道:我不伏水土,惹了灾瘴,病入四时,多凶少吉,未知如何。”明 陆采《怀香记·春闺寄简》:“他不施法灸神针,能消灾瘴。”《西游记第八回》:“你可跟他做个徒弟,往西天走一遭来,将功折罪,管教你脱离灾瘴。”

灾迍

灾屯

zāizhūn

zāitún

灾难,祸患宋 苏轼《谢除龙图阁学士表》之二:“流离若此,穷薄可知……故求闲散,以避灾迍。”《西游记》第十回:“寒冰狱、脱壳狱、抽肠狱,垢面蓬头,愁眉皱眼,都是大斗小秤欺痴蠢,致使灾屯累自身。”《西游记第十三回》却说他虽有灾迍,却有救应。

zāi

①移植:栽树。栽植。栽花。栽培。②安上,插上:栽绒。栽赃。③秧子,可以移植的植物的幼苗:桃栽。树栽子。《礼记·中庸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④跌倒:跟头。⑤指失败或出丑。

栽害zāihài

诬陷。《西游记第九七回》:“行者叫道:‘那打誑语栽害平人的妈妈子,且莫哭!’”清 林则徐《晓谕粤省士商军民人等速戒鸦片告示稿》:“向来文武衙门弁兵差役,破获原为不少,而民间惮於查禁,遂以栽害攫物,徇纵诈赃等弊,纷纷藉口,此固不能保其必无。”

zāi

①表示感叹,相当于“啊”。曹操《步出夏门行》幸甚至哉。《世说新语·方正》非人哉。唐·柳宗元《捕蛇者说》旦旦有是哉。《聊斋志异·狼三则》变诈几何哉。②表示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如:敢不畏君王哉;不若鸡犬哉。③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呢”或“吗”。《史记·陈涉世家》安知鸿鹄之志哉。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岂独一琴哉。④表示测度,相当于“吧”。《尚书·尧典》我其试哉!又如:我岂有所失哉!⑤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吧”。 《诗·召南》振振君子,归哉归哉!

zāi I.

①有机化合物的一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胆固醇和多种激素都属于甾类化合物。皮质甾类。②古同“”,祸难。《史记 吕太后本纪》祸盈斯验,苍狗为菑。《史记 孝文本纪》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菑,以诫不治。《史记 孝武本纪》天子既已封禅泰山,无风雨菑,而方士更言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西游记第八七回》连年亢旱,累岁干荒,民田菑而军地薄,河道浅而沟浍空。参见 II.zī  III. z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