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ǎo

①窈窕:a.形容女子文静而美好;b.(宫室、山水)深远曲折。②窈娜:窈窕婀娜。③深远,幽静:窈冥(亦作“杳冥”)。窈窈。窈霭。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窈而深,廓其有容。

窈冥

yǎomíng

①阴暗貌;幽深渺远。《老子·第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庄子·在宥为女入于窈冥之门矣,至彼至阴之原也。《史记·项羽本纪》:“於是大风从西北而起,折木发屋,扬沙石,窈冥昼晦。”吕向注:“窈冥,阴暗也。”宋 司马光《祭齐国献穆大长公主文》:“遐福未终,大期奄及;去白日之昭晰,归下泉之窈冥。”清 刘大櫆《浮山记》:“一日坐阁上,值大雷雨,云雾窈冥。”②遥空;极远处。《庄子·天运》:“动於无方,居於窈冥。” 金 元好问《太室同希颜赋诗》:“壮矣崧维岳,盘盘上窈冥。” 清 姚鼐《效西昆体·渚宫》:“楼观云阳入窈冥,两东门对楚山青。”

窈娜

yǎonà

形容体态柔美。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莲香》:“窈娜如此,妾见犹怜,何况男子。”

窈然

yǎorán

①深远貌;幽深貌。《列子·力命》:“窈然无际,天道自会;漠然无分,天道自运。”宋 欧阳修《丰乐亭记》:“其上丰山耸然而特立,下则幽谷窈然而深藏。”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②幽静貌;深沉貌。晋 葛洪《神仙传·彭祖》:“性沉重,终不自言有道,亦不作诡惑变化鬼怪之事,窈然无为。”

窈窕/窈窱

yǎotiǎo

①娴静貌;美好貌。《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閒也。”《汉书·王莽传上》:“公女渐渍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颜师古注:“窈窕,幽闲也。”唐 韩愈《送区弘南归诗》:“蜃沉海底气昇霏,彩雉野伏朝扇翬,处子窈窕王所妃,苟有令德隐不腓。”前蜀 李珣《南乡子词之四》:“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郭沫若《女神·梅花树下醉歌诗》:“你从你自我当中,吐露出清淡的天香,开放出窈窕的好花。”②妖冶貌。秦 李斯《谏逐客书》:“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於侧也。”《后汉书·列女传·曹世叔妻》:“入则乱髮坏形,出则窈窕作态。”李贤注:“窈窕,妖冶之貌也。”③指美女。《蔡邕青衣赋》:“金生沙砾,珠出蚌泥;叹兹窈窕,产于卑微。”宋 梅尧臣《邃隐堂诗》:“曲房有窈窕,空自事眉额。”清 洪昇《长生殿·定情》:“寰区万里,徧徵求窈窕,谁堪领袖嬪嬙?”④喻指才子。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清 姚鼐《吊朱二亭诗》:“往昔朱子潁,豪才起燕赵,向我道君才,五言几谢朓 ……丙申至江都,遂得访窈窱。”⑤深远貌;幽深貌;秘奥貌;幽深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南朝宋 宗炳《明佛论》:“萍沙见报於白兔,释氏受灭於昔鱼,以示报应之势,皆其窈窕精深,迂而不昧矣。”唐 卢照邻《双槿树赋》:“纷广庭之靃靡,隐重廊之窈窱。”唐 沉亚之《送杜憓序》:“溶出诗吟,至夕过百篇,而窈窕之思杂发。”唐 杜甫《古柏行》:“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宋 王安石《渔家傲 平岸小桥千嶂抱》:“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窈窕淑女

yǎotiǎoshūnǚ

指美丽而有品行的女子。窈窕,身材体态美好的样子。窈,深邃,喻女子心灵美;窕,幽美,喻女子仪表美。淑,好,善良。《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毛传:“窈窕,幽閒也。”

窈窈冥冥

yǎoyǎomíngmíng

是指微妙精深貌。庄子·在宥》:“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素问·徵四失论》:“呜呼,窈窈冥冥,孰知其道?”明 唐顺之《巽峰林侯口义序》:“学者缘此遂以为必绝去形声文字与训诂,求之窈窈冥冥,而后可以为至道。”②渺茫恍忽之貌。《淮南子·精神训》:“古未有天地之时,惟像无形,窈窈冥冥。” 晋 葛洪《抱朴子·祛惑》:“有仙人来迎我,共乘龙而昇天。良久,低头视地,窈窈冥冥。”

yǎo

①屋子里的东南角。《庄子·徐无鬼》吾未尝为牧而牂生于奥,未尝好田而鹑生于宎,若勿怪,何邪?②风吹入孔穴中发出的声音。

yǎo

眼睛眍进去,喻深远:眇。冥。然。不可测。

窅渺/窅眇

yǎomiǎo

深远;精微。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 序》:“是以得一奉宸,逍遥襄城之域;体元则大,怅望姑射之阿。然窅眇寂寥,其独适者已。”张铣注:“窅眇,深远也。”清 陈确 《与刘伯绳书》:“若谓是皇降之本体,泛指造化事说,虚无窅邈,使人从何处体验。”清 赵翼 《瓯北诗话·元遗山诗二》:“搆思窅渺,十步九折,愈折而意愈深,味愈隽。”

窅冥

yǎomíng

①幽暗貌。陆贾《新语·资质》:“(楩柟豫章)仆於嵬崔之山,顿於窅冥之溪。”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清 张岱《陶庵梦忆·朱楚生》:“日晡烟生,林木窅冥。”②遥远处;遥空。唐 李白《春日行》:“帝不去,留镐京;安能为轩辕,独往入窅冥。”唐 方干《题法华寺绝顶禅家壁诗》:“苍翠岧嶢逼窅冥,下方雷雨上方晴。”清 黄子云《大洋诗》:“不觉舟如叶,随风入窅冥。”

窅然

yǎorán

精深貌;深远貌。《庄子·知北游》:“夫道,窅然难言哉!将为汝言其崖略。”张铣注:“筹策明默,窅然深远,难以究探也。”《聊斋志异 陆判》但闻室中笑饮,亮气高声,宛若生前。半夜窥之,窅然已逝。犹怅然。《庄子·逍遥游》:“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往见四子 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窅然丧其天下焉。”陆德明释文:“窅然,犹悵然。”《南史·梁纪上·武帝》:“一驾汾阳,便有窅然之志;暂适 箕 岭,即动让王之心。” 胡韫玉《杂诗答钝庵》之三:“芙蓉媚幽渚,芳菲散清晓;採之赠远人,窅然丧尘扰。”幽暗貌。宋 严羽《山居即事》诗:“磵户寂无人,松萝窅然暝。”《庄子·知北游》:“光曜不得问,而孰视其状貌,窅然空然,终日视之而不见,听之而不闻,搏之而不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