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àn

①全面,到处:遍历(周游)。遍布。遍及。遍野。普遍。参见“朝成暮徧 zhāochéngmùbiàn《庄子·知北游》周遍咸三者,异名同实,其指一也。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汉击匈奴,虽得阴山,枕骸徧野,功不补患。②量词,次,回:看了三遍。

遍地开花

biàndìkāihuā

喻好的事物到处涌现或普遍发展。董必武《祝贺建国十周年》:“遍地开花闹,冲天干劲传。粮棉大增产,煤铁倍加权。”魏焕宗《山区巧打麻雀战》:“史家寨的民兵,掌握了敌人夜间出动的规律,打了他个伏击;军城游击小组配合部队……总之,这两三天是遍地开花。”

徧覆

biànfù

为普遍覆盖;普遍覆育。《韩非子·大体》:“上不天则下不徧覆,心不地则物不毕载。”《后汉书·袁敞传》:“留心曲意,特加徧覆。”参见“并容徧覆”。

遍身

biànshēn

满身。宋 张俞《蚕妇》:“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

遍体鳞伤

biàntǐlínshāng

浑身受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清·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biàn

一说吴地把船叫做艑。一说艑是指浅船。《正字通》形扁,故呼为扁子。其在滩河中,则曰扁滩。 大船;泛指船:“大艑小艒mào/mù。南朝齐 释宝月《估客乐四首》:“大艑珂峨头,何处发扬州。”《唐书·刘崇龟传》乗艑亡去。又《荆州记》湘洲七郡,大艑皆受万斛,非艑皆浅船也。《臧质石城乐》大艑载三千,渐水丈五馀。

biàn

国名。《山海经·大荒北经》流沙之东有国名曰中䡢。

便

biàn I.

①顺利,没有困难或阻碍:便当。便利。便道。便民。②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便宴。便衣。便函(形式比较简便的信件)。简便。随便。便宜(适当地,看事实需要而自行处理事情)。《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五十六》庚午,命赃吏毋便予祠。时言者论臣僚赃累巨万,具载章疏,投闲数月,便得祠禄,请自今皆须三年,故有是命。③便利的时候:便中请来信。④就,马上:说了便做。《三国志 魏书 武帝纪》公(曹操)谓诸将曰:吾降张绣等,失不便取其质,以至于此。⑤排泄屎尿或排泄出来的屎尿:大便。便秘。⑥安也。《庄子·田子方》孔子见老聃,老聃新沐,方将被发而干,慹然似非人。孔子便而待之。《战国策·秦策三》:“食不甘味,卧不便席。”《前汉·武帝纪》便殿火。《注》凡言便殿,便宫,便坐者,所以就便安也。⑦即便。唐 杜甫《兵马行》:“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⑧妥当,适宜。《史记 吕太后本纪》“使人报吕产及诸吕老人,或以为便,或曰不便,计犹豫未有所决。”“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史记·孝文本纪》:“相坐坐收,所以累其心,使重犯法,所从来远矣。如故便。⑨擅长。《三国志 魏书·吕布张邈臧洪传》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II.pián①便便:肚子肥大的样子,如“大腹便便”。②便宜:物价较低:这些东西都很便宜。占便宜(小利,私利。)③便嬖:封建统治者所亲近宠爱的人。④便佞:善于用花言巧语讨好的人。

便安

biànān

便利安稳,便利安适。《后汉书·霍谞传》:“就有所疑,当求其便安,岂有触冒死祸,以解细微?”《三国志·魏志·胡质传》:“在郡九年,吏民便安,将士用命。”唐·刘禹锡《为京兆韦尹谢许折籴表》:“臣自理京邑,不先威刑,唯务便安,所期富庶。”《清史稿·仁宗纪》:“凡我君臣,当以忧盛危明之心,不为苟且便安之计。”

便步

biànbù

①谓惯于步战。《资治通鉴·晋成帝咸和三年》:“陶侃、温嶠军于茄子浦;嶠以南兵习水,苏峻兵便步,令:‘将士有上岸者死!’”胡三省注:“便步,谓便於步战。”②按日常习惯行走的步调,区别于正步。如:队伍通过检阅台后,以便步继续行进。

便辞巧说

biàncíqiǎoshuō

指牵强附会、巧为立说。《汉书·艺文志》:“便辞巧说,破坏形体,说五字之文,至于二三万言。”

便利

biànlì

①敏捷;灵活。②引申为伶俐。③有利;方便。④使方便有利。⑤熟习。⑥排泄屎尿。⑦屎尿。⑧古义,吉利。汉 佚名《古诗 孔雀东南飞》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便面

biànmiàn

扇子的一种,《汉书·张敞传》:“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便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也。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亦曰屏面。”后亦泛指扇面。《汉书·张敞传》中,出现便面一词,为“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吏驱,自以便面拊马。”颜师古注云:“面所以障面,盖扇之类,不欲见人,以此自障面,则得其便,故曰便面。”宋人杨万里《诚斋荆溪集序》:“自此,每过午,吏散庭空,即携一便面。步后园,登古城。”

便辟

biànpì

谄媚逢迎:论语·季氏》:“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黯自言为便辟则不可,自言为愚,岂不信然乎!

便体

biàntǐ

谓体态轻盈。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便文

biànwén

完全依照法令条文而不加更动。《汉书·赵充国传》充国曰:“诸君但欲便文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也。”宋 曾巩《越州赵公救灾》法:廪穷人尽三月当止,是岁尽五月而止。事有非便文者,公一以自任,不以累其属。《续资治通鉴·宋孝宗乾道六年》便文自营以为智,模棱不决以为能。

便宜

biànyí I.

谓斟酌事宜,不拘陈规,自行决断处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续资治通鉴·宋理宗绍定三年》:“凡翻异驳勘之狱,同守臣审鞫,便宜予决,毋得滞留。”《清史稿·选举志二》:“艺徒学堂……均可於中、小学堂便宜附设。”《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大将军霍光风惠以便宜从事。②指便宜行事之权。《隋书·杨谅传》:“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 宋 叶适《奏议·纪纲四》:“收还便宜,使州郡復承平之常制。”清 李渔《奈何天·计左》:“近日又因北方告警,特赐尚方之剑,假以便宜,令我星驰赴剿。”③指有利国家,合乎时宜之事。《汉书·刘敬传》:“敬脱輓輅,见齐人 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宜。’”《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冬十月,陆逊陈便宜,劝以施德缓刑,宽赋息调。宋 杨万里《寄题南城吴子直子常上舍兄弟社仓诗》:“天颜忧喜丞相知,常平使者陈便宜。”《资治通鉴 汉纪十一》每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亦使左右文学之臣与之论难。④方便;顺当。《红楼梦 第四二回》:“你这会子闲着,把送老老的东西打点了,他明儿一早就好走的便宜了。”《再生缘 第二十回》:“康员外所居东首,别有墙门,里面亦通,如要另行出入,亦颇便宜的。”李大钊《桑西门的历史观》:“这种名称,纯是为分类的便宜而加的,并没有褒贬的意味存于其间。”⑤好处。唐 寒山《诗之二七三》:“有人来駡我,分明了了知。虽然不应对,却是得便宜。” 宋 赵长卿《满庭芳·荷花词》:“算劳心劳力,得甚便宜。”《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来纳粟入监的,有几般便宜:好读书,好科举,好中,结末来又有个小小前程结果。”II.piányi①小利益: 得点儿小便宜②使某人得到宽恕:不能便宜了他。③花费很少,尤指与现行价格或实际价值相比较时:便宜货

便宜从事

便宜行事

biànyícóngshì

biànyíxíngshì

自行决定适当的措施或办法。指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斟酌处理,不必请示。《汉书·魏相传》:“传汉兴已来;国家便宜行事。”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三国演义》第四五回: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宋 苏轼《赵清献公神道碑》:“公乞以便宜行事。”宋·文天祥《出真州序》:“二路分见予辞真确,乃云:‘安抚亦疑信之间,令某二人便宜从事。’”

便益

biànyì

方便;便利。不占别人的便益。《儒林外史》第三二回:“我家太老爺拿幾千銀子蓋了考棚,白白便益衆人。

便做

biànzuò

连词。即使;纵然。宋 秦观《江城子词》:“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 朱淑真《蝶恋花 送春》:“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元 孔文昇《折桂令·赠千金奴曲》:“一箇可喜娘身材儿是小,便做天来大福也难消。”明 高明《琵琶记·中秋望月》:“便做人生长宴会,几见冰轮皎洁?”

biàn I.

用麻、麦秸等编成的像辫子的物品,草帽缏。无引申义。II. pián用针缝合,或指把两条边对合缝起来。《说文通训定声》缏,缝缉其边曰缏。《玉篇》缏,缝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