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án

①紧密,没有空隙:严紧。严密。②不放松,认真: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明”)。严饬(a.严格命令;b.谨严)。威严。③郑重,庄重:庄严。尊严。④厉害的:严厉。严苛。⑤重大:严重。⑥畏惧,害怕。《孟子·公孙丑上》:“无严诸侯,恶声至,必反之。”尊敬;尊重。《诗经·商颂·殷武》:“天命降监,下民有严。”《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庄子·天地》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 ⑧指父亲。家严;严命史记·赵世家》:“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⑨姓。

严比yánbǐ

①严密整齐。明 宋濂 《送国子正苏君还金华山中序》以論乎辭章,則體裁嚴比,姿態横逸。②谓严厉追比。《儒林外史第四十回》查該員系四川成都府人,應行文該地方官勒限嚴比歸款可也。

严兵

yánbīng

犹陈兵;部署军队。《魏书·封敕文传》:“敕文先严兵於壍外拒鬭,从夜至旦。”《晋书 惠帝纪》东海王(司马)越严兵徐方,将西迎大驾。《资治通鉴 晋纪四》(司马)玮之起兵也,陇西王(司马)泰严兵将助玮…《新唐书·杜伏威传》:“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謁,勒公祏严兵待变。” 宋 叶适《终论 六》:“虏以得中原为守而不以备我为守,其战妄进而已,其守严兵而已。”

严惩不贷

yánchéngbùdài

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严饬

yánchì

严加整治;严肃告诫。《续资治通鉴 宋纪十二》帝(赵光义)曰:“朕此行盖为苍生祈福,过自严饬,非朕意也。”

严慈

yáncí

严父和慈母的省称。用来形容两种不同类型的爱护、教育方式。《聊斋志异 小谢》蔡喜曰:“妹子未死,吾将速归,用慰严慈。”

严惮

yándàn

畏惧;害怕。《汉书 霍光传》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

严敌

yándí

强敌。《文子·上礼》:“大衝车,高重垒,除战队,使阵死路,犯严敌,百往一返。”《后汉书·袁绍传》:“摧严敌於鄴都,扬休烈於朔土,顾定疆宇。”《北史·齐纪中》:“而卫士升阶已二百许人,皆攘袂扣刃,若对严敌。”

严断

yánduàn

①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北史 本纪卷七北齐文帝高洋》而素严断临下,加之默识强记,百僚战栗,不敢为非。②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③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严父

yánfù

尊敬父亲。孝经·圣治》:“人之行莫大於孝,孝莫大於严父。”②父亲。旧谓父严母慈,故多称父为“严父”。韩非子·难一》:“举琴而亲其体,虽严父不加於子,而 师旷 行之於君,此大逆之术也。”晋书·夏侯湛传》:“受学于先载,纳诲于严父慈母。”宋史·司马光传》:“在洛时,每往夏县展墓,必过其兄旦。旦年将八十,奉之如严父,保之如婴儿。”

严恭

严龚

yángōng

庄严恭敬。《尚书·无逸》昔在殷王中宗,严恭寅畏天命。孔传:言太戊严恪恭敬,畏天命。《亢仓子·训道》君后所爱,虽小物,必严龚。《晋书 文帝纪》公严恭寅畏,底平四国,式遏寇虐,苛厉不作,是用锡公武贲之士三百人。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祝盟》所以寅虔於神祇,严恭於宗庙也。唐 陈叔达《太庙祼地歌辞》大哉孝思,严恭祖禰。《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二》若陛下(宋孝宗)之心严恭兢畏,常如奉祠之际,则君子、小人终可分,治道终可成清 曾国藩《养晦堂记》吾友刘君孟容,湛默而严恭,好道而寡欲。

严驾

yánjià

整备车马。后书·方术传上·杨由:“由尝从人饮,勑御者曰:‘酒若三行,便宜严驾。’”三国魏 曹植杂诗之五:“僕夫早严驾,吾将远行游。” 《资治通鉴 魏纪六》于时羽檄交至,人马擐甲,严驾已讫…南朝 宋 谢灵运折杨柳行:“辞诀未及终,严驾一何早。”

严君yánjūn

①父母之称。指父亲。有尊严的君王,代指父母特别是父亲的威严。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序致》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②秦樗里子受封于严,因号严君。

严客

yánkè

犹贵客。《史记·滑稽列传若亲有严客,髡帣韝鞠,侍酒于前,时赐馀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木樨的别名。

严刻yánkè严厉尖刻。措辞严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梁孝元世,有中书舍人,治家失度,而过严刻。

严勒

yánlè

严加约束。《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五》其五,乞严勒四寨指挥使,悉索前日所虏彭州男女老幼集于营场,有父子、兄弟、夫妇自相认者即使相从,牒具人数,部送招安寨,有敢私匿一人者斩《金史·移剌福僧传》:“沿边军官私役军人,边防不治,及扰动等事,按察司专一体究,各路宣差提控,严勒禁治。”

严冷

yánlěng

严肃而冷峻。宋 苏轼《题赵屼屏风与可竹》:“与可所至,诗在口,竹在手……一日不见,使人思之。其面目严冷,可使静险躁,厚鄙薄。"《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十八》人材虽难知,但议论刚正,面目严冷,则其人必不肯为非;阿谀便佞,固宠患失,则其人必不可用。《明史·罗喻义传》:”喻义性严冷,闭户读书,不轻接一客。"鲁迅《故事新编·铸剑》:“他严冷地说:'仗义,同情,那些东西,先前曾经干净过,现在却都成了放鬼债的资本。'"

严烈

yánliè

严厉。《后汉书·阜陵质王延传》:“延性骄奢而遇下严烈。”《新唐书·丘行恭传》:“行恭所守严烈,僚吏畏之。”郭沫若《学生时代·我的学生时代》:“后来赵尔巽下出严烈的命令,要学生复课,不然就要严办。”

严明

yánmíng

指赏罚分明。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魏书·皇后传·文成文明皇后冯氏》后性严明,假有宠待,亦无所纵。③谓准确而分明。

严命

yánmìng 

对君父、长上之命的敬称。史记·赵世家》:“进受严命,退而不全,负孰甚焉。” 唐 张九龄《谢知制诰状》:述宣圣旨,诚恐不逮,跪受严命,伏增悚惕。”明 叶宪祖《鸾鎞记·合谮》:“小人领老爷严命,去见温秀才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偷桃》:“老夫止此儿,日从我南北游。今承严命,不意罹此奇惨。”

严能

yánnéng

整饬chì干练。《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一年》:“西昌侯鸞/为太祖所爱。鸞性俭素,车服仪从,同於素士,所居官名为严能,故世祖亦重之。”《资治通鉴 魏纪一》(贾)逵曰:“州本以六条诏书察二千石以下,故其状皆言严能鹰扬,有督察之才,…”

严气正性

yánqìzhèngxìng

气:脾气;性:性格。性格刚直,毫不苟且。《后汉书·孔融传论》:“夫严气正性,覆折而已。”清·林则徐《谕洋商责令夷人呈缴烟土稿》:“必须严气正性,晓以利害。”

严切yánqiē

①严峻;严厉。《后汉书·陈宠传》:“是时承永平故事,吏政尚严切,尚书决事率近於重。 宠以帝新即位,宜改前世苛俗。”明 朱有燉《香囊怨第二折》:“周生的父亲十分严切,想是不知他儿子在彼行走。”其父大怒,写着严切手书,差着两个管家,到京催他起身。②犹严密;严格。吴组缃《山洪二八》:“戚先生相信游击队所到的地方,政治风气有了改变,再加他们主持工作的严切注意,应制得法,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参见“严密”。

严亲yánqīn指父母。单指父亲。《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孙富道:兄飘零岁馀,严亲怀怒,闺阁离心。

严丝合缝

yánsīhéfèng

指缝隙严密闭合。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每句话都应付得严丝合缝,滴水不漏,一切仪节,也是庄肃隆重。”

严邃

yánsuì

森严;幽深。唐 薛用弱《集异记补编·张光晟》:“迫蹙甚急,即入一府署,严邃异常。”《资治通鉴·唐肃宗至德元载》:“草野之臣,必知有今日久矣,但九重严邃,区区之心,无路上达。”

严凝

yánnínɡ

①犹严寒。《礼记·乡饮酒义》:"天地严凝之气,始於西南,而盛於西北,此天地之尊严气也,此天地之义气也。"唐 顾况 《补亡诗·十月之郊》:"冬日严凝,言纳其阳,和风载升。"②形容脸色严厉。《续资治通鉴·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朕每读书,见古帝王多自尊大,深拱严凝,谁敢犯颜言事。"

严师

yánshī

①尊敬老师。《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郑玄注:“严,尊敬也。”②要求严格的老师。孙膑《兵法·将德》:“爱之若狡童,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 《资治通鉴 梁纪十五》(苏)绰常谓“为国之道,当爱人如慈父,训人如严师。”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阮龙光》:“未遇严师,不亲諍友。” 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九》:“自从我到数学研究所以来,在严师、名家和组织的培养、教育、熏陶下,我是一个劲儿钻研。”

严饰

yánshì

装饰美盛;盛饰。晋 法显《佛国记》:“其城门上张大幃幕,事事严饰,王及妇人采女皆住其中。”《晋书 符坚载纪上》坚严饰卤簿,亲饯(苟)苌等于城西,赏行将各有差。《妙法莲华经·序品》:“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淄水》:“庙在山之左麓,庙像东面,华宇修整,帝图严饰,轩冕之容穆然。”唐 薛用弱《集异记·崔韬》:“见一女子,奇丽严饰,昇厅而上。”叶圣陶《倪焕之三》:“他原以为自己沉沦在地狱里,谁知竟有人严饰这个地狱,使它成为天堂。”

严限追比

yánxiànzhuībǐ

要求定期完成,否则将受重罚。·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两股间脓血流离,并虫不能行捉矣。”

严刑

yánxíng

极厉害残忍的刑法或刑罚。贾谊《过秦论 下》:“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震;及其衰也,百姓怨而海内叛矣。《三国志 吴书 吴主传》以为奔丧立科,轻则不足以禁孝子之情,重则本非应死之罪,虽严刑益设,违夺必少。唐 魏征《谏太宗十思疏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严刑峻法

yánxíngjùnfǎ

峻:严酷。严厉的刑罚和严峻的法令。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十二章:若仍严刑峻法,使直言者常获重谴;日日讲聚敛,使百姓生机愈困,则天下事不堪问矣。

严于律己

yányúlǜjǐ

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 每个党员都要发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优良传统。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严阵以待

yánzhènyǐdài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

严整

yánzhěng

①指(队伍)严明整齐。②严肃;严格。《宋书 本纪武帝下》上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未尝视珠玉舆马之饰,后庭无纨绮丝竹之音。③谨严;严密。④工整;庄重。

严正yánzhèng

严肃正直;严格公正。严肃正当。《孙膑兵法·威王问》田忌曰:“敌众且武,必战有道乎?”孙子曰:“有。埤垒广志,严正辑众,避而骄之,引而劳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必以为久。” 

严重

yánzhòng

①指地位高、威势重的人。②敬重。③严肃稳重。《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上》长上短下,沈深严重。《隋书 帝纪卷一高祖杨坚下》上性严重,有威容,外质木而内明敏,有大略。④犹严酷;严厉。⑤重大。⑥形容情势紧急危险。⑦过于笨重。

严妆

yánzhuāng

认真地打扮。《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聊斋志异 西湖主》日方暮,一婢前白,”公主己严妆讫。“遂引生就帐。

严装

yánzhuāng

整饬;使严整。装束整齐。整理行装。《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每朝谒陵庙,常夜分严装,衣冠待明。” 《聊斋志异 缢鬼》范(生)不语,中心疑怪,谓必奔妇,将严装以就客也。鲁迅《所闻》诗:“华灯照宴敞豪门,娇女严装侍玉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