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 | xuě | ①天空中飘落的白色结晶体,多为六角形,是天空中的水蒸气冷至摄氏零度以下凝结而成:雪花。雪山。雪中送炭(喻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②洗去,除去:报仇雪恨。为国雪耻。平反昭雪。宋 张孝祥《水调歌头 和庞佑父》:“雪洗虏尘静,风约楚云留。何人为写悲壮,吹角古城楼。”③擦拭:“晏子独笑于旁,公雪涕而顾晏子”。④姓。 |
雪案 | xuěàn | 原指映雪读书时的几案,后泛指书桌。《西游记第九十七回》少年向雪案攻书,早岁在金銮对策。 |
雪白 | xuěbái | 洁白如雪。宋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
雪藏 | xuěcáng | 用雪把东西埋藏起来,引申为隐藏。如,比赛中,一方故意隐藏自己的主力队员就叫雪藏。 |
雪耻 | xuěchǐ | 洗掉耻辱。《战国策·燕策二》:“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收八百岁之蓄积。”汉 桓宽《盐铁论·盐铁箴石》:“今有司以不仁,又蒙素飡,无以更责雪耻矣。”《晋书 元帝纪》卿指诏丞相,具宣朕意,使摄万机,时据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唐 杜甫《哀王孙》诗:“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唐 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周文用吕望於屠钓,齐桓起宁戚於饭牛,雪耻蒙光,去辱居贵。”唐 李商隐《韩碑》:“誓将上雪列圣耻,坐法宫中朝四夷。”宋·岳飞《满江红 写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清 冯桂芬《制洋器议》:“有可自强之道,暴弃之而不知惜,有可雪耻之道,隐忍之而不知所为。”老舍《四世同堂 三九》:“你们须忍耐,坚强的沉毅的忍耐,心中永别忘了复仇雪耻。” |
雪除 | xuěchú | ①清除。《汉书·王莽传下》:“诸欲依废火刘,皆沃灌雪除,殄灭无餘杂矣。”②昭雪赦免。宋 范仲淹《权三司盐铁判官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君墓表》:“婺人薛惟简,先有寃状,父徒子黥,君雪除之。” |
雪堆 | xuěduī | 雪的淤积物。宋 陆游《梅花绝句 二首》:“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梅花如雪堆) |
雪愤 | xuěfèn | 洗雪冤恨。唐 陈子昂《为朝官及岳牧贺慈竹再生表》:“乃降明制,发德音,恤淫刑,蠲虐。于是幽魂雪愤,遗噍昭苏。”《宋史·外国传七·渤海》:“当灵旗破敌之际,是邻邦雪愤之日。”《三国演义第四四回》:“不想鲁子敬从江夏带刘备军师诸葛亮至此,彼因自欲雪愤,特下説词以激主公。” |
雪肤 | xuěfū | ①洁白的皮肤。唐 白居易《长恨歌》:“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秦牧《艺海拾贝·神速的剪影》:“通过这二十几个字,一个雪肤花貌、十指纤纤、唇红齿白、云鬓蛾眉、秋水盈盈、嫣然含笑的古代美女的形象,就呈现在人们眼前了。”②指白花。宋 苏轼《花落复次前韵》:“披衣连夜唤客饮,雪肤满地聊相温。”③指洁白的纸张。宋 苏轼《六观堂老人草书诗》:“苍鼠奋髯饮松腴,剡藤玉板开雪肤。”王十朋集注:“雪肤言纸之白。” |
雪脯 | xuěfǔ | 内衣。《红楼梦第六十五回》(尤三姐)身上穿着大红小袄,半掩半开的故意露出葱绿抹胸,一痕雪脯;底下绿裤红鞋,鲜艳夺目。
|
雪海 | xuěhǎi | ①唐 代西北边境地名。故址在前苏联境内,距伊塞克湖不到百里。唐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陈铁民等校注:“西突厥史料谓应指乏驛岭上诸小湖。”唐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新唐书·西域传下·康》:“出安西西北千里所,得勃达岭 ……北三日行度雪海,春夏常雨雪。”②广阔深厚的积雪。宋 陆游《雪中登云泉上方诗》:“滃滃云堆上,茫茫雪海中。”③比喻如海洋似的梅花。《随园诗话 补遗卷三》引 清 陈岸亭《忆梅诗》:“相思雪海应同涨,一笛江城忍便吹。”④白色海涛。唐 刘禹锡《客有为余话天坛遇雨之状因以赋之》:“滉瀁雪海翻,槎牙玉山碎。” |
雪窖 | xuějiào | ①积雪覆盖下的地窖。魂消雪窖。宋 汪元量《浮丘道人招魂歌》:"啮毡雪窖身不容,寸心耿耿摩苍穹。"②借指酷寒和酷寒的地区。《宋史·朱弁传》:"其后,伦复归,又以弁奉送徽宗大行之文为献,其辞有曰:'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③比喻水珠飞溅的水潭。金 元好问《宝岩纪行》诗:"哀湍下绝壑,电击龙怒斗。崩奔飜雪窖,莹滑泻琼甃。" |
雪窖冰天 | xuějiàobīngtiān | 窖:收藏东西的地洞。到处是冰和雪。形容天气寒冷,也指严寒地区。《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雪窖;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清 黄遵宪《归过日本志感》诗:今日荷戈边塞去,可堪雪窖复冰天。 |
雪活 | xuěhuó | 洗刷冤情而活人生命。《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五》己已,(宋真宗赵恒)诏:“自今官吏雪活人命者,并理为劳绩。”《宋史·乔执中传》:“ 执中 宽厚有仁心,屡典刑狱,雪活以百数。” |
雪浪 | xuělàng | ①白色浪花。《水浒传第一百一十一回》到得扬子江边,凭高一望,淘淘雪浪,滚滚烟波,是好江景也!②指鲜白的茶水。③扬起的积雪。④指雪浪石。 |
雪理 | xuělǐ | 洗雪审理。雪理冤滞。宋 朱弁《曲洧旧闻 卷五》数年以来,锻炼刑狱,至二万二千馀事,而诉理所才八百馀事。则知贫弱不能自诉及流移死亡而无人为雪理者,皆在八百事之外也。 |
雪柳 | xuěliǔ | ①落叶灌木。叶子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有光泽,花白色,有香气。供观赏。也叫过街柳或稻柳。②宋代妇女在立春日和元宵节时插戴的一种绢或纸制成的头花。宋 李清照《永遇乐》词:“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宋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词》:“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③旧时丧家在灵前供奉或出殡时用做仪仗之物。用白纸花连缀成串,挂在木棍上而成。 |
雪泥 | xuění | ①雪后泥路。唐 李商隐《西南行却寄相送者诗》:“百里阴云覆雪泥,行人只在雪云西。”宋 苏辙《怀渑池寄子瞻兄诗》:“相携话别郑原 上,共道长途怕雪泥。”宋 陆游《雪夜诗之二》:“村路雪泥人断行,佛灯一点絳纱明。”②“雪泥鸿爪”的略语。元 萨都剌《经姑苏与张天雨杨廉夫郑明德陈敬初同游虎丘山次东坡旧题韵》:“踪跡留雪泥,宇宙寄泡影。”《随园诗话补遗卷二》引清周之桐《和钮牧村元夕招饮即送赴皖上》:“江馆雪泥传彩笔,桃花红雨送春潮。” |
雪泥鸿爪 | xuěníhóngzhǎo | 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清·陶宗佑《中国文学之概观》雪泥鸿爪,惟留一幅悲怆之影于吾汉族历史之中,良可慨已。 |
雪虐风饕 | xuěnüèfēngtāo | 虐:暴虐;饕:贪残。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形容天气非常寒冷。唐 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岁弊寒凶,雪虐风饕。”宋 陆游《雪中寻梅》诗:幽香淡淡影疏疏,雪虐风饕亦自如。 |
雪片 | xuěpiàn | 指飘落的雪花。唐 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
雪晴 | xuěqíng | 雪止天晴。唐 戴叔伦《调笑令 边草》:“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宋 陆游《雪后寻梅偶得绝句之一》:“雪晴萧散曳笻枝,小坞寻梅正及时。”元 无名氏《渔樵记楔子》:“且喜今日雪晴了也,我要去打柴。”清 郑燮《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
雪山 | xuěshān | 常年积雪的高山。唐 王昌龄《从军行之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指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 |
雪上加霜 | xuěshàngjiāshuāng | 这种气象现象是可以产生的。比喻接连遭受灾难,损害愈加严重。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卷十九》饶你道有什么事,犹是头上着头,雪上加霜。《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六》(法轮)见说徒弟逃走,家私已空,心里已此苦楚,更是一番毒打,真个雪上加霜,怎禁得起? |
雪狮子向火 | xuěshīzixiànghuǒ | 喻被迷醉而瘫软。《水浒传第一百零一回》王庆看到好处,不觉心头撞鹿,骨软筋麻,好便似雪狮子向火,霎时间酥了半边。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走迟了,只教你做雪狮子向火,酥了半边。”元 柯丹丘《荆钗记·遐契》:“若説我姪女儿,只教你雪狮子向火,酥了一半。” 清 洪昇《长生殿·弹词》:“哎呀,好快活,听的喒似雪狮子向火哩。” |
雪涕 | xuětì | ①擦拭眼泪。《列子·力命》:“晏子独笑於旁。公雪涕而顾晏子。”《北齐书·神武帝纪上》:“神武亲送之郊,雪涕执别,人皆号慟。”清 谭嗣同《江行感旧诗》:“悲秋賸有桓宣武,雪涕重经战鸟山。”②晶莹泪珠。唐 李绅《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望天收雪涕,看镜揽霜鬚。”蒋和森 《红楼梦论稿 再版后记》:“临书挥雪涕,将夜歌重温,恨天遽夺千秋笔。” |
雪夜访普 | xuěyèfǎngpǔ | 指 |
雪云 | xuěyún | 降雪的阴云。唐 杜甫《奉观严郑公厅事岷山沲江画图十韵》:“雪云虚点缀,沙草得微茫。”宋 范成大《次韵孙长文泊姑苏馆》:“闻道扇舟春共载,雪云虽冷不相干。”宋 黄裳《喜朝天·腊中雪后东湖闲宴词》:“雪云浓,送愁思,衾寒更怯霜风。”宋 李元膺《洞仙歌 雪云散尽》:“雪云散尽,放晓晴池院。杨柳于人便青眼。更风流多处,一点梅心,相映远,约略颦轻笑浅。” |
雪中送炭 | xuězhōngsòngtàn |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 |
鳕 | xuě | 鳕鱼:下颌有一条大须,口大吻突,肉洁白如雪,生活在寒冷的深海中。肝脏含大量维生素,是制鱼肝油的重要原料。通称“大头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