毙斃 | bì | ①死:毙命。击毙。清 蒲松龄《狼》: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②仆倒:“郑人击简子中肩,毙于车中”。 |
毙而后已 | bìérhòuyǐ |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明·田汝成《阿寄传》公尔忘私,毙而后已,是岂寻常所可及哉! |
毙死 | bìsǐ | 仆倒而死。《国语·晋语九》:“民罢力以完之,又毙死以守之,其谁与我?”韦昭注:“毙,踣bó也。”参见“毙踣”。 |
毙踣 | bìbó | 犹倒毙。唐 韩愈《论天旱人饥状》:“寒馁道涂,毙踣沟壑。”《资治通鉴 唐纪七十九》御膳不足于糗粮,王侯毙踣于饥寒。《续资治通鉴 宋纪五十五》宰相陈执中家,捶挞女奴迎儿致死,一云执中亲行杖楚,以致毙踣,一云嬖妾阿张酷虐殴杀。宋 苏轼 《论边将隐匿败亡宪司体量不实札子》:“马之饥瘦劳苦,则有毙踣,奔逸之忧;民之困穷无聊,则有沟壑、盗贼之患。” |
陛 | bì | ①陛下:对国王或皇帝的敬称。②陛见:谒见皇帝。③宫殿的台阶:陛级。阶陛。《资治通鉴 汉纪六》人主之尊譬如堂,群臣如陛,众庶如地。 |
狴犴 | bì‘àn | ①传说中的兽名。《封神演义第三八回》把狴犴一拍,也起在空中,随后赶来。②指恶狗。③指牢狱。《水浒传第三九回》兴狂忽漫题新句,却被拘挛狴犴中。 |
陛兵 | bìbīng | 皇宫前夹殿陛而立的警卫士兵。《三国志·魏志·夏侯玄传》:“嘉平六年二月,当拜贵人,丰等欲因御临轩,诸门皆有陛兵,诛大将军,以玄代之。” 唐 郑畋《闻号诗》:“陛兵偏近羽林营,夜静仍传禁号声。”《资治通鉴 魏纪九》可因腊会有陛兵以诛之。 |
陛辞 | bìcí | ①指朝官离开朝廷,上殿辞别皇帝。《续资治通鉴 宋纪八十三》(范纯仁)陛辞日,命坐,赐茶,慰劳甚渥。《续资治通鉴 晋纪十八》(李纲)陛辞,又为帝道唐恪、聂昌之奸,任之必误国,言甚激切。《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辛次膺)陛辞,帝(宋孝宗)甚惜其去。《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八》(魏杞)陛辞,奏曰:“臣将旨出疆,岂敢不勉!万一无厌,愿速加兵。”帝(宋孝宗)善之。②面见皇帝辞官。 |
陛戟 | bìjǐ | 谓持戟侍卫于殿阶两侧。《汉书·霍光传》:“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颜师古注:“陛戟谓执戟以卫陛下也。”《资治通鉴 汉纪十》是时,中郎东方朔陛戟殿下,辟戟而前曰:“董偃有斩罪三,安得入乎!” 《资治通鉴 汉纪十六》侍御数百人皆持兵,期门武士陛戟陈列殿下《资治通鉴 汉纪三十三》臣前至蜀,述陛戟而后进臣。 |
陛卫 | bìwèi | ①帝王御前护卫的士兵。《后汉书·马援传》:“援素与述同里閈,相善,以为既至当握手欢如平生,而述盛陈陛衞,以延援入。”《新唐书·苏安恒传》:“百姓托义以清君侧,逐鹿之人叩关而至,陛衞左右,从中以应。”②在宫禁中宿卫。《后汉书·礼仪志中》:“夜漏上水,朝臣会,侍中、尚书、御史、謁者、虎賁、羽林郎将执事,皆赤幘陛衞。” |
狴 | bì | 狴犴:传说中的兽名。古代牢狱门上绘其形状,故又用为牢狱的代称。 |
狴犴 | bì'àn | ①龙生九子之一,形象老虎,传说其好诉讼,故狱门或官衙正堂两侧立其形象。又叫宪章。相貌像虎,有威力,又好狱讼之事,人们便将其刻铸在监狱门上。虎是威猛之兽,可见狴犴的用处在于增强监狱的威严,让罪犯们望而生畏。狴犴既是牢狱的象征,又是黎民百姓的守护神。《陈书 本纪卷六后主陈叔宝》眷兹狴犴,有轸哀矜,可克日于大政殿讯狱。《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七》王曾谓:“天下皆一覆奏,则死囚充满狴犴,久不得决;请狱疑若情可矜者听上请。”《聊斋志异 江城》(高)生日在兰麝之乡,如犴陛中人,仰狱吏之尊也。②指牢狱。《水浒传第三十九回》赝书不遂英雄志,失脚翻成狴犴囚。 |
狴牢 | bìláo | 牢狱。焦赣 易林·比之否:“失意怀忧,如幽狴牢。”《旧唐书·刘瞻传》:“两家宗族,枝蔓尽捕三百餘人,狴牢皆满。”《资治通鉴 唐纪四十八》陛下(德宗李适)但敕诸镇各守封疆,彼(李希烈)既气夺算穷,是乃狴牢之类,不有人祸,则当鬼诛。《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四》今(苏)轼但以文辞为罪,非大过恶,臣恐付之狴牢,罪有不测。 |
梐 | bì | 古代官署前拦挡行人的栅栏,用木条交叉制成。梐枑(牢笼)行马,古代官府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子,如“设梐梐再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