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 | xī | ①哺乳动物,形状略像牛,皮粗而厚,多皱纹。角生在鼻上,产于印度一带的只生一只角,产于非洲的有两只角,可做器物,亦可入药(通称“犀牛”):犀箸:犀角筷子。犀甲。犀照。灵犀。唐 杜甫《丽人行》:“犀箸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②坚固:犀舟(坚固的船)。犀利(锐利;锋利)。灵犀:传说犀牛角中有条白线,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叫灵犀。《孙膑兵法 兵情》矢,金在前,羽在后,故犀而善走。③瓠子的籽实。瓠犀指洁白整齐的妇女牙齿。参见“瓠犀”。 |
犀带 | xīdài | 饰有犀角的腰带。以犀角作器物装饰。唐 白居易《元微之除浙东观察使喜赠长句》诗:"稽山镜水欢游地,犀带金章荣贵身。"宋 叶适《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及赐桧犀带,忽问:'枢密有否?'"《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二十八》(金主)赐(萧)肄通天犀带。《明史·张居正传》:" 居正举於乡,璘解犀带以赠,且曰:'君异日当腰玉,犀不足溷子。'" |
犀甲 | xījiǎ | ①犀牛皮制的铠甲。犀皮不常有,或用牛皮,亦称犀甲。战国楚 屈原《九歌 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②借指军队。 |
犀角烛怪 | xījiǎozhúguài | 借以赞美诗文的深刻。鲁迅先生诗歌的深刻,有如犀角烛怪,使社会上的一切“怪物”都现了原形。《晋书·温峤传》:“峤旋武昌,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毁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灭,奇形怪状。” |
犀利 | xīlì | ①坚固锐利。多指兵器。《资治通鉴 魏纪九》彼上下相习,五兵犀利,我将易兵新,器仗未复。《汉书·冯奉世传》:“然羌戎弓矛之兵耳,器不犀利,可用四万人,一月足以决。”颜师古注:“如淳曰:‘今俗刀兵利为犀。’晋灼曰:‘犀,坚也。’晋説是。”唐 刘长卿《杂咏·古剑》:“儻遇拂拭恩,应知剸犀利。”《明史·云南土司传三·者乐甸》:“日事攻战,鎧械犀利。”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 第三部二八》:“余静的心像是给犀利的刀子绞割。”②形容语言、文辞、感觉、眼光等的尖锐锋利。 唐 刘禹锡《唐故相国赠司空令狐公集记》:“未几改职方知制誥,词锋犀利,絶人远甚。” 太平天囯 洪仁玕《军次实录》:“笔尖犀利甚干戈,挥洒从心任欲何?”茅盾《创造一》:“他心里暗恨李小姐 ……便借端发泄,很犀利的把李小姐批评了一番。”梁斌《红旗谱二四》:“他讲着,掀动浓厚的眉毛,睁开圆大的眼睛,射出犀利的光芒。” |
犀牛望月 | xīniúwàngyuè | 比喻见到的不全面。《关尹子 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第四卷:“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 |
犀燃烛照 | xīránzhúzhào | 犹犀照牛渚。清 王韬《使才》:“使臣行辕宜设译官数员,汇观各处日报而撷取要略,译以华文,寄呈总理衙门;则泰西迩日之情形,正如犀燃烛照,无所遁形。” |
犀首 | xīshǒu | ①战国魏官名。公孙衍曾为此官,故借称公孙衍。《庄子·则阳》:“魏莹与田侯牟约,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公孙衍闻而耻之曰:‘君为万乘之君也,而以匹夫从讎!衍请受甲二十万,为君攻之。’” 陆德明释文:“犀首,魏官名也。司马云:‘若今虎牙将军,公孙衍为此官。’” 廖仲恺《壬戌六月禁锢中闻变有感诗》:“犀首从仇师不武,要离埋骨草空青。”②《史记·张仪列传》:“陈軫曰:‘公何好饮也?’ 犀首曰:‘无事也。’”后即以“犀首”指无事好饮之人。唐 韩愈《秋怀诗之三》:“犀首空好饮,亷颇尚能饭。”宋 辛弃疾《瑞鹧鸪·乙丑奉祠归舟次馀干赋词》:“孰居无事陪犀首,未办求封遇万松 。” |
犀兕 | xīsì | ①犀牛和兕(凶犀牛)。《山海经·南山经》东五百里,曰祷过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犀兕,多象。②指犀兕的皮。③指以犀兕皮制的甲或盾。 |
犀象 | xīxiàng | ①犀牛和象。《孟子·滕文公下》:“(周公)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史记 孝武本纪》兕旄牛犀象之属弗用。晋 左思《蜀都赋》:“孔翠羣翔,犀象竞驰。”宋 陆游《玉局观拜东坡先生海外画像诗》:“气力倒犀象,律吕谐鸞凤。”《说岳全传 第十一回》:“凡剑之利者,水断蛟龙,陆剸犀象。” ②犀角和象牙。秦 李斯《上书秦始皇》:“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文选·张衡《东京赋》:“贱犀象,简珠玉。”吕延济注:“犀象,牙角也。”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上》:“李汧公勉为岭 南节度使,罢镇。行到石门 停舟,悉搜家人犀象,投于江中而去。” ③表示人才,参见“拔犀擢象”。 |
犀照牛渚 | xīzhàoniúzhǔ | 比喻洞察幽微。《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明·高启《青丘子歌》高攀天根探月窟,犀照牛渚万怪呈。 |
犀麈 | xīzhǔ | 即犀柄麈尾。《红楼梦 第三六回》:“(袭人)手里做针线,旁边放着一柄白犀麈。”参见“犀柄麈尾”。以犀角为柄的麈尾。 |
犀筯 | xīzhù | 用犀角制成的筷子。 唐 杜甫 《丽人行》:“犀筯厌飫久未下,鸞刀缕切空纷纶。” |
樨 | xī | 樨与木组词”木樨”,是一种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花供观赏,亦可做香料。这种植物的花,通称“桂花”;又指加肉、木耳等烹调的鸡蛋,如“木樨/犀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