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宰杀牲畜,引申为大量残杀:屠宰。屠刀。屠户。屠夫。屠杀。屠戮。屠城。屠龙之技(喻高超而不实用的技艺,参见“屠龙”)。东汉 班固《苏武传》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续资治通鉴 卷第一百六十五》蒙古图垒分骑兵三万入大散关,攻破凤州,径趋华阳,屠洋州,攻武休,开生山…。②止住、驱除。宋 王令《暑旱苦热》:“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③屠苏:a.古书上说的一种草;b.草庵;c.古代一种酒名。④姓。

屠肠决眼

túchángjuéyǎn

屠肠:剖腹出肠;决眼:挖出眼睛。形容死得异常惨烈。《史记·刺客列传》:“聂政大呼,所击杀者数十人,因自皮面决眼,自屠出肠,遂以死。”

屠城

túchéng

破城时杀尽其民。《后汉书 刘表传》至令将军忘孝友之仁,袭阏、沈之迹,放兵抄突,屠城杀吏,冤魂痛于幽冥,创痍被于草棘。

屠钓

túdiào

宰牲和钓鱼。旧指操贱业者。韩诗外传卷八:“太公望少为人壻,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於棘津,钓於磻溪。”三国魏 曹植《陈审举表》:“吕尚之处屠钓,至陋也。”《宋书 卷九 后废帝纪》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闾,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厉浇风,扶益淳化者,凡厥一善,咸无遗逸。《资治通鉴 宋纪十》是以太公起屠钓为周师,傅说去版筑为殷相,明扬幽仄,唯才是与。唐 杜甫《伤春诗之三》:“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二一八》:“随身百轴字平安,身世无如屠钓宽。”

屠毒笔墨

túdúbǐmò

用笔墨毒害人。比喻内容不好的书。你不要再制造屠毒笔墨了。

屠贩

túfàn

屠者贩夫。亦指地位低微的人。北齐 刘昼《新论·妄瑕》:“樊噲,屠贩之竪;萧曹,斗筲之吏。”《新唐书·中宗八女传》:“(安乐公主)与太平等七公主皆开府,而主府官属尤滥,皆出屠贩。”宋 欧阳修《释秘演诗集序而智谋雄伟非常之士,无所用其能者,往往伏而不出,山林屠贩,必有老死而世莫见者,欲从而求之不可得。清 黄景仁《济南病中杂诗之一》:“匿名屠贩下,伏枕海山秋。”

屠各

túgè

匈奴部落名。后至西晋杂居西北沿边诸郡。《晋书 载记第十三章符坚传》屠各张罔聚众数千,自称大单于,寇掠郡县。

屠狗

túgǒu

宰狗。后亦泛指出身低微者,或隐于市廛暂不得志的侠义之士。史记·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噲者,沛人也,以屠狗为事。”张守节《正义》:“时人食狗,亦与羊豕同,故噲专屠以卖之。”唐 韩愈《送董邵南游河北序为我吊望诸君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唐 张说《王氏神道碑》:“王侯无种,屠狗起於将军;战伐有功,烂羊超於都尉。”清 李世熊《病怀诗》:“白草黄沙千万里,看人屠狗尽封侯。” 清 龚自珍《湘月·壬申夏泛舟西湖词》:“屠狗功名,雕龙文卷,岂是平生意?”清 黄遵宪《忼慨诗》:“到处寻屠狗,初番见橐驼。”傅尃《甲寅元旦诗》:“深杯自倒无妨醉,屠狗当时几辈存。”

屠酤

屠沽

túgū

宰牲和卖酒。亦泛指职业微贱的人。墨子·迎敌祠》:“举屠酤者置厨给事,弟之。”后汉书·郭太传》:“召公子、许伟康并出屠酤。”《资治通鉴 齐纪五》太祖道武皇帝(拓跋焘)创基拨乱,日不暇给,然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工伎屠沽,各有攸处。《资治通鉴 唐纪二十五》虽屠沽臧获,用钱三十万,则别降墨敕除官。明 唐寅《与文徵明书》:“计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获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清 龚自珍《自春徂秋偶有所触得 诗之五:“朝从屠沽游,夕拉騶卒饮。”鲁迅《坟论“他妈的!”》:“唐以后,自夸族望的风气渐渐消除;到了金元,已奉夷狄为帝王,自不妨拜屠沽作卿士。”《资治通鉴 汉纪四十七》自余或出于屠沽、卒伍,因泰奖进成名者甚众。

屠脍

túkuài

犹宰割。《晋书·慕容廆载记》:“今连津跋扈,王师覆败,苍生屠膾,岂甚此乎?”《晋书 石季龙载记论》:“兄弟讎隙,自相屠鱠。”《梁书·陈庆之传》:“诸君无假狐疑,自貽屠膾。”宋 司马光《上谨习疏》:“平居则酒肉金帛甘言屈体以相媚悦,得间则銛锋利刃狠心诡计以相屠膾。”

屠烂

túlàn

杀戮碎烂。《晋书·孝愍帝纪》:“然念将士暴离斯酷,今欲闻城未陷为羞死之事,庶令黎元免屠烂之苦。”

屠龙

túlóng

①《庄子·列御寇》:“朱泙漫学屠龙於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后因以指高超的技艺或高超而无用的技艺。唐 卢照邻《释疾文》:“既而屠龙适就,刻鵠初成。”唐 张怀瓘《尚书估》:“声闻虽美,功业未遒,空有望於屠龙,竟难成於画虎。”宋 司马光《遣兴诗》:“待兔谋真拙,屠龙艺亦虚。” 廖仲恺《一剪梅·题五层楼图词》:“兴亡閲遍古今同,文只雕虫,技只屠龙。”②比喻跟强敌作英勇斗争。 柳亚子《有怀章太炎邹威丹两先生狱中诗》:“泣麟悲凤佯狂客,搏虎屠龙革命军。” 叶剑英《远望诗》:“赤道雕弓能射虎,椰林匕首敢屠龙。”

屠龙之技

屠龙之伎

túlóngzhījì

屠:宰杀。宰杀蛟龙的技能。比喻技术虽高,但无实用。战国郑 列御寇《庄子 列御寇》:“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唐 刘禹锡《何卜赋》屠龙之技,非日不伟。时无所用,莫若履豨。

屠戮

túlù

亦作“屠僇”。杀戮,杀害。《尉缭子·十二陵》:“孽在於屠戮。”三国魏 曹冏《六代论》:“姦谋未发,而身已屠戮。”《周书·李贤传》:“今逆贼孔炽,屠戮忠良。”《陈书 本纪卷一高祖武帝陈霸先》如闻岭北王侯又皆鼎沸,河东、桂阳相次屠戮,邵陵、开建亲寻干戈。《隋书 帝纪卷二高祖杨坚下》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资治通鉴 唐纪十六》况福信(高丽故将)凶悖残虐,君臣猜离,行相屠戮

屠门大嚼

túméndàjiáo

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屠灭

túmiè

杀尽;摧毁。《汉书·严助传》:“今以兵入其地,此必震恐,以有司为欲屠灭之也。” 晋 葛洪《抱朴子·自叙》:“尔乃奔波亡走,殆至屠灭。”宋 苏辙《六国论》:“不知出此,而乃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败约,以自相屠灭。”清 戴名世《窦成传》:“当是时,江北诸郡县皆屠灭,独桐城屡围不能破。”

屠牛

túniú

指以宰牛为职业的人。《管子·制分》:“屠牛坦,朝解九牛。”《淮南子·齐俗训》:“屠牛吐 ,一朝解九牛。”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二三》:“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 

屠牛坦

túniútǎn

亦作“屠牛吐”。古齐国之善屠牛者。《淮南子·齐俗训》:“屠牛吐 ,一朝解九牛,而刀以剃毛。”高诱注:“齐之大屠。”太平御览卷八二八引作“屠牛坦《新书·制不定》:“屠牛坦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顿者,所排击、所剥割皆象理也。”参见“屠牛”。

屠苏

túsū

①草名。②即罘罳。③平屋;茅庵。④帽名。有檐,形状似屋。⑤亦作“屠酥”。药酒名。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宋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屠所牛羊

túsuǒniúyáng

比喻临近死亡的人。《大涅磐经·迦叶品》:“如囚趋市,步步近死,如牵牛羊诣于屠所。”

屠陷

túxiàn

①屠杀攻陷。《三国志·魏志·李傕传》“尽收乘舆服御物置其家” 裴松之注引献帝起居注:“公前託为董公报讐,然实屠陷王城,杀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见而户释也。”《资治通鉴 随纪七》寇掠河北,屠陷郡县。②谓罗织罪名,加以杀害。《北史·隋房陵王勇传》:“臣性识愚下,常守平生昆弟之意,不知何罪,失爱东宫,恒蓄盛怒,欲加屠陷。”

屠子túzǐ即屠工。《西游记第九十回》:“行者又叫屠子来,把那六个活狮子杀了。”

tú I.

①於:老虎的别称。②裘:古地名,在今中国山东省泗水县;古代借指退隐者的居处。II.丝子: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细长,常缠绕在豆科植物上,对农作物有害。秋初开小花,子实入药。

菟裘

túqiú

古邑名。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泰安东南楼德镇。后世因称士大夫告老退隐的处所为"菟裘"。"使营菟裘,吾将老焉。"《资治通鉴 后唐纪三》楚王马殷闻蜀亡,上表称:“臣已营衡麓之间为菟裘之地,愿上印绶以保馀龄。”陆游《暮秋遣兴》诗:"买屋数间聊作戏,岂知真用作菟裘。"

疲劳致病:“陟彼砠矣,我马瘏矣。”《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六》臣(李稷)窃计士久暴露,水落草枯,人马瘏勚,未可以前。参见“勚”。

瘏口哓音

túkǒuxiāoyīn

犹言舌敝唇焦。形容说话之多,费尽口舌。亦“哓音瘏口”。《"五四"爱国运动资料·上海罢市实录》:"恩孚明知学生要求惩办卖国贼万办不到,劝阻罢课,瘏口哓音,何止一次。"同“哓音瘏口”。

①(猪)肥。②肥胖:“草木节解,鸟兽肤。”参见“肥腯”。

騊駼: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