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 | tiào | ①两脚离地全身向上或向前的动作:跳跃。跳水。跳荡。跳跶。跳高。跳远。跳舞。弹(tán)跳。暴跳如雷。跳梁小丑(指上蹿下跳,兴风作浪的微不足道的坏人)。②越过:跳班。跳棋。跳槽。③一起一伏地动:心跳。眼跳。心惊肉跳。 |
跳篱骗马 | tiàolípiànmǎ | 谓偷窃和拐骗。《水浒传第四六回》:“杨雄却认得这人,姓时,名迁,祖贯是高唐州人氏。流落在此,则一地里做些飞簷走壁、跳篱骗马的勾当。” |
跳踉 跳梁 | tiàoliáng | ①犹跳跃。《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狌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成玄英疏:"跳梁,犹走掷也。"《庄子·秋水》吾乐与!出跳梁乎井干之上,入休乎缺甃之崖。鲁迅《朝花夕拾 狗猫鼠》:"几百年的老屋中的豆油灯的微光下,是老鼠跳梁的世界。"②跋扈;强横。跳梁自如。《汉书·萧望之传》:"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於山谷间。"《新唐书·刘仁轨传》:"虽孽竖跳梁,士力未完,宜厉兵粟马,乘无备击不意,百下百全。"《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九》裴度对曰:(朱克融)譬如猛兽,自于山林中咆哮跳踉,久当自困,必不敢辄离巢穴。③比喻叛乱者猖獗跋扈,蛮横霸道的样子。《汉书 卷七十八》萧望之传:今羌虏一隅小夷,跳梁于山谷间。《红楼梦 第六十三回》:所以凡历史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竟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手俛头,缘远来降。 |
跳梁小丑 | tiàoliángxiǎochǒu | 比喻上窜下跳、猖狂捣乱而又微不足道的人。《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 |
跳天索地 跳天唆地 | tiàotiānsuǒdì | 暴跳怒骂的样子。《西游记第六十回》:“那女子跳天索地,口中駡道:‘泼魔害杀我也。’”《醒世姻缘传第三三回》:“狄希陈到了家里,跳天唆地,抱怨先生琐碎,要辞了先生。” |
跳丸日月 | tiàowánrìyuè |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唐·杜牧《寄浙东韩八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
跳躁 | tiàozào | 暴躁发脾气。《聊斋志异 崔猛》次日,崔还,以为大辱,形神跳躁,欲单骑往平贼。 |
跳踯 跳掷 | tiàozhì | ①跳踯。上下跳跃。宋 苏轼《画鱼歌》:"一鱼中刃百鱼惊,虾蟹奔忙误跳掷。"《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蝗亘田野,坌入郛郭,跳掷官寺,井匽皆满,而使者数出,府县监捕驱逐,蹂践田舍,民不聊生。清 刘鹗《叙》:"猿猴之为物,跳掷於深林,厌饱乎梨栗,至逸乐也。"《聊斋志异 大鼠》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聊斋志异 云萝公主》有小僮十二三许,拍板清歌,又跳掷作剧。②跳踯。比喻光阴迅速。唐 元稹《答姨兄胡灵之见寄五十韵》序:"故得与姨兄胡灵之之辈十数人为昼夜游,日月跳掷,於今馀二十年矣。" |
跳珠 | tiàozhū | 喻指溅起来的水珠或雨点。唐 钱起《苏端林亭对酒喜雨诗》:“濯锦翻红蕊,跳珠乱碧荷。”宋 苏轼《望湖楼醉书诗》:“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舩。”宋 苏轼《与莫同年雨中饮湖上诗》:“还来一醉西湖 雨,不见跳珠十五年。”蔡有守《中秋白鹤山看月蚀遇雨诗》:“何堪风更驱云起,乱雨跳珠入酒杯。” |
粜糶 | tiào | 卖粮食:粜米。粜谷。粜粮。《资治通鉴 汉纪十九》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增其贾而籴,谷贵时减贾而粜,名曰常平仓。《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四十八》金主(完颜雍)闻蓟、平、辽等州民乏食,命有司发粟粜之,贫不能籴者贷之。 |
粜风卖雨 | tiàofēngmàiyǔ | 比喻招摇撞骗。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这杨大郎,名唤杨先彦,绰号为铁指甲,专一粜风卖雨,架谎凿空。” |
眺 | tiào | ①望,往远处看:眺览。眺瞩。眺望。远眺。②目不正,斜视。《说文》眺,目不正也。 |
眺览 | tiàolǎn | 纵目观赏。《红楼梦》第十八回:“登樓步閣,涉水緣山,眺覽徘徊。” |
眺瞩 | tiàozhǔ | 登高远望。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轻诋》:“桓公入洛,过淮泗,践北境,与诸僚属登平乘楼,眺瞩中原。” 《聊斋志异 婴宁》会上元,有舅氏子吴生,邀同眺瞩。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汪士秀》:“时望月东升,澄江如练。方眺瞩间,忽有五人自湖中出。” 《聊斋志异 彭海秋》遂与客言,欲一登岸,略同眺瞩。 |
眺注 | tiàozhù | 凝神远望。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黄九郎》:“生挽手送之,殷嘱便道相过。少年唯唯而去。生由是凝思如渴,往来眺注,足无停趾。” |
啁 | tiào I. | 调笑:“孙权性既滑稽,嘲啁无方”。 II. 参见zhāo。 III. 参见zhō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