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ǎo I.

①用细长的东西的一头把东西举起或弄起:挑帘子。②用细长的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拨出:挑火(拨开炉灶的盖火,露出火苗)。挑刺。③挑动:挑拨是非。④一种刺绣方法。用针挑起经线或纬线,连针带线从底下穿过去,以构成花纹、图案等。⑤也叫提。汉字的一种笔画,即“”。⑥拨弄,引动:拨。动。头。 叶绍翁《夜书所见》:“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II.参见tiāo。

挑拨离间

tiǎobōlíjiàn

搬弄是非;使别人不团结。挑拨:引起;挑动;离间:隔开、拆散;使人不和睦。挑拨离间的人,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9回:“这个姓胡名福,最爱挑拨离间。”

挑饬tiǎochì

挑剔责备。《红楼梦 第九七回》今日過來回姨太太,就是明日過禮罷。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飭就是了。《红楼梦 第一一○回》還求奶奶勸勸那些姑娘們少挑飭就好了。

挑灯

tiǎodēng

①旧时民间照明都用油灯,碟形器皿内倒入适量的灯油(一般为豆油或菜籽油)中间放置一根灯芯,为使油灯保持一定亮度,需要适时用针、簪挑动油灯灯芯,这就是所谓的“挑灯”。明 李昌祺《乡人至夜话》:“形容不识识乡音,挑尽寒灯到夜深。”②泛指在灯(古指油灯、蜡烛,现指照明灯)下工作。唐 岑参《邯郸客舍歌》:“邯郸女儿夜沽酒,对客挑灯夸数钱。”宋 秦观《次韵公闢闻角有感》:“秉烛何人犹把盏,挑灯有女正穿针。”宋 陆游《病起书怀》:“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宋 贺铸《鹧鸪天 重过阊门万事非》:“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宋 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那许武日则躬率童僕,耕田种圃,夜则挑灯读书。”秦牧《艺海拾贝·鲜荔枝和干荔枝》:“如果我们在夜里挑灯闲谈,是可以谈它整个晚上的。”

挑毛拣刺

tiāomáojiǎncì

故意挑剔毛病。你别挑毛拣刺就算不错了。

挑三豁四

tiǎosānhuōsì

挑拨是非。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我们这个搅家不良,挑三豁四,丈二长的舌头,谁家着的他罢?”

挑雪填井

tiāoxuětiánjǐng

比喻劳而无功。唐·顾况《行路难三首》:“君不见担雪塞井空用力,炊沙作饭岂堪吃。”宋·释正受《嘉泰普灯录》:“多少痴禅和尚挑雪去填井。”

tiǎo

①农历月底月亮出现在西方:“朒警阙,朏魄示冲。” ②盈余:“盈者谓之,不足者谓之朒。”

tiǎonǜ

《说文解字》注朓朒,“朓,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朓。从月兆声。朒,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朒,从月肉声”。

tiǎo I.

①细:“小者不窕。”②有空隙:“充盈大宇而不窕”。③美好:“秦晋之间,凡美色,或谓之好,或谓之窕”。II. yáo妖艳,轻挑:窕冶。

tiǎo挑逗;诱惑:“楚人有两妻者,人誂其长者,长者詈之;誂其少者,少者许之。”参见邻女詈人。

tiǎo I.

方言,调换。斢个头:彼此交换、改变、替换。胶东话:把车斢(tiǎo)个头II.tǒu黄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