绨 | tí I. | 光滑厚实的丝织品:春绨。绨袍。用丝做经,用棉线做纬:线绨。《资治通鉴 周纪五》留坐饮食,取一绨袍赠之。II. tì比绸子厚实而粗糙的纺织品,用丝做经,用棉线做纬:线绨。西汉·贾谊《治安策》且帝之身自衣皁绨,而富民墙屋被文绣。 |
绨袍之义 | tìpáozhīyì | 比喻不忘旧日的交情。怜惜故人穷困,以财物相济助的情谊。《史记·范雎蔡泽列传》:战国范雎事魏中大夫须贾,为贾毁谤,笞辱几死。逃入秦,更名张禄,为秦相。后须贾使秦,范雎故以敝衣往见,贾怜其寒,以一绨袍为赠; 旋知雎为秦相,大惊请罪。范雎历数其罪已,曰:“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 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聊斋志异 阿霞》彼行虽贱,而祖德未斩;且与君为故人,亦宜有绨袍之义。《聊斋志异 嫦娥》曩试君心耳,幸绨袍之意犹存。请至敝庐,宜必得当以报。 |
綈衣 | tíyī | 厚缯制成之衣。《史记 孝文本纪》“上常衣綈衣,所幸慎夫人,令衣不得曳地,帏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为天下先。”“綈衣率俗,露台罢营。” |
绨缯 | tízēng | 粗厚的丝织品。书·王嘉传:“初即位,易帷帐,去锦绣,乘舆席缘綈繒而已。” |
稊 | tí | ①稗子一类的草,子实像糜子:《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②杨柳新长出的嫩芽。参见“枯杨生稊。” |
稊稗 | tíbài | 一种形似谷的草。《庄子·知北游》:“东郭子问於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 庄子曰:‘在稊稗。’”唐 元稹《酬乐天东南行诗》:“薰蕕任盛贮,稊稗莫超踰。” |
稊米 | tímǐ | 小米。比喻其小。《庄子·秋水》:“计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太仓乎。” 宋 曾巩《分宁县云峰院记》:“其间利害不能以稊米。”宋 辛弃疾《哨遍·秋水观词》:“喻此理,何言泰山毫末,从来天地一稊米。” 章炳麟《五无论》:“夫于恒沙世界之中而有地球,无过太仓之有稊米。” |
鹈鵜 | tí | 鵜鶘:水鳥,喜群居,捕食魚類。亦稱“伽藍鳥”、“淘河鳥”、“塘鵝”。参见“鷿鵜”。 |
鹈鹕 | tíhú | 属于鹈鹕属的大型全蹼足的鸟。体长约二米,羽多白色,翼大,嘴长,嘴下有一个皮质的囊,可用以兜食鱼类。性喜群居,栖息在沿海湖沼河川地带。《庄子·外物》鱼不畏网而畏鹈鹕。 |
鹈鴂 | tíjué | 鸟名,一说即杜鹃鸟,但《离骚补注》中有描写:“鹈鸠、杜鹃实两种。”《楚辞·离骚》:“恐鹈鴂之先鸣兮,使夫百草为之不芳。”王逸注:“鹈鴂,......常以春分鸣也。”一说鹈鴂与杜鹃为两种鸟。洪兴祖补注:“按《禽经》云:嶲周,子规也。江介曰子规,蜀右曰杜宇。又曰:鶗鴂鸣而草衰。注云:鶗鴂,《尔雅》谓之鵙,《左传》谓之伯赵。然则子规、鶗鴂,二物也。”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自注:“鹈鴂、杜鹃实两种。” |
荑 | tí I. | ①茅草的嫩芽,草木初生的嫩芽:手如柔荑。丹荑。象征婚媾。《诗·邶风·静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明·刘基《诚意伯刘文成公文集》携童儿数人,启陨箨以蓺粟菽,茹啖其草木之荑实。②一种似稗的杂草,通“稊”:不如荑稗。II.参见y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