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罈壇 天壇;罈子 | tán | ①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庄子·山木》北宫奢为卫灵公赋敛以为钟,为坛乎郭门之外。②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③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④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⑤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⑥音善。野土也。《楚辞·九章》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庄子·则阳》比于大泽,百材皆度;观于大山,木石同坛。 |
坛场 | tánchǎng | ①古代设坛举行祭祀、继位、盟会、拜将等大的场所。《史记·封禅书》:“诸祠各增广坛场,珪币俎豆,以差加之。”《汉书·高帝纪上》:“於是王斋戒设坛场,拜信(韩信)为大将军。”《后汉书·刘玄传》:“众虽多而无所统一,诸将遂共议立更始为天子。二月辛巳,设坛场於淯水上沙中,陈兵大会,更始即帝位,南面立,朝羣臣。”《南齐书·礼志上》:“息殿去坛场既远,郊奉礼毕,旋幸於此。”宋 欧阳修《太清宫烧香诗》:“坛场夜雨苍苔古,楼殿春风碧瓦寒。”王闿运《衡阳县志 序》:“乾隆分治,剏立坛场。”②法坛。佛家讲经说法之所。唐 柳宗元《南岳般舟和尚二碑》:“佛法至于衡山,及津大师始修起律教,由其坛场而出者,为正法。”唐 皇甫冉《送延陵陈法师赴上元诗》:“延陵初罢讲,建业去随缘。翻译推多学,坛场最少年。”清 袁枚《新齐谐·陈紫山》:“陈目且瞑,强起张目答曰:‘来原无碍,去亦何妨?人间天上,一个坛场。’言毕,跏趺而逝。”③指政坛,政治舞台。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五章》:“凡登坛场而执政者皆男子也。” |
坛陆 | tánlù | 水中陆地。《庄子·至乐》:“夫以鸟养养鸟者,宜栖之深林,游之坛陆,浮之江湖……随行列而止,委虵而处。”成玄英疏:“坛陆,湖渚也。” 郭庆藩集释:“坛,本作‘澶’,音但,水沙澶也。”一说坛应读作坦,坛陆,谓广阔的大地,犹坦陆。 |
坛坛罐罐 | tántánguànguàn | 坛:一种口小肚子大的陶器;罐:盛东西用的大口陶瓷器皿。形容旧有的条条框框或规矩等。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敌人进攻时,对付的办法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先发制人’,‘不打烂坛坛罐罐’,‘不丧失寸土’,‘六路分兵’。”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1章:“大家要丢掉坛坛罐罐,洪水已经进城了!快逃命吧!” |
坛壝 | tánwěi | ①天子外出平地筑坛围以矮墙作为临时住宿之所。②坛场。祭祀之所。《续资治通鉴宋纪一百四十九》州县遭水旱,神祠、佛宫,无不遍走,而社稷坛壝,阒然莫或顾省。 |
昙 | tán | ①云彩密布;多云。②昙花:昙花享有月下美人之誉。当花渐渐展开后,过1-2小时又慢慢地枯萎了,整个过程仅4个小时左右。故有昙花一现之说。③姓。 |
昙花一现 | tánhuāyīxiàn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原文中的优昙钵花并非指昙花) |
檀 | tán | ①落叶乔木,木质坚硬,用于制家具、乐器(亦称“青檀”)。②浅绛色:檀口(形容红艳的嘴唇)。③〔檀香〕常绿乔木,产在热带及亚热带,木质坚硬,有香气,可制器物及香料,又可入药。④紫檀:常绿乔木,木材坚硬,带红色,可制贵重家具或工艺品。檀台。《资治通鉴 周纪四》狐正议,斫之檀衢。 |
檀板 | tánbǎn | 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宋 林逋《山园小梅诗》:“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宋 刘子翚《汴京纪事》:“缕衣檀板无颜色,一曲当时动帝王。” |
檀槽 | táncáo | 檀木制成的琵琶、琴等弦乐器上架弦的槽格。亦指琵琶等乐器。《花月痕第二十回》檀槽一抹,记寻春色于广陵。 |
檀车 | tánchē | ①古代车子多用檀木为之,故称。常用以指役车,兵车。《诗·小雅·杕杜》:“檀车幝幝,四牡痯痯。”郑玄笺:“檀车,役车也。”《后汉书·刘陶传》:“目不视鸣条之事,耳不闻檀车之声。” 李贤注:“檀车,兵车也。”②泛指一般车辆。 清 沉涛《琴榭丛谈 卷上》:“檀车簸两轮,行如轢釜响。” |
檀府 | tánfǔ | 僧人对施主住宅的敬称。《西游记第二十回》:“三藏道:‘贫僧是东土大唐和尚,奉圣旨,上雷音寺拜佛求经。适至寳方天晚,意投檀府告借一宵,万祈方便方便。’” |
檀弓 | tángōng | 《檀弓》是《礼记》中的一篇。《初学记》说:“《礼记》者,本孔子门徒共撰所闻也。” |
檀口 | tánkǒu | 同义词:樱唇。红艳的嘴唇。多形容女性嘴唇之美。《水浒传第二十四回》(潘金莲)檀口轻盈,勾引得蜂狂蝶乱。《西游记第五十三回》女主闻奏,与长老倚香肩,偎并桃腮,开檀口,俏声叫道:“御弟哥哥,长嘴大耳的是你那个高徒?” |
檀郎谢女 | tánlángxiènǚ | 檀郎:晋代潘岳小名檀奴,姿仪美好;谢女:晋代谢道蕴,聪慧过人,代指才女。指才貌双全的夫妇或情侣。唐·李贺《牡丹种曲》诗:“檀郎谢女眠何处,楼台月明燕夜语。” |
檀奴 | tánnú | 《花月痕第十五回》女子对丈夫或情郎的昵称。 |
檀越 | tányuè | 佛教用语。指‘施主’。也译作“檀樾”。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等之信众。予笑曰:“今世诸檀越,不求为圣贤,但望成佛祖。请遍告之:若要立地成佛,须放下刀子去。”《儒林外史·第二一回》:像你小檀越偷钱买书念,这是极上进的事。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四卷》尼姑道:“阮二官,今日幸得张大官在此,向蒙张大官分付,实望你家做檀越施主,因此用心,终不成要害你兄弟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