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ǒ

唢呐:管乐器,形状像喇叭,正面有七孔,背面一孔。

唢呐

suǒnà

波斯语的译音。或译为“苏尔奈”、“唢拿”、“唆呐”、“锁呐”。簧管乐器。金元时由波斯、阿拉伯一带传入我国。明 王磐《朝天子 咏喇叭》: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suǒ

①玉声。②细小,零碎:琐事。琐细。琐闻。琐碎。琐屑。烦琐。③连环,连环形花纹:琐窗。委曲如琐。

琐窗/琐牕

suǒchuāng

镂刻有连琐图案的窗棂。多本作锁窗,当以琐窗为胜。宋 贺铸《青玉案 横塘路词》:“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宋 李清照《鹧鸪天 寒日萧萧上琐窗》:“寒日萧萧上琐窗,梧桐应恨夜来霜。”

琐碎suǒsuì

很小的,不值得一提的事,细小散碎。从不屑于做这些琐碎小事。《红楼梦》第七回:“寳钗道:‘不问这方儿还好,若问这方儿,真把人琐碎死了。’”

琐琐

suǒsuǒ

犹惢惢suǒsuǒ,疑虑不定。《易·旅》:“初六,旅琐琐,斯其所,取灾。”李镜池通义:“琐琐,是惢惢的假借,三心两意,疑虑不一。《説文》:‘惢,心疑也,众三心,凡惢之属,皆从惢。读若《易》:旅琐琐。’……这是説商人多疑,离开寓所,反而闯祸。”《资治通鉴 宋纪三》(崔)浩曰:“必克。但恐诸将琐琐,前后顾虑,不能乘胜深入,使不全举耳。”《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七十六》琐琐警遽,辄以忧朝廷。

琐琐屑屑

suǒsuǒxièxiè

指烦碎细小。钱钟书《围城》:“小园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 

琐闼

suǒtà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小门,亦指代朝廷。   

琐闱

suǒwéi

镌刻连琐图案的宫中旁门。常指代宫廷。唐 王维《酬郭给事诗》:“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天书拜琐闈。”明 王洪《送吴太仆还南京诗》:“初日映朝衣,承恩出琐闈。”清 黄鷟来《杂兴诗之十三》:“珥声稠叠琐闈趋,广殿森沉日未晡。”

琐尾流离

suǒwěiliúlí

琐尾:细小时美好;流离:枭的别名。枭细小时怪可爱,长大后却非常丑恶。比喻处境由顺利转为艰难。《诗经·邶风·旄丘》:“琐兮尾兮,流离之子。”清 黄遵宪《车驾驻开封府》诗:竿摩辙乱逼西迁,琐尾流离倏一年。

琐细suǒxì

琐碎,细小。指琐碎、细小的事物。《镜花缘 第一回》所叙虽近琐细,而曲终之奏,要归于正,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琐屑

suǒxiè

烦琐,细碎; 指细小、琐碎的事情; 指猥亵,轻佻; 指男女情爱之事。《警世通言第三卷》:学士大人若不嫌琐屑,假进表为由,到京也好。《聊斋志异 汤公》凡自童稚以及琐屑久忘之事,都随心血来。

《花月痕第二十四回》以此秋痕背地里琐琐屑屑,受了无数缕聒,这也罢了。

琐絮

suǒxù

形容语声细小而絮絮不休。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跳神》:“妇刺刺琐絮,似歌,又似祝;字多寡参差,无律带腔。”

suǒ

①加在门窗、器物等开合处或连接处,必须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的金属装置:门锁。密码锁。锁钥。②用锁锁住:把门锁上。③链子;链条:锁链。枷锁。长命锁。④关闭;笼罩;幽闭:闭关锁国。经济封锁。南唐 李煜《相见欢 无言独上西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⑤紧皱;蹙紧:愁眉深锁。⑥一种缝纫方法,用线顺着布边或扣眼密缝:锁边。锁扣眼。⑦姓。

锁钮/鏁钮

suǒniǔ

①锁,安在门、箱子、抽屉等的开合处或铁链的环孔中,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一般要用钥匙才能开。②比喻字的笔画、笔势。唐 韩愈《石鼓歌》:“金绳铁索锁纽壮,古鼎跃水龙腾梭。”宋 范成大《知郡安抚以立春日揭所书新安郡榜南楼之上残雪纷集邦人以为善祥遂开宴以落之辄赋长句一篇以附风谣之末》:“碧瓦朱甍上牛斗,妙墨新题森锁钮。”

锁厅

suǒtīng

①关闭院厅。指辞去官职。②指锁厅试。清 袁枚《随园随笔·锁厅》:"宋现任官应进士试曰锁厅,言锁其官厅而往应试也。虽中,止迁官而不与科第,不中则停现任。"③借指科举考试。《续资治通鉴 宋纪三十九》夏,四月,壬辰,诏:“锁厅举人所试不合格者,除其罪。”清 吴伟业《寿总宪龚公芝麓》诗:"此地异才为乱出,论文高话锁厅秋。"

锁厅举人

suǒtīnɡjǔrén

科场称谓。宋代指应锁厅试的考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元年》:“戊子,命集贤校理曾公亮、直史馆梁适考试锁厅举人……锁厅举人自此始。”

锁闱

suǒwéi

犹锁院。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二年六月》:“而况锁闱,典司封校,傥或隐情患失,缄默不言,则负陛下委任之恩。”明 沈德符 《野获编·科场·阁试》:“士人自锁闱敭廷之外,其试事最重者,无如吏部之考选科道。”清 赵翼《秋闺分校杂咏·填榜》:“堂吏声高唱拆封,关防加密锁闱重。”

锁应

suǒyìng

即锁厅试。宋 张淏《云谷杂记》卷三:"祖宗时,宗子无预于科举,神宗始诏有官者许锁应,未命者从其应举,自是宗子始得预进士第。"《续资治通鉴 宋纪七十二》丁酉,诏礼部:“又,祖宗袒免亲已授官者,听锁应;”

锁院

suǒyuàn

①指宋代翰林院处理如起草诏书等重大事机时,锁闭院门,断绝往来,以防泄密。②指翰林院。清 赵翼《题周山茨老圃秋容图》诗:锁院秋灯酒共倾,粤江风雨舟共系。③指科举考试的一种措施。考生入试场后即封锁院门,以防范舞弊。④指科举考试。《续资治通鉴·宋太宗端拱元年》旧制,锁院,给左藏库十万以资费用。⑤指科举考场。清 钱谦益《孙鋡妻王氏墓志》鋡欲以文墨自奋,不就尚宝荫,又不幸屡困锁院。

锁钥

suǒyuè

①锁钥,开锁的器件,比喻成事的关键所在。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 第三十二回》吾有门下士崔夭,见管东门锁钥。②喻指在军事上相当重要的地方。北门锁钥。《续资治通鉴 宋纪二十七》辽使尝过大名,谓(寇)准曰:“相公望重,何故不在中书?”准曰:“主上以朝廷无事,北门锁钥,非准不可耳。”

suǒ

古同“锁”。唐 李商隐《无题诗之二》:“金蟾啮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迴。”叶葱奇注:“清 陈帆曰:‘高似孙纬略引此句,云是香器,其言鏁者,盖有鼻纽,施之於帷幬之中也。’案‘鏁’即锁的异体字,此指熏鑪。熏鑪蟾口有小机纽管开闭,所以称为锁。”清 蔡东藩《唐史演义》韩国夫人得照夜玑,虢国夫人得鏁子帐,秦国夫人得七叶冠,均是希世奇珍,得未曾有。

suǒ

疑虑。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