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 | bào | ①哺乳动物,能上树,常捕食鹿、羊、猿猴等,毛皮可制衣、褥:豹头环眼(形容人面目威严凶狠)。未窥全豹。②姓。 |
豹死留皮 | bàosǐliúpí | 指豹子死了,皮留在世间;用来比喻将好名声留传于后世。北宋·欧阳修《新五代史·周臣·王彦章传》:“彦章武人不知书,常为俚语谓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其于忠义,盖天性也。”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豹死留皮”。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委蜕部》:“语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此语形神之异也。”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教授公训戒子姓,每称引古语‘豹死留皮,人死留名’,斯其芳风流尘,顾不远与?”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八章》:“则其人肉体虽死,精神永生。俗语说:‘人死留名,豹死留皮’,也就是这个意思。” |
豹胎 | bàotāi | 豹的胎盘,为珍贵的肴馔。《韩非子卷七》《喻老》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以为象箸必不加于土铏,必将犀玉之杯。象箸玉杯必不羹菽藿,则必旄象豹胎。清 袁枚《随园诗话 卷一》熊掌、豹胎,食之至珍贵者也;生吞活剥,不如一蔬一笋矣。 |
豹头环眼 | bàotóuhuányǎn | 形容人的面目威严凶狠。元 无名氏《博望烧屯》第二折:“我也不信,我豹头环眼,倒拿不住一目的夏侯惇。”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3回:“只见那人年纪只好三十上下,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十分精悍。” |
趵突泉 | bàotūquán | 泉名。在山东省济南市西门外趵突泉公园内。是泺水源头。《老残游记第三回》这趵突泉乃济南府七十二泉中的第一个泉,在大池之中,有四五亩地宽阔,两头均通溪河。 |
豹舄 | bàoxì | 用豹皮制成的鞋。《左传·昭公十二年》:“雨雪,王皮冠,秦復陶,翠被,豹舄。” 杜预注:“豹舄,以豹皮为履。”唐 钱起《豹舄赋》:“丽哉豹舄,文彩彬彬。豹则雕虎齐价,舄与君子同身。”元 吴莱《秋日杂诗和黄明远之三》:“从来学仙人,不在豪侠窟;豹舄既飘颻,蜺旌何翕忽!” |
趵 | bào I. | 跳跃:趵突泉(在济南)。II. bō①踢。②象声词,形容足踏地的声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