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o

①用手臂围住:拥抱。抱小孩儿。合抱。抱残守缺(形容保守,不知进取)。②围绕,环绕:山环水抱。抱厦(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亦指后面毗连的小房子)。③胸怀愿望,志向:抱负。④心里存着,怀有:抱怨。抱恨。抱歉。抱憾。抱病。⑤密合:衣服抱身儿。⑥把他人的子女收养为自己的子女:抱养。⑦量词:表示两臂合围的量:一抱草。⑧孵:抱窝。抱小鸡。⑨通“保”。保护,爱护。《庄子·庚桑楚》全汝形,抱汝生,无使汝思虑营营。

抱冰公事

bàobīnggōngshì

公事:公务。指旧时官场中清苦的差使。宋 陶穀《清异录 官志》:“当其役者曰:‘又管抱冰公事也。’”

抱哺

bàobǔ

哺养。贾谊《新书·时变》:“抱哺其子,与公併踞。”

抱不平

bàobùpíng

指遇见不公平的事,挺身而出。《醒世姻缘传 第五十三回》:晁思才见得出殡甚是苟简,棺木又甚是不堪,抱了不平,说道:“小二官也为了一场人,家里也尽成个家事,连十来两银的棺材也买不起。”近“打抱不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气的我只有替平儿打抱不平。”参见“打抱不平”。

抱布贸丝

bàobùmàosī

布:布帛,一说为古代使用的一种布币。贸:交换,购买。原叙述一男子到女子这里来,借买丝而求婚。后泛指男子为婚姻目的而和女子接近。又指进行商品交易,以物易物。《诗经·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桓宽《盐铁论·错币》:“各以其所有易所无,抱布贸丝而已。”清·王韬《瀛壖杂志》:“乡人之抱布贸丝者,络绎而来,货毕则市酒肉而返。” 

抱才

bàocái

亦作“抱材”。怀才。宋 叶绍翁《四朝闻见录·真文忠公谥议》:“靖逸抱才,蓄学含章,退处著书,以待来世。”明 刘基《送谢教授序》:“不得一命,则抱材而无所施。”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至于长者之抱才而困,则又令我怆然有感。太平天囯 洪仁玕《谕复敞天燕方永年诗之二》:“备閲诗章识抱才,果然王佐出尘埃。”

抱惭

bàocán

抱愧。《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王熙凤致祸抱羞惭,贾太君祷天消灾患。

抱残守缺

bàocánshǒuquē

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也指保存价值较低或与当前社会脱节的习俗。也可指保存虽有残缺,但仍有价值的古物。《汉书·刘歆传》:“犹欲抱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朱自清《经典常谈·周易第二》这些似乎都是抱残守缺,汇集众说而成。

抱诚守真

bàochéngshǒuzhēn

抱:存在心里。志在真诚,恪守不违。鲁迅《坟 摩罗诗力说》:“上述诸人,其为品性言行思惟,虽以种族有殊,外缘多别,因现种种状,而实统于一宗;无不刚健不挠,抱诚守真。”

抱持

bàochí

搂抱,抱住。《汉书·李广苏建传》卫律惊,自抱持(苏)武。《汉书 王莽传下》犹抱持符命、威斗,公、卿、大夫、侍中、黄门郎从官尚千余人随之。

抱粗腿

bàocūtuǐ

比喻攀附有权势的人。清·石玉昆《三侠五义七十六回》:顺着马强的竿儿往上爬,一味的抱粗腿,说的恶贼一天愁闷都抛于九霄云外,端起大杯来,哈哈大笑。

抱德

bàodé

持守德行。《文子·守静》:“养生以经世,抱德以终年,可谓能体道也。”《庄子·徐无鬼》:“抱德煬和以顺天下。”晋 桓温《荐谯元彦表》:“抱德肥遯,扬清渭波。”

抱法处势

bàofǎchǔshì

比喻把法和势结合起来,用势来保证法的推行。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势》:“抱法处势则治,背法去势则乱。”

抱愤

bàofèn

亦作“抱忿”。心怀忧愤或愤怒。唐 皮日休《悼贾文》:“当抱愤于渺藩兮,曾无足以少休。”明 袁宏道《徐文长传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华亭过客《廿载繁华梦 序》:“每拔剑以唾壶,因人抱忿;或废书而陨涕,为古担忧。”曹亚伯《武昌起义》:“因未得万全之策,致暂缓挞伐之师,而兵心抱愤,跃跃欲试,势又不能復缓时日。”

抱佛脚

bàofójiǎo

比喻平时没联系,临时慌忙恳求,后比喻平时没准备,临时慌忙应付。“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正是这一情形的典型概括和真实写照。唐·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抱负不凡

bàofùbùfán

抱负:远大的志向。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雨村兄真抱负不凡也。

抱告

bàogào

明清制度,原告可委托亲属或家人代理出庭,称抱告。明 张居正《旧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今后生员,务遵明禁。除本身切己事情,许家人抱告,有司从公审问,倘有寃抑,即为昭雪。”《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陶子尧禀帖稿子已经打好,是抱告家人陶升出名,告的是“仇五科代办机器,浮开花名,不照原帐,意图侵蚀,恳请饬退”一派的话。

抱关击柝

bàoguanjītuò

守门打更的小吏。荀子·荣辱》:“故或禄天下而不自以为多,或监门御旅,抱关击柝,而不以为寡。”杨倞注:“抱关,门卒也,击柝,击木所以警夜者。”监门。借指小吏的职务。亦借指职位卑微。《孟子·万章下》:“仕非为贫也,而有时乎为贫;娶妻非为养也,而有时乎为养。为贫者,辞尊居卑,辞富居贫。辞尊居卑,辞富居贫,恶乎宜乎?抱关击柝。”唐 韩愈《争臣论》宜乎辞尊而居卑,辞富而居贫,若抱关击柝者可也。

抱恨黄泉

bàohènhuángquán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抱恨终天

bàohènzhōngtiān

抱:胸怀。恨:悔恨,遗憾;终天:终身。旧指因父母去世而一辈子感到悲痛。现指因做错某事而后悔一辈子。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十八》:“丹客住了哭,对富翁道:‘本待与主翁完成美事,少尽报效之心,论证知遭此大变,抱恨终天!

抱虎枕蛟

bàohǔzhěnjāo

枕:以头枕物;蛟:古代传说中的独角龙。双手抱着老虎,送枕着蛟龙。比喻处境危险。《宋史·洪咨夔传》况与大敌为邻,抱虎枕蛟,事变叵测,顾可侈因人之获,使边臣论功,朝廷送德。

抱火卧薪

bàohuǒwòxīn

抱火:捧着火种;卧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处境险恶。汉 贾谊《新书 数宁》:“夫抱火措之积薪之下而寝其上,火未及燃,因谓之安,偷安者也。”《三国志·吴志·华覈传》谊之所欲痛哭,比今为缓;抱火卧薪之喻,于今而急。

抱景

抱影

bàojǐng

bàoyǐng

①守着影子。形容孤独。晋·左思《咏史》之八:“落落穷巷士,抱影守空庐。”南朝宋·王微《杂诗》:“朱火独照人,抱景自愁怨。”②具有光彩形象。③螳螂抱影:螳螂欲捕鸣蝉的影子。唐 骆宾王《在狱咏蝉》:“闻蟪蛄之流声,悟平反之已奏;见螳螂之抱影,怯危机之未安。”

抱愧bàokuì

心中有愧;负疚。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晚生山鄙之人,胡乱笔墨,蒙老先生同冯琢翁过奖,抱愧实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四回》那抱愧被打之人含羞去了,这才知道凤姐利害

抱令守律

bàolìngshǒulǜ

死守着律令,不知变通。抱令守律的人也会犯错误的。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但知抱令守律,早刑时舍,便云我能平狱。”

抱木而死

bàomùěrsǐ

周朝时,有一位高士名叫鲍焦,他耻居浊世,坚持操守,隐居深山,不向天子称臣,不于诸侯交友,整日荷担打柴,拾橡实充饥。孔子的学生子贡曾经问他:“我听说‘非其攻者不履其地,污其君者不受其利’如今你既生活在君主的土地上,又享受着君主的利益,这恐怕说不过去吧? "鲍焦回答说:"我听说廉士重进轻退,贤人易愧而轻死,我今天就要为道义而死!"说完,他抱着一棵大树直至干枯死去。后形容人耿介固执,为维护道义不惜去死。《庄子·盗跖鲍子立干,申子不自理,廉之害也。

抱朴子

bàopǔzǐ

抱朴子》是晋代葛洪编著的一部道教典籍。晋 葛洪《抱朴子 自序》自号抱朴子,因以名书。

抱衾裯

bàoqīnchóu

侍寝。《毛诗正义》卷一之五《国风·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徵,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徵,抱衾与裯,寔命不犹。汉·毛亨传:衾,被也。《明史·孙如游传》:“祖宗以来,岂无抱衾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此礼所不载也。”参见“衾裯”。

抱屈衔冤

bàoqūxiányuān

抱:存在心里;抱屈:受委屈;衔:含;衔冤:含冤。指心怀委屈和冤枉。《新编五代史平话 梁史》上卷:“这三个功臣,抱屈衔冤,诉于天帝。”

抱厦

bàoshà

房屋前面加出来的门廊,也指后面毗连着的小房子。这座古老的宅院设计精巧,后院的抱厦不仅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还为居住者提供了静谧的休闲场所。寺庙的大雄宝殿后有一间小巧的抱厦,里面供奉着历代高僧的舍利子,显得庄严肃穆。

抱神

bàoshén

持守精神。《庄子·在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成玄英疏:“抱守精神,境不能乱。”庄子·天地》:“夫明白入素,无为复朴,体性抱神,以游世俗之间者,汝将固惊邪?”

抱头鼠窜

bàotóushǔcuàn

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失败后狼狈逃跑。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九回》吓得这些人一个个抱头鼠窜而逃。

抱头痛哭

bàotóutòngkū

指十分伤心或感动。他的妻子不幸去世,他抱头痛哭,悲痛欲绝。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这里于家父子同他家里人抱头痛哭。”

抱蔓摘瓜

bàowànzhāiguā

顺藤摸瓜。比喻扩大案情,牵连无罪的人。唐 李贤《黄台瓜辞》:“种瓜黄台下,瓜熟了离离。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清 钱谦益《临城驿壁见方侍御孩未题诗》抱蔓摘瓜余我在,破巢完卵似君稀。

抱瓮出灌

抱瓮灌园

bàowèngchūguàn

bàowèngguànyuán

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先秦 庄周《庄子 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明·梁辰鱼《浣纱记·谈义》投竿垂饵,晦幽迹于渭滨;抱瓮灌园,绝机心于汉渚。

抱膝

bàoxī

以手抱膝而坐。有所思貌。《三国演义 第四十三回》先生在草庐之中,但笑傲风月,抱膝危坐。

抱薪救火

bàoxīnjiùhuǒ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战国策·魏策》:“以地事秦,譬如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而火不止。”《文子 精诚》:夫水浊者鱼(口捡去手),政苛者民乱,上多欲即下多诈,上烦扰即下不定,上多求即下交争,不治其本而救之于末,无以异于凿渠而止水,抱薪而救火。宋 苏洵《六国论》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抱雪向火

bàoxuěxiànghuǒ

向火:指烤火。抱着雪烤火,当然不会暖和。比喻所做的事和所要达到的目的相反,即使费力、也不会有好结果。

抱恙

bàoyàng

抱病。清 李渔《凰求凤·假病》:“儿夫抱恙妻难代,愁与闷,一齐来。”孙中山《入京宣言》:“至于救国之道多端,当向诸君缕述,惟今以抱恙,不得不稍俟异日。”

抱一

bàoyī

道家谓专精固守不失其道。一,指道。《老子 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老子·第二十二章》:“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庄子·庚桑楚卫生之经,能抱一乎!能勿失乎!贾谊《新书·道术》:“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晋 孙绰《喻道论》:“耳絶淫声,口忘甘苦,意放休戚,心去於累,胷中抱一。”宋 谢翱《琼花引》:“孤贞抱一不再识,夜归閬风晓无蹟。” 梁启超《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四节》:“中国则於修身齐家治国之外,又以平天下为一大问题。如孔学之大同太平,墨学之禁攻寝兵,老学之抱一为式, 邹衍之终始五德,大抵向此问题而试研究也。”

抱怨雪耻

bàoyuànxuěchǐ

报:报复。雪:洗刷掉。报怨恨,雪耻辱。《战国策·燕策·乐毅报燕王书》:“若先王之报怨雪耻,夷万乘之强国。”

抱柱

bàozhù

信守誓言或约定。《庄子·盗跖篇》尾生与一女子相约于桥下,女子未到而突然涨水,尾生守信而不肯离去,抱着柱子被水淹死。唐 李白《长干行 其一》:“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抱子

bàozǐ

①犹言生子。《诗·大雅·抑》:“借曰未知,亦既抱子。”马瑞辰通释:“此诗‘抱子’……犹言生子也。”《汉书 霍光传》《诗》云:‘籍曰未知,亦既抱子。’五辟之属,莫大不孝。②下蛋时期的母鸡。周立波《懒蛋牌子》:“老太太用手指头探探抱子(母鸡)尾巴的下边,瞧瞧有不有硬硬的鼓鼓的东西,要是有,就把它关在里屋红漆躺箱里,叫它下蛋。”

抱子弄孙

bàozǐnòngsūn

抱弄子孙,安享快乐,颐养天年,同含饴弄孙。晋书·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资治通鉴 唐纪五十七》刘悟谓其下曰:“军府之政,一切循旧。自今但与诸公抱子弄孙,夫复何忧!”

bào I.

①刨子或刨床:刃儿。牛头。平。槽。②用刨子或刨床刮平木料或钢材等:木头。这张桌面没有平。II. páo ①使用镐、锄头等向下向里用力:土。坑。白薯。②刨除:十五天去五天,只剩下十天了。

bào

意为孵。孵,。今作“抱”。韩愈荐士》鹤翎不天生,变化在啄菢。《聊斋志异 青娥》女谓生曰:“吾家茅田中,有雉菢八卵,其地可葬。汝父子扶榇归窆。儿已成立,宜即留守庐墓,无庸复来。”

bào

①软体动物,贝壳椭圆形,生活在海中。肉可以吃。贝壳可入药,称石决明。也叫鳆,俗称鲍鱼、鳆鱼。②姓。

鲍老

bàolǎo

古代戏剧中的角色,多戴面具,用其滑稽表演逗人取乐。宋 杨亿《咏傀儡》:“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太郎当。”

鲍鱼之肆

bàoyúzhīsì

卖渍鱼的店铺叫鲍鱼之肆,比喻小人集聚的地方。汉刘向《说苑·杂言》:与善人居,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则与之化矣。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清 忧患余生《官场现形记》序: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入鲍鱼之肆,而不自知其臭,其斯之谓乎?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四卷第40章:“虽然她一直是鄙薄这些东西的,可又难免‘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