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 | sōng | ①山大而高。嵩山:位于河南省西部,地处登封市西北部,西邻古都洛阳,东临古都郑州,属伏牛山系。五岳之中岳。唐 韩愈《谒衡岳庙诗》:“五岳祭秩皆三公,四方环镇嵩当中。”②高。③姓。 |
嵩岱 | sōngdài | 嵩山和泰山的并称。《后汉书·杨伦传》:“夫圣王所以听僮夫匹妇之言者,犹尘加嵩岱,雾集淮海,虽未有益,不为损也。”晋·葛洪《抱朴子·微旨》:“虽日月丽天之炤灼,嵩岱干云之峻峭,犹不能察焉。”《宋书 本纪武帝上》俾宣、元之祚,永固于嵩、岱。南朝梁·萧统 《七契》:“福比嵩岱,道则穹苍。” |
嵩高 | sōnggāo | ①即嵩山。《史记·封禅书》:“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故嵩高为中岳。” 晋 戴祚《西征记》:“嵩高山,东太室,西少室,相去七十里。嵩高,总名也。”唐 王维《归嵩山作诗》:“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唐 杨炯《少室山少姨庙碑》:“其名有序,则太室西偏;其位可知,则嵩高佐命。”②高峻。《礼记·孔子闲居》:“其在诗曰:‘嵩高维岳,峻极于天。’”南朝梁 刘勰《文心雕龙·夸饰》:“是以言峻则嵩高极天,论峡则河不容舠。”③崇高;尊贵。《汉书·扬雄传上》:“瞰帝唐之嵩高兮,眽隆周之大寧。”《隶释·太尉刘宽后碑》:“公以嵩高之门,好谦俭之操,布衣糲食,涉履寒苦。” |
嵩呼 | sōnghū | 典故名,汉元封元年春, 武帝登嵩山 ,从祀吏卒皆闻三次高呼万岁之声。后臣下祝颂帝王,高呼万岁,亦谓之“嵩呼”。 《封神演义 第一百回》静鞭三响整朝班,文武嵩呼称万岁。 |
嵩生岳降 | sōngshēngyuèjiàng | 嵩:指嵩山;岳:高大的山;降:降生。比喻大人物的出生。《诗经 大雅 嵩高》:“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维岳降神,生甫及申。” |
娀 | sōng | 有娀:古氏族名,也是古国名,如“殷契,母曰简狄,有娀氏之女。”参见“有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