忪 | sōng I. | 惺忪:因刚睡醒而眼睛模糊不清。II.zhōng怔忪zhēngzhōng:惊恐不安。 |
松鬆 鬆散,松樹 | sōng | ①种子植物的一属,一般为常绿乔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节油等。种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针。松脂。松香。松子。②稀散,不紧密,不靠拢,与“紧”相对:捆得太松。土质松软。蓬松。宽松。疏松。松懈。③放开:松手。松绑。松心。④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鱼松。⑤姓。 |
松柏 | sōngbǎi | ①松树与柏树。《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②比喻坚贞的洁操。《荀子·大略》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文选·汉 刘桢《赠从弟诗 之二》:“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后汉书 袁绍传》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坟陵尊显,松柏桑梓,犹宜恭肃。③指坟墓。因古人墓地多植松柏而得名。《汉乐府 民歌十五从军征》:“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松柏不剪,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悠悠尔心,亦何言。唐 杜甫《韦讽录事宅观曹将军画马图》:“君不见金粟堆前松柏里,龙媒去尽鸟呼风。” |
松柏后凋 | sōngbǎihòudiāo | 凋,有“衰败,衰落”之意。寒冬腊月,方知松柏常青。比喻有志之士在艰险的环境中奋斗到最后。《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松柏之寿 | sōngbǎizhīshòu | 比喻长寿。 |
松风 | sōngfēng | ①松林之风。南朝宋 颜延之《拜陵庙作诗》:“松风遵路急,山烟冒壠生。”《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唐 王维《酬张少府》“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唐 杜甫《玉华宫 诗》:“溪迴松风长,苍鼠窜古瓦。”唐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宋 辛弃疾《清平乐 独宿博山王氏庵》:“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清 姚鼐《题张篁村万木奇峰图 诗》:“松风远自云中起,摇荡云光山色里。”李广田《记问渠君》:“大概是大雨之后吧,山里的泉水,万马奔腾的向下驰去,发出吓人的声响,又加以松风呼啸,自己就像在海涛中夜行。”②古琴曲风入松的别称。唐 刘长卿《听弹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唐 李白《鸣皋歌送岑徵君》:“盘白石兮坐素月,琴松风兮寂万壑。” 宋 苏轼《十二琴铭·鹤归诗》:“白鹤归来见曾玄,陇头松风入朱絃。”明 唐顺之《铜雀台诗之二》:“翠襦霑薤露,锦瑟入松风。”③指茶。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纸窗儿明,僧房儿雅,一椀松风啜罢,两箇倾心地便説知心话。”凌景埏校注:“松风,指茶。” |
松咍咍 | sōnghāihāi | “松懈怠慢”,用于描述一种放松、无拘束的状态。《红楼梦第五十八回》麝月笑道:“把一个莺莺小姐,反弄成拷打红娘了!这会子又不妆扮了,还是这么松咍咍的。” |
松篁 | sōnghuáng | ①松与竹。《西游记第十六回》两路松篁,一林桧柏。②比喻坚贞的节操。 |
松槚 | sōngjiǎ | ①松树与槚树。②松、槚二树常被栽植墓前,亦作墓地的代称。《隋书 帝纪卷二高祖杨坚下》坟土未干,子孙继踵屠戮,松槚才列,天下已非隋有。 |
松径 | sōngjìng | 松间小路。南朝梁 刘孝先《和亡名法师秋夜草堂寺禅房月下》:“洞户临松径,虚窗隐竹丛。”唐 元结《登白云亭诗》:“出门见南山,喜逐松径行。”唐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巖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宋 苏辙《游锺山诗》:“石梯南下俯城闉,松径东蟠转山谷。” |
松醪 | sōngláo | 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唐 戎昱《送张秀才之长沙诗》:“松醪能醉客,慎勿滞湘潭。”宋 苏轼《中山松醪赋》:“烂文章之纠缠,惊节解而流膏……收薄用於桑榆,製中山之松醪。”宋 张抡《踏莎行 秋入云山》:“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初刻拍案惊奇 卷四》:“十一娘又另唤一女童出来,叫做縹云。整备茶菓山蔌松醪,请元玉喫。”清 孔尚任《桃花扇·投辕》:“俺读些稗官词,寄牢骚,对江山吃一斗苦松醪。” |
松陵 | sōnglíng | ①吴淞江的古称。为太湖支流三江之一,由吴江县东流与黄浦江汇合,出吴淞口入海。唐 陆广微《吴地记》:“松江,一名松陵,又名笠泽。”唐 皮日休《松江早春诗》:“松陵清浄雪初消,见底新安恐未如。”参见“松江”。②吴江县的别称。宋 姜夔《过垂虹诗》:“曲终过尽松陵路,回首烟波十四桥。”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六·吴江县》:“吴江县,府东南四十五里,东北至松江府 …… 唐曰松陵镇。乾寧二年,杨行密与钱鏐相攻,设砦於此,属松江镇。” |
松茂 | sōngmào | 比喻繁盛、生机盎然。晋 陆机《叹逝赋》:“信松茂而柏悦,嗟芝焚而蕙叹。”南朝梁 刘孝绰《昭明太子集 序》:“日升松茂与天地而偕长,壮思英词随岁月而增广。”隋 卢思道《辽阳山寺愿文》:“六宫眷属,诸王昆弟,皆智慧庄严,玉华松茂。”参见“松茂竹苞” |
松茂竹苞 | sōngmàozhúbāo | 比喻兴盛繁荣。《诗·小雅·斯干》:“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后遂以“松茂竹苞”比喻兴盛繁荣。《清史稿·礼志》:“思媚嗣徽,松茂竹苞,神罔时恫,执豕酌匏。” |
松乔 | sōngqiáo | ①神话传说中仙人赤松子与王子乔的并称。 扬雄《太玄赋》:“纳傿禄於江淮兮,揖松乔於华岳。”唐 杜甫《哭王彭州抡诗》:“执友惊沦没,斯人已寂寥。新文生沉谢,异骨降松乔。”清 龚自珍《辨仙行》:“仙者乃非松乔伦,亦无英魄与烈魂。” ②泛指隐士或仙人。唐 白居易《早冬游王屋寄温公周尊师中书李相公诗》:“若不为松乔,即须作皋夔。”明 许时泉《武陵春》:“深感得仙翁指教,幸今朝奇遇松乔。” |
松乔之寿 | sōngqiáozhīshòu | 松、乔: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乔。指像仙人那样的长寿。谓长生不老。《汉书·王吉传》:“大王诚留意如此,则心有尧舜之志,体有乔松之寿。”《隋书·皇甫诞传》愿王奉诏入朝,守臣子之节,必有松乔之寿,累代之荣。《旧唐书·魏徵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 |
松楸 | sōngqiū | ①松树与楸树。墓地多植,因以代称坟墓。《孽海花第三十一回》从此红颜轩冕,变成黄土松楸,一棺附身,万事都已。②特指父母坟茔。 |
松声 | sōngshēng | 松涛声。战国楚 宋玉《高唐赋》:“俯视崝嶸,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唐 丘为《寻西山隐者不遇诗》:“草色新雨中,松声晚窗里。”宋 曾公亮《宿甘露寺僧舍》:“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宋 王安石《欹眠诗》:“松声悲永夜,荷气馥初凉。”《儿女英雄传第五回》:“隔墻一望,里面塔影冲霄,松声满耳,香烟冷落,殿宇荒凉。” |
松松垮垮 | sōngsōngkuǎkuǎ | 懒散疲塌不紧张,也指不稳固。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处理要及时,一般地要严,不能松松垮垮,不能处理太轻了。”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九章:“在人圈外的民兵小分队,一个个都把枪松松垮垮倒背在肩上,枪里面谁也不敢装子弹,怕走火把好人伤了。” |
松下喝道 | sōngxiàhèdào | 喝道,就是大声吆喝叫别人让路。在清静幽雅的松林里,忽然有官老爷的车骑人马呼喝而过。比喻破坏了美好的事物,大煞风景。在精彩电视节目之间乱插广告,有如松下喝道,令人厌恶。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
松月 | sōngyuè | 松间明月。多用以渲染幽然情景。唐 孟浩然《岁暮归南山诗》:“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唐 孟浩然《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唐 雍陶《宿大彻禅师故院诗》:“竹房谁继生前事,松月空悬过去心。”宋 戴复古《题赵庶可山台诗之二》:“松月照今古,樵风送往还。” |
松云 | sōngyún | 青松白云。指隐居之境。《南史·隐逸传上·宗测》:“性同鳞羽,爱止山壑,眷恋松云,轻迷人路。”唐 李白《赠孟浩然 诗》:“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
松筠之节 | sōngyúnzhījié | 筠:竹子的青皮,借指竹子。指松与竹材质坚韧,岁寒不凋。比喻坚贞的节操。唐·魏征《隋书·柳庄传》:“梁主奕叶重光,委诚朝廷,而今已后,方见松筠之节。”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松筠之节”。 |
松脂 | sōngzhī | 由松类树干分泌出的树脂,在空气中呈粘滞液或块状固体,含松香和松节油。也称松香、松膏、松胶、松液、松肪。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近有王爱州在邺学服松脂不得节度,肠塞而死,为药所误者其多。 |
松竹 | sōngzhú | ①松与竹。亦以喻节操坚贞。南朝 梁元帝《与刘智藏书》:“山间芳杜,自有松竹之娱;巖穴鸣琴,非无薜萝之致。”《南史·张冲传》:“房长渝谓孜曰:‘前使君忠实昊天,操愈松竹。’”唐 白居易《得辛氏夫遇盗而死遂求杀盗者而为之妻或责其失贞行之节不伏》:“辛氏姑务雪寃,靡思违礼。励释憾之志,将殄雚蒲;蓄许嫁之心,则乖松竹。”宋 叶梦得《水调歌头 秋色渐将晚》:“念平昔,空飘荡,遍天涯。归来三径重扫,松竹本吾家。”宋 岳飞《小重山 词》:“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②喻节操坚贞的贤人。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潜鱼择渊,高鸟候柯;赫赫三雄,并迴乾轴,竞收杞梓,争采松竹。”吕向注:“松竹,贞坚也,并比於贤人也。” |
松子 | sōngzǐ | ①松树的种实。可食。②松树,传说中神仙赤松子的省称。北周 庾信《枯树赋》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槎枿千年。 |
枀 | sōng | 古同“松”。 |
淞 | sōng | 淞江:水名,发源于中国太湖,东流至上海市与黄浦江合流入海;亦称“吴淞江”、“苏州河”。 |
凇 | sōng | 在地表或地面物体上,云雾或雨滴以及除霜、露外的水汽凝结成的冰晶:水凇。雾凇。雨凇。 |
菘 | sōng | 古时对白菜类蔬菜的通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