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ǎo

①吃足了,与“饿”相对:饱餐。饱暖。②足、充分:饱满。饱和。饱学(学识丰富)。饱含。饱览。饱受。一饱眼福。

饱谙

bǎo’ān

犹熟知。《旧唐书·裴度传》:"且陛下左右前后,忠良至多,亦有熟会典章,亦有饱谙师旅,足得任使,何独斯人?"《续资治通鉴 宋纪一百三十三》(徐)宗偃自到官以来,饱谙觇逻者之情伪。 房皞《戊子》诗:"万事人间已饱谙,一身犹自客天南。"

饱德

bǎodé

①充满高尚品德。《既醉》太平也。醉酒饱德,人有士君子之行焉。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隋书.音乐志下》:“饮和饱德,恩风长扇。”比喻承受许多德惠。

饱计

bǎojì

生计。宋·陆游《晚秋农家》诗:“既画菘韭畦,遂营瓜芋区。豉香吴盐白,饱计已有馀。”宋 陆游《感言六事》:“老去转无饱计,醉来暂豁忧端。双鬓多年作雪,寸心至死如丹。”

饱经沧桑

bǎojīngcāngsāng

饱:充分。沧桑:沧海变桑田的简缩。泛指世事的变化。经历过多次的世事变化,生活经历极为丰富。从她那饱经沧桑的脸上我读出了许多。王蒙《轮下》:“而你是一个四十六岁的男人,饱经沧桑,眼角皱纹细密如网。”

饱经风霜

饱经霜雪

bǎojīngfēngshuāng

bǎojīngshuāngxuě

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指经历过种种艰难困苦。饱经霜雪的他已经没有先前的威风了。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十一出》:“鸡皮瘦损,看饱经雪霜,丝鬓如银。”冯德英《苦菜花第一章》人们那被晒黑的~的脸上,显出严肃而紧张的神情。

饱经忧患

bǎojīngyōuhuàn

指经历足够多的困苦患难。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第一场》:“盛太夫人,夏完淳之嫡母,年五十余,因饱经忧患,甚显衰老。”冰心《晚晴集·老舍和孩子们》他们说他是出身于贫苦的满族家庭,饱经忧患。

饱食暖衣

bǎoshínuǎnyī

形容生活宽裕,衣食丰足。《孟子·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里语征实 卷下 顶天立地引孙真人 卫生歌云》:顶天立地非容易,饱食暖衣宁不愧。清·王晫《今世说·政事》:今为若计,欲舞文乱法,快意一时,而身陷刑戮乎。欲守公奉法,饱食暖衣,与妻子处乎。

饱食终日

无所用心

bǎoshízhōngrì

wúsuǒyòngxīn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论语·第十七章·阳货篇》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我们却在睡大觉,只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吃了睡,睡了吃。

饱学之士

bǎoxuézhīshì

学识丰富的人。《三国演义 第五六回》:“公等皆饱学之士,登此高臺,可不进佳章以纪一时之胜事乎?”张天翼《新生》:“那位老先生也许是个饱学之士,一笔字也写得挺好。”

饱以老拳

bǎoyǐlǎoquán

饱:充分;以:用。拳打别人。痛打,尽情地揍。《晋书·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李欣《从“男女有别”谈起》他随即把老婆痛打一顿。饱以老拳是把男女生理上的共性消除不了的。

饱饫bǎoyù吃饱。犹饱受。《西游记第九十四回》沙僧笑道:“二哥忒没修养,这气饱饫,如何睡觉?”

饱饫烹宰

饥餍糟糠

bǎoyùpēngzǎi

jīyànzāokāng

出自《千字文》饫:进食。引申为饱足。烹宰:指鱼肉等美食。餍:满足。饱腹时鱼肉等美食也吃不下,饥饿时糟糠等粗食也很满足。《红楼梦第七七回》:“往常那样好茶,他尚有不如意之处;今日这样。看来可知古人说的‘饱饫烹宰,饥餍糟糠’,又道是‘饭饱弄粥’,可见都不错了。”

bǎo

①鸟类的一属,比雁略大,背上有黄褐色和黑色斑纹,不善于飞,而善于走,能涉水。“大鸨”即是这一属。 ②指开设妓院的女人:鸨母。老鸨。

鸨合狐绥

狐绥鸨合

bǎohéhúsuí

húsuíbǎohé

合:融洽;绥:独来独往,急于求偶的样子;鸨:比雁略大的一种鸟。比喻男女之间发生不正当的关系。清·王韬《淞隐漫录·夜来香》:“女父母适并外出,招之入室,鸨合狐绥,遂成缱绻。”清·王韬《淞隐漫录·乐仲瞻》:“邻妇浼卖花媪以重利招之往,狐绥鸨合,丑声藉藉于闾巷间。”